一种应用在桥隧预防交通事故发生的轨道机器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1189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1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在桥隧预防交通事故发生的轨道机器人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内翻边轨道,内翻边轨道连接轨道机器人,轨道机器人连接人机交互装置;人机交互装置的内设部分包括轨道机器人控制系统,轨道机器人控制系统连接无线接收装置、信息采集装置和信息输出装置,信息采集装置连接4G、5G网络传输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桥隧道路交通实时监测、通行条件及状态实时告知与发布、交通事故预防及人机交互为一体的先进综合智能技术,充分为桥隧道路交通管理全面实现“科技强警”做出应有的贡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在桥隧预防交通事故发生的轨道机器人装置
本技术涉及轨道机器人领域,特别是应用在桥隧预防交通事故发生的轨道机器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基建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桥梁和隧道占比的数量也随即加大,尤其在丘陵、山区等喀斯特地区比重更为突出,桥、隧交通管理因气候变化和交通环境相对路基面高速公路而言较复杂多变。例如:1、自然因素:桥面通常处于架空设计、易形成风口效应,固在恶劣天气下易出现团雾、侧风、骤雨,极寒天气桥面易结冰等;隧道光线微弱易发生视觉疲劳,隧道外与隧道内交界处由于露天和洞内的交通场景变换呈一线之隔,如遇大雨、大雾和路面结冰恶劣天气,驾驶员很难适应这种突变的驾驶条件,尤其是隧道出口,隧道内路面属于室内环境,通常保持干燥无结冰现象,而隧道口及隧道外在恶劣气候条件下易出现湿滑和结冰,两者交通环境的突变呈一线之隔,如不能保持谨慎驾驶,会让广大驾驶员猝不及防,极易发生交通事故;2、人为因素:车辆行驶速度过快、未保持安全距离行驶、随意变更车道、行车打手机、避让各种不明抛洒物等在视线较差的隧道中行驶。因此,在桥梁上和隧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在桥隧预防交通事故发生的轨道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翻边轨道(1),内翻边轨道(1)连接轨道机器人(3),轨道机器人(3)连接人机交互装置(6);人机交互装置(6)的内设部分包括轨道机器人控制系统(8),轨道机器人控制系统(8)连接无线接收装置(9)、信息采集装置(10)和信息输出装置,信息采集装置(10)连接4G、5G网络传输装置(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在桥隧预防交通事故发生的轨道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翻边轨道(1),内翻边轨道(1)连接轨道机器人(3),轨道机器人(3)连接人机交互装置(6);人机交互装置(6)的内设部分包括轨道机器人控制系统(8),轨道机器人控制系统(8)连接无线接收装置(9)、信息采集装置(10)和信息输出装置,信息采集装置(10)连接4G、5G网络传输装置(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在桥隧预防交通事故发生的轨道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交互装置(6)还包括外设部分,外设部分包括总线制报警装置(7),总线制报警装置(7)连接无线发送装置(13);无线发送装置(13)信号连接无线接收装置(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在桥隧预防交通事故发生的轨道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机器人(3)连接气象传感器模组装置(15),气象传感器模组装置(15)连接轨道机器人控制系统(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在桥隧预防交通事故发生的轨道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输出装置包括三合一指向性扬声器装置(11)、红蓝爆闪警示灯装置(14)、LED情报发布屏装置(16)、可变速度显示屏装置(17)和信号导向指示屏装置(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在桥隧预防交通事故发生的轨道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合一指向性扬声器装置(11)包括铝合金圆柱筒体(1111),铝合金圆柱筒体(1111)的后端连接圆柱筒体后端盖(1112),圆柱筒体后端盖(1112)的内径与铝合金圆柱筒体(1111)的后端外径之间设有环形通风壁道(1113),环形通风壁道(1113)的出口处设有圆环网孔壁板(1110);铝合金圆柱筒体(1111)的后部内空处设有支架(1114),支架(1114)的中部连接温控散热风扇(1108),支架(1114)的前部连接恒压恒流电源模块(1107)和常亮与闪光灯切换驱动模块(1106);铝合金圆柱筒体(1111)的前部连接高亮LED环形照明灯组(1105),高亮LED环形照明灯组(1105)的背部连接中低音喇叭(1101),中低音喇叭(1101)旁设有分频器(1103)和音频放大器(1104);高亮LED环形照明灯组(1105)的内径边连接网孔前面板(1109),网孔前面板(1109)的中部连接高音喇叭(110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在桥隧预防交通事故发生的轨道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机器人(3)的顶部设有驱动轮组装置(301)、制动轮组装置(302)和导向轮组装置(303);驱动轮组装置(301)连接光电编码器(305),光电编码器(305)连接轨道机器人控制系统(8);所述轨道机器人(3)的顶端连接霍尔传感器一(306)和霍尔传感器二(30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在桥隧预防交通事故发生的轨道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机器人(3)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智贤李蕊傅强王斌王志清赵李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公安厅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