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PID算法的过冷水预热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71128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1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PID算法的过冷水预热控制系统,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卧式油分离器和冷凝器,蒸发器的正面连通有第一管路,蒸发器的背面连通有第二管路,第二管路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动膨胀阀,蒸发器的底部连通有第三管路,压缩机的一侧连通有第四管路,第一管路远离蒸发器的一侧连通有冷却器。通过设置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第四管路以及连通管,压缩机压缩的高温高压气体通过第四管路进入冷凝器的内部,在冷凝器的作用下冷却成低温高压的液体,低温高压液体通过连通管进入卧式油分离器的内部,经过滤之后,液体通过第二管路进入蒸发器的内部,在蒸发器内部的气体通过第三管路再次回到压缩机的内部,实现压缩循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PID算法的过冷水预热控制系统
本技术属于过冷水预热控制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PID算法的过冷水预热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过冷水制冰浆设备主要由双工况制冰机组、制冰水系统、乙二醇系统三部分构成。双工况制冰机组提供-3℃的乙二醇低温溶液,通过低温冷媒泵将-3℃乙二醇溶液输送至制冰板换,和制冰板换另一侧的冰水充分换热,将其冷却至低于零摄氏度的过冷水状态,然后通过人工诱导促晶技术将过冷状态破坏、使其变为稳定的冰水混合物状态。过冷水式动态冰浆制取工艺中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防止冰晶进入过冷水换热器,具体是指,从蓄冰槽抽取的0℃液态水经过物理过滤去除大粒径冰晶之后,再通过外界热源对其加热,使其温度从0℃升高至0.5℃,在0.5℃的温度环境下,水中的微米级冰晶即可被彻底融化消除,从而解决了上述关键问题,从上可以看出,进行预热温度的稳定及精确控制,是过冷水式动态冰浆机组运行的关键点,温度控制的特点是:时间常数大,滞后现象严重,反映在控制系统上,就是被控温度的变化滞后于调节器的输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PID算法的过冷水预热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一种过冷水预热控制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时间常数大,滞后现象严重,从而造成过冷水预热控制的效果不稳定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PID算法的过冷水预热控制系统,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卧式油分离器和冷凝器,所述蒸发器的正面连通有第一管路,所述蒸发器的背面连通有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动膨胀阀,所述蒸发器的底部连通有第三管路,所述压缩机的一侧连通有第四管路,所述第一管路远离蒸发器的一侧连通有冷却器,所述冷凝器的底部连通有连通管。优选的,所述蒸发器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优选的,所述压缩机固定安装于底座的顶部,所述冷却器固定安装于底座的顶部,所述冷却器的一侧连通有接管。优选的,所述第二管路远离蒸发器的一侧与卧式油分离器相连通,所述第四管路远离压缩机的一侧与冷凝器相连通。优选的,所述卧式油分离器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固定安装于底座的顶部,所述卧式油分离器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三支撑架,所述第三支撑架的顶部与冷凝器的底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连通管的底部与卧式油分离器相连通,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第四管路以及连通管,使压缩机、冷凝器、卧式油分离器和蒸发器之间形成回路,压缩机压缩的高温高压气体通过第四管路进入冷凝器的内部,在冷凝器的作用下冷却成低温高压的液体,低温高压液体通过连通管进入卧式油分离器的内部,经过滤之后,液体通过第二管路进入蒸发器的内部,在蒸发器内部的气体通过第三管路再次回到压缩机的内部,实现压缩循环。2、通过采用PID系统,本控制系统主要控制部件包括:触摸屏、控制器、控制继电器,以及安装在过冷水机组上的温度传感器,选用PID进行过冷水式动态冰浆机组预热温度的精确稳定控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外观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外观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外观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固定座;3、第一支撑架;4、蒸发器;5、第一管路;6、第二管路;7、电动膨胀阀;8、第三管路;9、压缩机;10、第四管路;11、冷却器;12、接管;13、第二支撑架;14、卧式油分离器;15、第三支撑架;16、冷凝器;17、连通管;18、控制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PID算法的过冷水预热控制系统,包括蒸发器4、压缩机9、卧式油分离器14和冷凝器16,蒸发器4的正面连通有第一管路5,蒸发器4的背面连通有第二管路6,第二管路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动膨胀阀7,蒸发器4的底部连通有第三管路8,压缩机9的一侧连通有第四管路10,第一管路5远离蒸发器4的一侧连通有冷却器11,冷凝器16的底部连通有连通管17。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管路5、第二管路6、第三管路8、第四管路10以及连通管17,使压缩机9、冷凝器16、卧式油分离器14和蒸发器4之间形成回路,压缩机9压缩的高温高压气体通过第四管路10进入冷凝器16的内部,在冷凝器16的作用下冷却成低温高压的液体,低温高压液体通过连通管17进入卧式油分离器14的内部,经过滤之后,液体通过第二管路6进入蒸发器4的内部,在蒸发器4内部的气体通过第三管路8再次回到压缩机9的内部,实现压缩循环。具体的,蒸发器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架3,第一支撑架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2,固定座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1。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架3,对蒸发器4进行支撑,使蒸发器4可以稳定运行。具体的,压缩机9固定安装于底座1的顶部,冷却器11固定安装于底座1的顶部,冷却器11的一侧连通有接管12。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压缩机9和冷却器11均与底座1固定连接,保证装置的正常运作,通过设置接管12,使冷却器11与冷却水循环连接。具体的,第二管路6远离蒸发器4的一侧与卧式油分离器14相连通,第四管路10远离压缩机9的一侧与冷凝器16相连通。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二管路6,使蒸发器4与卧式油分离器14之间相连通,通过设置第四管路10,使压缩机9与冷凝器16之间相连通,以便于循环工作。具体的,卧式油分离器1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架13,第二支撑架13固定安装于底座1的顶部,卧式油分离器1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三支撑架15,第三支撑架15的顶部与冷凝器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二支撑架13和第三支撑架15,对卧式油分离器14和冷凝器16进行支撑,保证卧式油分离器14和冷凝器16的正常运作。具体的,连通管17的底部与卧式油分离器14相连通,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箱18。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连通管17,以便于冷凝器16中冷却成的低温高压液体进入卧式油分离器14的内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装置选用PID进行过冷水式动态冰浆机组预热温度的精确稳定控制,本控制系统主要控制部件包括:触摸屏、控制器、控制继电器,以及安装在过冷水机组上的温度传感器,利用控制箱18控制该装置的运作,工作时,启动压缩机9,压缩机9将低温低压的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并通过第四管路10输送至冷凝器16的内部,在冷凝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PID算法的过冷水预热控制系统,包括蒸发器(4)、压缩机(9)、卧式油分离器(14)和冷凝器(16),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4)的正面连通有第一管路(5),所述蒸发器(4)的背面连通有第二管路(6),所述第二管路(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动膨胀阀(7),所述蒸发器(4)的底部连通有第三管路(8),所述压缩机(9)的一侧连通有第四管路(10),所述第一管路(5)远离蒸发器(4)的一侧连通有冷却器(11),所述冷凝器(16)的底部连通有连通管(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PID算法的过冷水预热控制系统,包括蒸发器(4)、压缩机(9)、卧式油分离器(14)和冷凝器(16),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4)的正面连通有第一管路(5),所述蒸发器(4)的背面连通有第二管路(6),所述第二管路(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动膨胀阀(7),所述蒸发器(4)的底部连通有第三管路(8),所述压缩机(9)的一侧连通有第四管路(10),所述第一管路(5)远离蒸发器(4)的一侧连通有冷却器(11),所述冷凝器(16)的底部连通有连通管(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PID算法的过冷水预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架(3),所述第一支撑架(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2),所述固定座(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PID算法的过冷水预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9)固定安装于底座(1)的顶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得春焦玉学贺宝峰鲁威史洋洋滕振学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冰轮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