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雷器放电计数器检测装置电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1082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1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避雷器放电计数器检测装置电路。所述避雷器放电计数器检测装置电路包括电源电路、振荡电路、电阻R13、双向保护二极管D11、三级管T、高频变压器、二极管D21、电容C21、C22、电阻R21、R22、R23、发光二极管LED22、检查按钮AN;所述电源电路包括充电电池的充电插座CZ、充电电池DC、电源开关SW、电源指示电路;电源指示电路包括电阻R10、发光二极管LED。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使用体积小,重量轻,方便携带的种避雷器放电计数器检测装置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快速检测避雷器放电计数的好坏,可反复充电使用,可以大幅度提高避雷器放电计数器的检测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避雷器放电计数器检测装置电路
本技术涉及避雷器计数器动检测
,尤其涉及发电厂、电力系统、冶炼厂、化工厂的发、变、供、配电系统中的避雷器计数器动检测

技术介绍
避雷器是电力系统中广泛采用的过电压保护设备,可以防止电压高达数百万伏甚至数千万伏的电压使电气设备的绝缘击穿,给电力系统带来灾难性的事故,避雷器正常运行中需要监视,电力系统出现直击雷过电压或感应雷过电压时,避雷器的运行情况我们需要监视,以便列好地分析电力系统中的事故事件,同时还可以监视避雷器的好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避雷器放电计数器检测装置电路,本技术体积小、重量轻,方便携带,可以大幅度提高避雷器放电计数器的检测效益。本技术技术方案是:一种避雷器放电计数器检测装置电路,包括电源电路、振荡电路、电阻R13、双向保护二极管D11、三级管T、高频变压器、二极管D21、电容C21、C22、电阻R21、R22、R23、发光二极管LED22、检查按钮AN;所述电源电路用于供电,电源电路与振荡电路连接,所述振荡电路包括555集成电路、电阻R11、R12、电容C11、C12;电源电路的输出端还与电阻R11的第一端、555集成电路的引脚8、引脚4、双向保护二极管D11中的第一二极管的阳极、高频变压器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1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12的第一端、555集成电路的引脚7连接,电阻R12的第二端分别与555集成电路的引脚6、引脚2、电容C11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11的第二端、555集成电路的引脚1接地,555集成电路的引脚5与电容C12的第一端连接,C12的第二端接地,555集成电路的引脚3与电阻R13的第一端连接,R13的第二端与三级管T的基极连接,双向保护二极管D11中的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分别接三级管T的集电极和高频变压器的第二端,三级管T的发射极接地,高频变压器的第三端接二极管D21的阳极,D21的阴极分别接电阻R21的第一端、电容C21的第一端,高频变压器的第四端和电容C21的第二端均接地,R21的第二端接检查按钮AN的接点1,检查按钮AN的接点2分别接电阻R22的第一端、电容C22的第一端、检查按钮AN的接点4,检查按钮AN的接点3作为一个输出端,电阻R22的第二端分别接电阻R23的第一端、发光二极管LED22的阳极,电容C22的第二端、电阻R23的第二端、发光二极管LED22的阴极均接地且作为另一个输出端。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电路包括充电电池的充电插座CZ、充电电池DC、电源开关SW、电源指示电路;电源指示电路包括电阻R10、发光二极管LED;充电电池的充电插座CZ接在充电电池DC两端用于为充电电池DC充电,电源开关SW一端接在充电电池DC正极,另一端与电阻R10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0的第二端与发光二极管LED的正极连接,发光二极管LED的负极与充电电池DC的负极连接;电阻R10的第一端还与电阻R11的第一端、555集成电路的引脚8、引脚4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一种使用体积小,重量轻,方便携带的种避雷器放电计数器检测装置电路,本技术能快速检测避雷器放电计数的好坏,可反复充电使用,可以大幅度提高避雷器放电计数器的检测效益。本检测装置是可以充电的、高效的、方便携带的、能快速检测避雷器动作计数器好坏的装置(电路),它可以快速检测过电压动作计数的同时,还可大帐度缩短设备停电检修时间,提高了设备在利用率,缩短了电网N-1状态下的运行时间,提高了电网的安全可靠性。参照附图来阅读对于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技术的其他特性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晰。附图说明并入到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在这些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类似的要素。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本技术的避雷器放电计数器检测装置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对根据本技术所提供的避雷器放电计数器检测装置电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避雷器放电计数器检测装置电路,包括电源电路、振荡电路、电阻R13、双向保护二极管D11、三级管T、高频变压器、二极管D21、电容C21、C22、电阻R21、R22、R23、发光二极管LED22、检查按钮AN;所述电源电路用于供电,电源电路与振荡电路连接,所述振荡电路包括555集成电路、电阻R11、R12、电容C11、C12;电源电路的输出端还与电阻R11的第一端、555集成电路的引脚8、引脚4、双向保护二极管D11中的第一二极管的阳极、高频变压器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1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12的第一端、555集成电路的引脚7连接,电阻R12的第二端分别与555集成电路的引脚6、引脚2、电容C11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11的第二端、555集成电路的引脚1接地,555集成电路的引脚5与电容C12的第一端连接,C12的第二端接地,555集成电路的引脚3与电阻R13的第一端连接,R13的第二端与三级管T的基极连接,双向保护二极管D11中的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分别接三级管T的集电极和高频变压器的第二端,三级管T的发射极接地,高频变压器的第三端接二极管D21的阳极,D21的阴极分别接电阻R21的第一端、电容C21的第一端,高频变压器的第四端和电容C21的第二端均接地,R21的第二端接检查按钮AN的接点1,检查按钮AN的接点2分别接电阻R22的第一端、电容C22的第一端、检查按钮AN的接点4,检查按钮AN的接点3作为一个输出端接插口L,电阻R22的第二端分别接电阻R23的第一端、发光二极管LED22的阳极,电容C22的第二端、电阻R23的第二端、发光二极管LED22的阴极均接地且作为另一个输出端接插口E。双向保护二极管D11可以采用瞬态抑制二极管,型号可以采用SMBJ36CA,击穿电压为36V。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电路包括充电电池的充电插座CZ、充电电池DC、电源开关SW、电源指示电路;电源指示电路包括电阻R10、发光二极管LED;充电电池的充电插座CZ接在充电电池DC两端用于为充电电池DC充电,电源开关SW一端接在充电电池DC正极,另一端与电阻R10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0的第二端与发光二极管LED的正极连接,发光二极管LED的负极与充电电池DC的负极连接;电阻R10的第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避雷器放电计数器检测装置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电路、振荡电路、电阻R13、双向保护二极管D11、三级管T、高频变压器、二极管D21、电容C21、C22、电阻R21、R22、R23、发光二极管LED22、检查按钮AN;/n所述电源电路用于供电,电源电路与振荡电路连接,所述振荡电路包括555集成电路、电阻R11、R12、电容C11、C12;电源电路的输出端还与电阻R11的第一端、555集成电路的引脚8、引脚4、双向保护二极管D11中的第一二极管的阳极、高频变压器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1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12的第一端、555集成电路的引脚7连接,电阻R12的第二端分别与555集成电路的引脚6、引脚2、电容C11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11的第二端、555集成电路的引脚1接地,555集成电路的引脚5与电容C12的第一端连接,C12的第二端接地,555集成电路的引脚3与电阻R13的第一端连接,R13的第二端与三级管T的基极连接,双向保护二极管D11中的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分别接三级管T的集电极和高频变压器的第二端,三级管T的发射极接地,高频变压器的第三端接二极管D21的阳极,D21的阴极分别接电阻R21的第一端、电容C21的第一端,高频变压器的第四端和电容C21的第二端均接地,R21的第二端接检查按钮AN的接点1,检查按钮AN的接点2分别接电阻R22的第一端、电容C22的第一端、检查按钮AN的接点4,检查按钮AN的接点3作为一个输出端,电阻R22的第二端分别接电阻R23的第一端、发光二极管LED22的阳极,电容C22的第二端、电阻R23的第二端、发光二极管LED22的阴极均接地且作为另一个输出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避雷器放电计数器检测装置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电路、振荡电路、电阻R13、双向保护二极管D11、三级管T、高频变压器、二极管D21、电容C21、C22、电阻R21、R22、R23、发光二极管LED22、检查按钮AN;
所述电源电路用于供电,电源电路与振荡电路连接,所述振荡电路包括555集成电路、电阻R11、R12、电容C11、C12;电源电路的输出端还与电阻R11的第一端、555集成电路的引脚8、引脚4、双向保护二极管D11中的第一二极管的阳极、高频变压器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1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12的第一端、555集成电路的引脚7连接,电阻R12的第二端分别与555集成电路的引脚6、引脚2、电容C11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11的第二端、555集成电路的引脚1接地,555集成电路的引脚5与电容C12的第一端连接,C12的第二端接地,555集成电路的引脚3与电阻R13的第一端连接,R13的第二端与三级管T的基极连接,双向保护二极管D11中的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分别接三级管T的集电极和高频变压器的第二端,三级管T的发射极接地,高频变压器的第三端接二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家凯闫伟杨寿源王荣富何亮王明江韩广宇耿成通贾慧余方强施辉选朱晓丽何楚平卯明旺侯诗韦超杨琼章杨伟李斌张文明殷梅张世才陈有忠李国海徐正佼张灿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楚雄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