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抗裂性能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0982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1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抗裂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圆盘状的检测基座、设置于所述检测基座上端外侧的圆环状的检测防护板,所述检测基座上端中部设置有圆柱状的凸台,所述凸台侧端、所述检测防护板内端和所述检测基座上端形成供混凝土填充的成型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在使用混凝土之前进行检测,脱模方便,检测准确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抗裂性能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检测
,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抗裂性能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混凝土抗裂性是指混凝土抵抗开裂的能力。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是一项综合性能,与抗拉强度、极限拉伸变形能力、抗拉弹性模量、自生体积变形、徐变、热学性能均有一定的关系。由于混凝土抗拉强度远小于抗压强度,极限拉伸变形很小,在外力、温度变化、湿度变化等作用下,容易发生裂缝。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发生裂缝会影响建筑物的整体性、耐久性甚至安全和稳定。裂缝可分为应力裂缝、干缩裂缝和温度裂缝3类。在外力作用下,混凝土发生开裂,称为应力裂缝;混凝土在硬化及使用过程中,因含水量变化引起的裂缝,称干缩裂缝;混凝土因温度变化而热胀冷缩过程中,产生温度应力而引起的裂缝,称温度裂缝。为提高混凝土抵抗裂缝的能力,采用低热量水泥、各种外加剂,采取表面保温措施等。现有专利公告号:CN109696543A《一种混凝土抗裂性能的检测设备》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抗裂性能的检测设备,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板,所述支板的一侧侧壁横向设有固定板,且固定板与支板垂直设置,所述固定板中设有开口向下的第一T型滑槽,且第一T型滑槽中滑动连接有第一T型滑块,所述第一T型滑槽中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且第一螺纹杆贯穿第一T型滑块并与第一T型滑块螺纹连接,所述第一T型滑块中设有开口向下的第二T型滑槽,且第二T型滑槽与第一T型滑槽垂直设置。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方案中的检测设备需要等到混凝土结构建设结束后定期进行检测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好坏,但当已经建设结束的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时,将会产生安全隐患或者降低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建设混凝土结构之前进行检测的混凝土抗裂性能检测装置。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混凝土抗裂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圆盘状的检测基座、设置于所述检测基座上端外侧的圆环状的检测防护板,所述检测基座上端中部设置有圆柱状的凸台,所述凸台侧端、所述检测防护板内端和所述检测基座上端形成供混凝土填充的成型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该混凝土抗裂性能检测装置检测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时,将准备使用的混凝土准备好,首先将检测基座放置于水平的地面上,然后将检测防护板抵接在防护基座上端,使得检测防护板套设在凸台周侧,且使得检测防护板内壁至凸台外壁的距离相同,然后向成型腔内灌注水泥,注意不要在灌注时让过多的气泡进入成型腔,否则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然后等待混凝土的冷却,从而观察混凝土的裂缝情况,同时还可以将整个检测装置放置到温度较高的区域进行升温,从而加速混凝土的干燥效果。该方案中的检测装置可在建设混凝土之前进行检测,从而降低混凝土建成后出现裂缝的几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测防护板包括两块相向拼接于一起的半圆状的挡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检测防护板为一整块的圆环状时,待混凝土成型后检测防护板的脱模可能会比较困难,该方案中将一整块检测防护板分成两块挡板,使得混凝土成型后,两块挡板可直接向两侧脱模,从而使得混凝土可更加方便的从检测装置上脱下,从而更加方便观察混凝土表面的裂缝,减少出现差错的几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测基座上端在所述挡板下侧开设有定位槽,所述挡板下端设置有插接于所述定位槽的定位凸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检测基座上端开设定位槽,使得挡板通过下端的定位凸条定位至检测基座上端,使得挡板内壁至凸台侧壁的距离相同,使得通过该检测装置成型的混凝土的厚度相同,进而提升混凝土检测的准确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块所述挡板抵接处的外侧凸设有连接块,相邻两块连接块通过螺栓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混凝土灌注进成型腔内时,混凝土会对挡板产生一定的挤压力,如果两块挡板之间固定的不够牢固,可能会使得挡板分开,从而造成混凝土成型失败,该方案中,在挡板的外侧设置连接块,并通过螺栓将相邻的连接块固定,使得两块挡板固定的更加牢固,从而保证混凝土成型。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板一端凸设有密封块,所述挡板的另一端凸设有供所述密封块插接的密封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本身含有一定的水份,混凝土内的水份随空气蒸发和直接失水同时分发生时可能会对测量的结果产生影响,该方案中通过密封块和密封槽将两块挡板的连接处进行密封,使得混凝土成型过程中不会失水,进而不会影响混凝土抗裂性能检测的结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台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找平杆,所述找平杆下端抵接于所述凸台和所述检测防护板上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混凝土灌注进成型腔后,上端面不够平齐,导致下端混凝土承受的重力可能会产生差异,从而影响最后的测试结果,该方案中在凸台上端设置找平杆,通过转动找平杆使得检测装置上端平齐,进而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准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台中部开设有转动孔,所述找平杆中部设置有转动插接于所述转动孔的转动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找平杆直接转动设置于凸台上端时,将会对混凝土脱模产生影响,该方案中在凸台的中部开设转动孔,使得找平杆中部的转动杆插入,在满足找平的同时,可以使得找平杆可拆卸,不会对脱模产生影响,更加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测基座侧端均匀设置有多个把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检测基座侧端设置把手,使得该检测装置可随意搬运,更加方便。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检测基座、凸台和检测防护板形成成型腔,使得在使用混凝土之前,令混凝土在成型腔内成型,成型后脱模再进行观察,从而直接观察到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减少混凝土建设完成后抗裂性能差的几率;2.通过将一整块检测防护板分成两块挡板,并通过连接块固定,使得成型的混凝土脱模更加方便;3.通过转动的找平杆使得混凝土上端面平齐,从而提升混凝土抗裂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混凝土抗裂性能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混凝土抗裂性能检测装置的爆炸图;图3为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检测基座;2、检测防护板;3、凸台;4、成型腔;5、定位槽;6、把手;7、挡板;8、定位凸条;9、密封块;10、密封槽;11、连接块;12、转动孔;13、转动杆;14、找平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一种混凝土抗裂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基座1和检测防护板2,检测基座1上端中部凸设有凸台3,凸台3侧端、检测防护板2内端和检测基座1上端形成供混凝土填充的成型腔4。参见图1和图2,检测基座1为圆盘状,检测基座1上端外侧开设有环状的定位槽5,检测基座1的侧端均匀焊接有多个把手6,通过把手6可将检测基座1乃至整个检测装置进行搬运。凸台3一体凸设于检测基座1中部,该凸台3为圆柱状,凸台3的轴线与检测基座1的轴线重合,同时凸台3的上端面与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抗裂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盘状的检测基座(1)、设置于所述检测基座(1)上端外侧的圆环状的检测防护板(2),所述检测基座(1)上端中部设置有圆柱状的凸台(3),所述凸台(3)侧端、所述检测防护板(2)内端和所述检测基座(1)上端形成供混凝土填充的成型腔(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抗裂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盘状的检测基座(1)、设置于所述检测基座(1)上端外侧的圆环状的检测防护板(2),所述检测基座(1)上端中部设置有圆柱状的凸台(3),所述凸台(3)侧端、所述检测防护板(2)内端和所述检测基座(1)上端形成供混凝土填充的成型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抗裂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防护板(2)包括两块相向拼接于一起的半圆状的挡板(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抗裂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基座(1)上端在所述挡板(7)下侧开设有定位槽(5),所述挡板(7)下端设置有插接于所述定位槽(5)的定位凸条(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抗裂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挡板(7)抵接处的外侧凸设有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致峰顾腾丁成斌郭学武黄凯磊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新力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