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人哲专利>正文

一种弹性胶黏剂入厂检验的制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65208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弹性胶黏剂入厂检验的制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胶黏剂样品挤在矩形模具凹槽的一端,然后用金属刮刀沿同一方向将胶黏剂填充满整个模具凹槽;用玻璃棒沿模具的一端将多余的胶黏剂推出,形成表面水平的胶层;将制好样的模具室温固化一定时间后,直接脱模;脱模后用规定型号的裁刀将胶片裁成测试样条。本发明专利技术制样方法操作简单、便捷,制样成本低、效率高,本方法制备的胶片表面平整,气泡、飞边等缺陷少,配合不同的裁刀可制备不同测试样条,同时可选择性的避开缺陷位置,大大提高了样条的质量,为胶黏剂性能检测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并且做到批量检测,极大的提高了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性胶黏剂入厂检验的制样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弹性胶黏剂
,具体是指一种弹性胶黏剂入厂检验的制样方法。
技术介绍
弹性胶黏剂因弹性高、粘接力强,具备优异的许用应变和许用应力,被广泛用于粘接玻璃、金属、复合材料等产品,在轨道交通领域中常见的应用模块为前窗、头罩、侧窗、地板、蒙皮、座椅等产品的粘接、密封和防水;其中聚氨酯、改性硅烷等弹性胶黏剂应用最为广泛,它们提供的优异性能如下:1)高弹性;2)低蠕变和抗松弛;3)高强度;4)抗湿热老化;5)优异的耐紫外线能力;6)优秀的触变能力;7)长使用周期的疲劳强度。轨道交通领域用弹性胶黏剂入厂前通常采用剪切测试来检测胶黏剂的粘接能力,但是采用剪切测试结果受样品基材及基材表面处理影响较大,需要样品数量多,准备工序复杂,导致整个过程效率低下。而拉伸测试更能反应产品的粘剂性能,测试结果影响因素少,是替代剪切测试的有效方法,但是该测试现有的样品准备过程存在如下局限性:1)目前制样多采用哑铃型模具固化成膜的方法,该模具每次只能制备一个样品,而测试至少需要5个样品,因此该制样方法需要的模具数量多;2)哑铃型模具尺寸小,操作和清洗不方便。3)哑铃型模具尺寸较小,制样胶片难免存在气孔,因会影响测试结果,制好的胶片无法使用,制样合格率低;4)使用哑铃型模具,在胶片脱模时,容易存在飞边的现象,飞边部分需要修剪,会导致胶片四周的切口不连贯,测试结果不准确。5)除了哑铃型模具固化成膜的制样方法,也有挤压成膜的制样方法,该方法液体胶黏剂与空气接触面积小,固化时间周期长。上述分析可见,现有拉伸测试的样品制备方法,因需要模具数量多,制样合格率低,固化周期长等因素大大影响测试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弹性胶黏剂入厂检验的制样方法。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弹性胶黏剂入厂检验的制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胶黏剂样品挤在矩形模具凹槽的一端,然后用金属刮刀沿同一方向将胶黏剂填充满整个模具凹槽;(2)用玻璃棒沿模具的一端将多余的胶黏剂推出,形成表面水平的胶层;(3)将制好样的模具室温固化一定时间后,直接脱模;(4)脱模后用规定型号的裁刀将胶片裁成测试样条。优选的,步骤1)中胶黏剂样品量为200g。优选的,步骤1)中所用模具材质为高光泽度PTFE材料。优选的,步骤1)中所用模具外缘尺寸为250mm*200mm,内槽尺寸为220mm*160mm,设计槽深为2mm(2mm为标准橡胶制品测试要求厚度2mm±0.2mm),槽的边缘采用45°倒角。优选的,步骤2)中玻璃棒的直径为10mm,长度为400mm。优选的,步骤3)中固化温度条件为:(25±2)℃,时间条件为:24h-48h。优选的,步骤4)中裁刀通常为哑铃型,也可根据需求定制特殊形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制样方法操作简单、便捷,制样成本低、效率高,本方法制备的胶片表面平整,气泡、飞边等缺陷少,配合不同的裁刀可制备不同测试样条,同时可选择性的避开缺陷位置,大大提高了样条的质量,为胶黏剂性能检测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并且做到批量检测,极大的提高了检测效率。附图说明图1矩形模具胶黏剂制样过程示意图。图2哑铃型模具胶黏剂制样成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结合附图,一种弹性胶黏剂入厂检验的制样方法,以聚氨酯胶黏剂为例,入厂检验制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氨酯结构胶样品200g挤在外缘尺寸为250mm*200mm,内槽尺寸为220mm*160mm*2mm,槽边缘45°倒角的PTFE模具凹槽的一端,然后用金属刮刀沿同一方向将聚氨酯结构胶填充满整个PTFE模具凹槽;(2)用直径10mm长度为400mm的玻璃棒沿PTFE模具的一端将多余的聚氨酯结构胶推出,形成表面水平的聚氨酯结构胶胶层;(3)将制好样的PTFE模具室温固化36h后,直接脱模;(4)脱模后用哑铃裁刀将聚氨酯结构胶胶片裁成测试样条;本专利技术采用PTFE材料制作模具,材料表面粗糙度越低越好,与胶黏剂不粘结,制样过程中无须加任何脱模剂、脱模纸,不会对胶的固化和力学性能产生影响。本专利技术方法可一次成型220mm*160mm*2mm的聚氨酯结构胶胶片,2mm满足标准橡胶制测试厚度要求,同时有利于胶与空气和水蒸气充分接触,易于充分固化。此外,槽的边缘采用45°倒角,此设计有利于制样过程中气体的排出和胶片的脱模。成型的胶片可用裁刀直接裁样,最多可裁8-10片样品,完全满足实验样条数量5片的要求。同时胶片还能根据不同的测试要求裁成不同类型的拉伸样条,和不同测试项目的样条。该方法制备的胶片裁样时可选择性的避开气孔、飞边、薄厚不均等缺陷位置,制样合格率高达95%,完全满足胶粘剂TDS技术要求。本专利技术方法仅需一人进行制样,不需要其它辅助设备和工具,制样完毕无须进行复杂的清洗操作,脱模后模具和玻璃棒可再次使用。制样时间由原来的8h缩短到10min,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以上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性胶黏剂入厂检验的制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将胶黏剂样品挤在矩形模具凹槽的一端,然后用金属刮刀沿同一方向将胶黏剂填充满整个模具凹槽;/n(2)用玻璃棒沿模具的一端将多余的胶黏剂推出,形成表面水平的胶层;/n(3)将制好样的模具室温固化一定时间后,直接脱模;/n(4)脱模后用规定型号的裁刀将胶片裁成测试样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性胶黏剂入厂检验的制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胶黏剂样品挤在矩形模具凹槽的一端,然后用金属刮刀沿同一方向将胶黏剂填充满整个模具凹槽;
(2)用玻璃棒沿模具的一端将多余的胶黏剂推出,形成表面水平的胶层;
(3)将制好样的模具室温固化一定时间后,直接脱模;
(4)脱模后用规定型号的裁刀将胶片裁成测试样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胶黏剂入厂检验的制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胶黏剂样品量为200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胶黏剂入厂检验的制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用模具材质为高光泽度PTFE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人哲曾涛
申请(专利权)人:李人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