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度检测机构、温度检测装置以及电器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0934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1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温度检测机构、温度检测装置以及电器设备,温度检测机构包括:支架、设置于支架的托板、旋转设置于托板下方的平衡连杆以及用于检测温度的温度传感组件,托板底部与平衡连杆的一端抵接并形成第一运动副,平衡连杆的另一端与温度传感组件底部抵接并形成第二运动副;当被测物体对托板或温度传感组件施加作用力时,通过第一运动副以及第二运动副使托板和温度传感组件同时与被测物体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托板与平衡连杆之间、平衡连杆与温度传感组件之间分别形成第一运动副和第二运动副,利用两个运动副使得被测物体、托板、温度传感组件实现力的静态平衡,实现温度传感器组件始终与被测物体底部充分接触,提升温度测试精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度检测机构、温度检测装置以及电器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温度检测机构、温度检测装置以及电器设备。
技术介绍
家用电器一般设置有对加热物体进行温度检测的温度检测机构,如电饭锅、电压力锅、水壶、暖奶器等,而上述的温度检测机构一般采用重力接触式温度检测结构,具体的,温度检测机构一般将温度探头活动安装在支撑座上,探头底部设有压缩弹簧,当将被被测物体放在支撑座上时,温度探头就会在弹簧的作用下抵住被被测物体,从而实现对不同底部形状的被被测物体实现精准测温。但是,上述的温度检测机构具有局限性,即当被被测物体很轻时,由于弹簧力的作用,被被测物体就会被温度探头顶起,导致被被测物体发生倾倒,从而无法实现对较轻产品进行稳定而有效的温度测控,温度检测机构通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能有校保证温度检测过程的精确性、通用性强的温度检测机构、温度检测装置以及电器设备。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本技术公开一种温度检测机构,包括:支架、设置于支架并用于承载被测物体的托板、旋转设置于托板下方的平衡连杆以及用于检测被测物体温度的温度传感组件,托板底部与平衡连杆的一端抵接并形成第一运动副,平衡连杆的另一端与温度传感组件底部抵接并形成第二运动副;当被测物体对托板或温度传感组件施加作用力时,通过第一运动副以及第二运动副使托板和温度传感组件同时与被测物体抵接。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托板活动连接于支架,托板相对于支架沿重力方向直线移动。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温度传感组件活动连接于支架,温度传感组件相对于支架沿重力方向做直线移动。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平衡连杆旋转设置于支架,并饶温度传感组件轴心线均匀分布,平衡连杆的旋转平面同时通过所述第一运动副以及第二运动副的中心。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托板与温度传感组件在重力作用下的移动方向始终相反。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托板中部开设有避让孔,温度传感组件沿避让孔中心线方向移动。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托板底部设置有顶杆,托板通过顶杆与平衡连杆的一端抵接并形成第一运动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支架开设有第一导向孔,顶杆穿设第一导向孔。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本技术公开一种温度检测装置,包括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温度检测机构。根据本技术的第三方面,本技术公开一种电器设备,包括本技术第二方面所述的温度检测装置。本技术的托板与平衡连杆之间、平衡连杆与温度传感组件之间分别形成第一运动副和第二运动副,当温度检测机构对被测物体进行温度检测时,利用第一运动副和第二运动副的带动,使得被测物体、托板、温度传感组件实现力的静态平衡,实现温度传感器组件始终与被测物体底部充分接触,进而保证温度检测机构的温度测试精确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温度检测机构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中温度检测机构的爆炸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中温度检测机构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温度检测机构用于测试平底结构被测物的工作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温度检测机构用于测试凹底结构被测物的工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温度检测机构、温度检测装置以及电器设备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考图1至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温度检测机构,其主要用于对物件进行温度测试,其可应用于控制对物件的加热温度的场景中,亦可用于单纯对物件进行温度测试场景。温度检测机构主要包括支架10、设置于支架10并用于承载被测物体的托板20、旋转设置于托板20下方的平衡连杆30以及用于检测被测物体温度的温度传感组件40。其中托板20底部与平衡连杆30的一端抵接并形成第一运动副,平衡连杆30的另一端与温度传感组件40底部抵接并形成第二运动副。具体的,温度传感组件40设置有用于检测温度的热敏感应电子元件,本申请中温度传感组件40采用接触检测的方式对被测物体进行温度检测,可实现稳定可靠的温度检测,当然的,亦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非接触的方式对被测物体进行温度检测。具体的,托板20中部开设有避让孔,温度传感组件40沿避让孔中心线方向移动,温度传感组件40由托板20中部进行升降,从而对被测物体底部进行抵接,使得温度传感组件40的测试结果更加精准,同时使得温度传感组件40对被测物体的支撑点更加靠近于被测物体中心线,有效提升被测物体在温度检测机构上放置的稳固效果。请一并参考图4及5所示。其中当被测物体对托板20或温度传感组件40施加作用力时,通过第一运动副以及第二运动副使托板20和温度传感组件40联动,使得托板20和温度传感组件40同时与被测物体抵接,此时被测物体、托板20、温度传感组件40通过第一运动副以及第二运动副实现力的静态平衡,使得温度传感器组件40始终与被测物体底部充分接触,进而保证温度检测机构的温度测试精确度。在一实施例中,托板20活动连接于支架10,并且托板20相对于支架10沿重力方向直线移动,如此一来,使得托板20与第一运动副之间的作用力与被测物体与托架20之间的作用力方向相同,有效加强力的传递效率。其中温度传感组件40活动连接于支架10,温度传感组件40相对于支架10沿重力方向做直线移动,如此一来,使得温度传感组件40与第二运动副之间的作用力与被测物体与温度传感组件40之间的作用力方向相同。值得注意的是,托板20与温度传感组件40在重力作用下的移动方向始终相反,尤其是托板20和温度传感组件40均沿重力方向移动,如此一来,有效减少力在第一运动副以及第二运动副上传递的损耗,并且使得被测物体相对于托板20与温度传感组件40的作用力更加均衡,进一步保证被测物体、托板20、温度传感组件40之间的快速平衡静止。在一实施例中,托板20底部设置有顶杆201,顶杆201与平衡连杆30对应,托板20通过顶杆201与平衡连杆30的一端抵接并形成第一运动副,其中支架10开设有第一导向孔101,第一导向孔与顶杆201匹配,顶杆201穿设第一导向孔101后与平衡连杆30抵接,其中利用顶杆201与第一导向孔101实现对托板20移动方向的限位。在另一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温度传感组件40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支架10上设置有与温度传感组件40匹配的第二导向孔102,其中温度传感组件40穿过第二导向孔102后再朝向被测物体移动,进而实现对温度传感组件40移动方向进行限制,进一步提高温度传感组件40对被测物体的温度测试过程稳定性。值得注意的是,本申请中,还可采用其他方式对托板10及温度传感组件40进行导向,例如通过滑槽与滑块的配合对托板10及温度传感组件40移动方向进行限制。在本申请中,平衡连杆30数量为若干,若干平衡连杆30旋转设置于支架10,并饶温度传感组件40轴心线均匀分布于支架10,若干平衡连杆30的旋转平面同时通过第一运动副以及第二运动副的中心,如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度检测机构,包括: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支架并用于承载被测物体的托板、旋转设置于所述托板下方的平衡连杆以及用于检测被测物体温度的温度传感组件,所述托板底部与所述平衡连杆的一端抵接并形成第一运动副,所述平衡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温度传感组件底部抵接并形成第二运动副;当被测物体对托板或温度传感组件施加作用力时,通过所述第一运动副以及第二运动副使所述托板和温度传感组件同时与被测物体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度检测机构,包括: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支架并用于承载被测物体的托板、旋转设置于所述托板下方的平衡连杆以及用于检测被测物体温度的温度传感组件,所述托板底部与所述平衡连杆的一端抵接并形成第一运动副,所述平衡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温度传感组件底部抵接并形成第二运动副;当被测物体对托板或温度传感组件施加作用力时,通过所述第一运动副以及第二运动副使所述托板和温度传感组件同时与被测物体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托板相对于所述支架沿重力方向直线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组件活动连接于支架,所述温度传感组件相对于所述支架沿重力方向做直线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连杆旋转设置于所述支架,并饶所述温度传感组件轴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最祥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知贝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