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瑞杰专利>正文

分体式青砖隧道窑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0834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1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体式青砖隧道窑冷却装置,包括窑车(1),还包括罩体(2),所述罩体(2)下面开口,罩体(2)开口朝下地罩在窑车(1)上,窑车(1)上的砖坯容纳于所述开口内;所述罩体(2)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冷却水入口和至少一个气体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分体式青砖隧道窑冷却装置可以提高青砖品质、成品率并节约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体式青砖隧道窑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砖窑,特别涉及一种隧道窑。
技术介绍
隧道窑是烧结砖瓦工业最主要的一种连续烧成设备,传统隧道窑沿窑体长度方向分为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制品与气流以相反的方向运动,在三带中依次完成制品的预热、烧成、冷却。这种传统隧道窑窑体长度较长,占地面积大,成本高,中国专利CN207317513U公开了一种分体式隧道窑,所述隧道窑包括窑体、窑车和冷却室,所述窑体分为预热带和高温带,所述冷却室与所述窑体分离且能够移动。使用时将冷却室移动到窑体的出口,使冷却室上的轨道与窑体的轨道对接,将窑车顺着轨道推到冷却室内,然后关上冷却室的门,开始冷却。这种分体式隧道窑的冷却室可以移动,减少了传统隧道窑的长度和占地面积。但是,砖坯从高温带出来温度很高,每在空气中裸露1秒钟,温度大概降低1℃,对于烧制青砖来说,砖坯从窑体中出来到进入冷却室并关上室门的时间仍然有点长,砖坯的温度下降过多,易使得青砖的品质不好,成品率低,并且可能因为温度降低过多而需要提高出窑温度或者二次加热浪费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提高青砖品质、成品率并节约能源的分体式青砖隧道窑冷却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分体式青砖隧道窑冷却装置,包括窑车,还包括罩体,所述罩体下面开口,罩体开口朝下地罩在窑车上,窑车上的砖坯容纳于所述开口内;所述罩体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冷却水入口和至少一个气体入口。所述罩体可以直接罩在窑车上,如本技术实施例三;也可以借助承载板等装置间接罩在窑车上,如本技术实施例一和二。所述气体入口可以通入一种气体也可以通入两种气体的混合气体,本实施例一中具有3个天然气入口、3个氮气入口,3个冷却水入口。优选的,所述窑车周围设置有承载板,所述罩体开口朝下地放置在承载板上。优选的,所述承载板能拆卸地设置在窑车上。对窑车改动较小;在窑车出来后再装上承载板可以节省窑车的宽度,避免窑车与隧道窑之间的宽度过大浪费能源,同时也能避免承载板高温带来的危险。优选的,所述承载板一侧设置有若干柱体,窑车底部四周设置有与所述柱体配合的孔,承载板通过其上的柱体插入窑车底部相应的孔中安装在窑车上。本实施例一中采用的为圆柱体,当然也可以是方形柱体等其他柱体。优选的,所述承载板底部与窑车底部铰接,相邻承载板的上部通过搭扣连接。优选的,所述窑车上设置有与罩体相对应的承载部,所述罩体放置在窑车相应部分的承载部上。优选的,所述承载部为设置在窑车上的凹槽、凸棱或者平面。优选的,所述罩体内部设置有一层隔热材料和/或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隔热材料。优选的,所述罩体顶部设置有吊耳。为了方便快速插接,所述罩体顶部设置有3个天然气入口和3个氮气入口以及3个水入口,3个天然气入口上分别设置3根管道并汇聚成一根带快速接头的总管道,3个氮气入口上分别设置3根管道并汇聚成一根带快速接头的总管道,3个水入口上分别设置3根管道并汇聚成一根带快速接头的总管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分体式隧道窑的窑车从高温带出来进入冷却室,需要先将窑车推入冷却室,再关上冷却室的门锁紧,操作过程繁琐,占用时间长,本技术采用罩体直接罩在窑车上的结构大大节约了操作时间,减小了热量散失导致地温度下降,有利于提高青砖品质、成品率并节约能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冷却装置的等轴测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冷却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冷却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冷却装置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窑车,2-罩体,3-承载板,4-圆柱体,5-孔,6-隔热材料,7-隔热材料,8-天然气总管道,9-氮气总管道,10-冷却水总管道,11-吊耳,12-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分体式青砖隧道窑冷却装置包括窑车1和罩体2,所述罩体2下面开口,罩体2开口朝下的罩在窑车1上,窑车1上的砖坯容纳于所述开口内。具体来说,所述罩体具有前、后、左、右、上五面,下面开口,窑车1四周设置有与罩体2下部开口相配合的承载板3,所述承载板3一侧设置有若干圆柱体4,窑车1底部四周设置有与所述圆柱体4相配合的孔5。承载板3通过其上的圆柱体4插入窑车1底部相应的孔5中安装在窑车1上,罩体2通过行车等起重装置放置在承载板3上。为了提高保温效果,在罩体2内部设置有一层隔热材料6,还可在承载板3上设置有一层隔热材料7。所述罩体2顶部设置有3个天然气入口和3个氮气入口以及3个冷却水入口,3个天然气入口上分别设置一根管道并汇聚成一根带快速接头的天然气总管道8,3个氮气入口上分别设置一根管道并汇聚成一根带快速接头的氮气总管道9,3个冷却水入口上分别设置一根管道并汇聚成一根带快速接头的冷却水总管道10。见图2,为了方便吊装罩体2上还还设置有吊耳11(图1中未示出)。窑车1从隧道窑的高温带出来前,先用起重装置将罩体吊到预定位置,待窑车从高温带出来到达预定位置后,立马将承载板3插入窑车1相应边上,再用起重装置将罩体2放在在承载板上3。之后在天然气总管道上接入天然气,在冷却水总管道上接入水,在氮气总管道上接入氮气。最后将冷却装置移开冷却一段时间得到青砖。本实施例采用的能拆卸的承载板3,对窑车1改动较小;在窑车1出来后再装上承载板3可以节省窑车1的宽度,避免窑车1与隧道窑之间的宽度过大浪费能源,同时也能避免承载板3高温带来的危险。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分体式青砖隧道窑冷却装置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冷却装置包括窑车1和罩体2,窑车1四周设置承载板3,所述承载板3底部铰接在窑车1底部,相邻承载板3的上部通过搭扣连接,在隧道窑内烧制砖坯时,将承载板3向上收起并通过搭扣固定(未图示),砖坯烧好后快速打开搭扣,将罩体2用起重装置吊到窑车1上方后放在承载板3上,使罩体2开口朝下地罩在窑车1上,窑车1上的砖坯容纳于所述开口内,其余相同部分不再赘述。这种结构同样可以减小窑车1的宽度,避免窑车1与隧道窑之间的宽度过大浪费能源,同时也能避免承载板3高温带来的危险。实施例三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分体式青砖隧道窑冷却装置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冷却装置包括窑车1和罩体2,窑车1上设置有与罩体2相对应的承载部,当窑车1从隧道窑中出来时,直接将罩体2用起重装置放置在窑车1相应部分的承载部上,使罩体2开口朝下的罩在窑车1上,窑车1上的砖坯容纳于所述开口内。本实施例所述承载部是设置在窑车上的凹槽12,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是凸棱,也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式青砖隧道窑冷却装置,包括窑车(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罩体(2),所述罩体(2)下面开口,罩体(2)开口朝下地罩在窑车(1)上,窑车(1)上的砖坯容纳于所述开口内;所述罩体(2)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冷却水入口和至少一个气体入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青砖隧道窑冷却装置,包括窑车(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罩体(2),所述罩体(2)下面开口,罩体(2)开口朝下地罩在窑车(1)上,窑车(1)上的砖坯容纳于所述开口内;所述罩体(2)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冷却水入口和至少一个气体入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青砖隧道窑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窑车周围设置有承载板(3),所述罩体(2)开口朝下地放置在承载板(3)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青砖隧道窑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3)能拆卸地设置在窑车(1)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式青砖隧道窑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3)一侧设置有若干柱体,窑车底部四周设置有与所述柱体配合的孔(5),承载板(3)通过其上的柱体插入窑车底部相应的孔(5)中安装在窑车(1)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式青砖隧道窑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3)底部与窑车(1)底部铰接,相邻承载板(3)的上部通过搭扣连接。


6.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瑞杰
申请(专利权)人:李瑞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