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临界流体循环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07958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1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临界流体循环冷却装置,包括:一环形的封闭腔体,其内设置有用于工件传输的环形输送带;一超临界流体供给系统,其与封闭腔体连通,以向封闭腔体内提供超临界流体。还包括:一进料转移室,其与封闭腔体的首端连接;和一出料转移室,其与封闭腔体的尾端连接。且在封闭腔体内装设有引风机和换热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超临界流体循环冷却装置,结构设计新颖,操作简单、方便,实现了流水线冷却的生产方式,冷却过程稳定、可控,且冷却效果好,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适用于小微尺寸的精密器件的冷却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临界流体循环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精密零件加工冷却
,尤其涉及一种超临界流体循环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在精密制造中存在工件的冷却过程,传统的冷却剂使用水、油、空气和氮气等,水、油等液态冷却剂具有比较强的冷却能力但工件冷却的均匀性低,空气和氮气冷却的均匀性高但冷却能力低,无法满足精密工件的冷却工艺要求。而超临界流体具有液体和气体的双重特性,有与液体接近的密度,又有与气体接近的黏度及高的扩散系数,因此具有良好的流动、传输性能,具备了液态冷却剂大的冷却能力,同时具有气体一样的冷却均匀性,是对冷却均匀性有高要求的精密零件理想的冷却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出一种冷却强度打大、生产效率高且生产成本低的超临界流体循环冷却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超临界流体循环冷却装置,包括:一环形的封闭腔体,其内设置有用于工件传输的环形输送带;一超临界流体供给系统,其与所述封闭腔体连通,以向所述封闭腔体内提供超临界流体。进一步地,在所述的超临界流体循环冷却装置上,还包括:一进料转移室,其与所述封闭腔体的首端连接;和一出料转移室,其与所述封闭腔体的尾端连接。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的超临界流体循环冷却装置上,所述进料转移室与所述出料转移室结构相同,其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内侧快开门和外侧快开门,中部设置有进气口和泄气口。进一步地,在所述的超临界流体循环冷却装置上,所述封闭腔体内装设有引风机。进一步地,在所述的超临界流体循环冷却装置上,所述封闭腔体内装设有换热器。进一步地,在所述的超临界流体循环冷却装置上,所述封闭腔体内装设有流体温度传感器、流体力传感器和流体流速传感器。进一步地,在所述的超临界流体循环冷却装置上,所述超临界流体供给系统包括流体源储罐、增压泵、供给换热器和超临界流体储备罐,其中,所述超临界流体储备罐上装设有储罐温度传感器和储罐压力传感器。进一步地,在所述的超临界流体循环冷却装置上,包括:一PID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超临界流体供给系统、引风机、换热器、流体温度传感器、流体压力传感器和流体流速传感器电连接。进一步地,在所述的超临界流体循环冷却装置上,所述超临界流体为二氧化碳、氮气、水或空气。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采用二氧化碳、氮气、水或空气作为超临界流体,对环境无污染,具有绿色环保、清洁生产,经济效益好、环境效益显著的特点;(2)环形密闭腔体的结构设计,超临界流体无需外排,实现了超临界流体在密闭腔体内的循环利用,最大程度上提高了超临界流体的利用率,降低了能耗;(3)在环形密闭腔体内设置输送带,多个工件在输送带流转的过程中依次完成超临界流体的冷却处理,冷却处理效果好,且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4)在环形密闭腔体内设置引风机和换热器,超临界流体在引风机的作用下形成超临界流体循环,通过引风机可以实现超临界流体流速的调节;通过换热器将工件传给超临界流体的热量传输出来,维持超临界流体的温度稳定;(5)在密闭腔体内设置相应的温度、压力和流速传感器,通过PID控制系统实时测量和控制超临界流体的温度、压力和流速参数,控制冷却速率按照理想冷却曲线进行,实现可控冷却的目的;(6)该超临界流体循环冷却装置,结构设计新颖,操作简单、方便,工件冷却效果好,且实现了流水线冷却的生产方式,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适用于小微尺寸的精密器件的冷却工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超临界流体循环冷却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超临界流体循环冷却装置中进料转移室和出料转移室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超临界流体循环冷却装置中超临界流体供给系统制备潮流界流体的工艺流程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超临界流体循环冷却装置的工艺流程图;其中,各附图标记为:10-工件;20-进料转移室,21-内侧快开门,22-外侧快开门,23-进气口,24-泄气口;30-密闭腔体,31-环形输送带,32-引风机,33-换热器,34-流体温度传感器,35-流体压力传感器,36-流体流速传感器;40-出料转移室;50-超临界流体供给系统;51-流体源储罐,52-截止阀,53-增压泵,54-供给换热器,55-缓存罐,56-储罐温度传感器,57-储罐压力传感器,58-流量调节阀;60-PID控制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和具体的介绍,以使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但是下述实施例并不限制本技术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超临界流体循环冷却装置,包括:一环形的封闭腔体30,该封闭腔体30具有一定的耐压和耐低温性能,其内设置有用于工件10传输的环形输送带31;一超临界流体供给系统40,其与所述封闭腔体30连通,以向所述封闭腔体30内提供超临界流体。工件10从其一端从外界被转移到环形输送带31上,并随所述环形输送带31做环形移动,最后从环形输送带31的尾端转移至外界,工件10在随环形输送带31做环形流转的过程中与所述封闭腔体31六逆向流动的超临界流体进行对流换热,完成工件10的冷却。采用该超临界流体循环冷却装置对工件进行冷却处理时,以超临界流体为冷却剂在环形的封闭腔体30内进行环状的循环流动,且超临界流体的流动比较稳定,超临界流体的温度压力等参数比较稳定,因此工件的整个冷却过程的环境是基本稳定的、可控的,大大提高了工件的冷却处理效果。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继续阅图2所示,所述的超临界流体循环冷却装置中,还包括:一进料转移室20,其与所述封闭腔体30的首端连接;和一出料转移室40,其与所述封闭腔体30的尾端连接。所述进料转移室20和出料转移室40分别与封闭腔体30之间通过快开门连接,通过快开门保持所述封闭腔体30内超临界流体的压力和温度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使工件10在封闭腔体30安装理想冷却曲线进行冷却。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环形的密闭腔体30内设置环形的输送带31,多个工件10可在输送带流转的过程中依次完成超临界流体的冷却处理,冷却处理效果好,且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超临界流体循环冷却装置还包括:一PID控制系统60,所述PID控制系统60分别与所述超临界流体供给系统40、引风机32、换热器33、流体温度传感器34、流体压力传感器35和流体流速传感器36电连接。通过PID控制系统实时测量和控制超临界流体的温度、压力和流速参数,控制冷却速率按照理想冷却曲线进行,实现可控冷却的目的。实施例2请参阅图4所示的工艺流程图,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超临界流体循环冷却装置,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小微尺寸精密器件的超临界流体循环冷却方法,具体包括步骤:S1,提供一环形的封闭腔体30作为工件的冷却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临界流体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环形的封闭腔体,其内设置有用于工件传输的环形输送带;/n一超临界流体供给系统,其与所述封闭腔体连通,以向所述封闭腔体内提供超临界流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临界流体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环形的封闭腔体,其内设置有用于工件传输的环形输送带;
一超临界流体供给系统,其与所述封闭腔体连通,以向所述封闭腔体内提供超临界流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流体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进料转移室,其与所述封闭腔体的首端连接;和
一出料转移室,其与所述封闭腔体的尾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临界流体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转移室与所述出料转移室结构相同,其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内侧快开门和外侧快开门,中部设置有进气口和泄气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流体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腔体内装设有引风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流体循环冷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凡顾剑锋李卫平杨景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复璐帝流体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