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70760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空调系统,包括机架、换热器、服务器、制冷装置、调节阀和制冷剂管道。所述制冷装置、调节阀和换热器通过制冷剂管道依次串联形成制冷循环回路;所述服务器放置在两组换热器之间。所述机架为多层结构,每一层可放置多个换热器和服务器。所述制冷剂管道包括进液总管、一级集液管、二级集液管、进液支管、出气总管、一级集气管、二级集气管和出气支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采用就近冷却技术,将换热器和服务器就近布置,提高了空调系统的制冷效率,降低了数据中心的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空调系统
本技术涉及数据中心空调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数据中心产业的发展,数据中心规模不断扩大,需要对数据中心的设备进行更新与扩展。集装箱数据中心可容纳高密度计算设备,占地少,可进行模块化构建,因此,集装箱数据中心的建设周期可大大缩短,建设地点灵活。使用集装箱数据中心,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高效完成数据中心的扩容部署。集装箱数据中心空调系统大多采用精密空调系统,但是采用精密空调系统能耗高,制冷效果差,占用集装箱内部空间多,影响计算设备的数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空调系统,采用就近冷却技术,将换热器和服务器就近布置,提高空调系统的制冷效率,降低数据中心能耗。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空调系统,包括机架、换热器、服务器、制冷装置、调节阀和制冷剂管道。所述制冷装置、调节阀和换热器通过制冷剂管道依次串联形成制冷循环回路;所述服务器放置在两组换热器之间。进一步的,机架为一层、两层或多层结构,每一层放置多个换热器和服务器。进一步的,所述制冷剂管道包括进液总管、一级集液管、二级集液管、进液支管、出气总管、一级集气管、二级集气管和出气支管。二级集液管的中部和一级集液管相连接,二级集气管的中部和一级集气管相连接。进一步的,调节阀串联在各二级集液管和一级集液管之间的制冷剂管路上。进一步的,将一个机架或者多个机架进行冷通道封闭或者在机架和热岛之间设置隔板,分隔开集装箱的机架空间和热岛空间。进一步的,换热器为冷板换热器、微管换热器或者盘管换热器。进一步的,换热器包括换热器集管和换热器冷板,换热器集管比换热器冷板宽出预设宽度。进一步的,换热器并排放置,两个换热器的集管相接触,一个换热器集管左侧与另一换热器集管右侧相接触,两个换热器冷板之间形成容置腔,服务器间隙配合置于容置腔内。进一步的,制冷装置为机械制冷装置或者利用自然冷源的自然冷却装置。进一步的,服务器无外壳。进一步的,在服务器上涂上导热油。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集装箱数据中心空调系统,采用就近冷却技术,将换热器和服务器就近布置,提高了空调系统的制冷效率,降低了数据中心的能耗。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为本技术的集装箱数据中心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集装箱数据中心空调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集装箱数据中心空调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中:(1)换热器;(101)换热器集管;(102)换热器冷板;(2)调节阀;(3)服务器;(401)一级集液管;(402)二级集液管;(501)一级集气管;(502)二级集气管;(6)制冷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集装箱数据中心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换热器1、制冷装置6,调节阀2和制冷剂管道。所述制冷装置6、调节阀2和换热器1通过制冷剂管道依次串联形成制冷循环回路。制冷装置6为机械制冷装置6或者利用自然冷源的自然冷却装置,制冷装置6对经过换热器1升温的制冷剂进行冷却。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集装箱数据中心空调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所述机架为一层、两层或者多层结构,每一层放置多个换热器1和服务器3。所述制冷剂管道包括进液总管、一级集液管401、二级集液管402、进液支管、出气总管、一级集气管501、二级集气管502和出气支管。所述调节阀2串联在各二级集液管402和一级集液管401之间的制冷剂管路上,对进入各二级集液管402的制冷剂流量进行分配。经过制冷装置6进行制冷后的制冷剂通过进液总管进入各一级集液管401中,再进入各二级集液管402中,然后通过各进液支管进入各个换热器1中进行换热,对服务器3进行冷却。所述服务器3放置在两组换热器1之间,使服务器3和换热器1可以就近换热,提高换热器1的换热效果。经过各个换热器1换热升温后的制冷剂通过各集气支管进入二级集气管502,再进入各一级集气管501后进入集气总管。然后进入制冷装置6进行制冷后进行下一次循环,对服务器3继续进行冷却。所述制冷装置6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用制冷装置6,也包括可以利用自然冷源进行冷却的自然冷却装置。每个二级集液管402或二级集气管502上要连接多个支管,通过各个支管与各个换热器1相连接,为了保证每个换热器1中的制冷剂分配均衡,将二级集液管402的中部和一级集液管401相连接,使制冷剂从二级集液管402的中部向两侧流动,进入各进液支管中;将二级集气管502的中部和一级集气管501相连接,使制冷剂经过各出气支管向二级集气管502的中部汇集后进入一级集气管501中。所述换热器1可采用多种形式,如冷板换热器、微管换热器或者盘管换热器。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集装箱数据中心空调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换热器1包括换热器集管101和换热器冷板102两部分,换热器集管101比换热器冷板102宽出预设宽度,所述换热器1并排放置,两个换热器1的集管相接触,具体的接触方式为一个换热器集管101左侧与另一换热器集管101右侧相接触,在两个换热器1中间形成容置腔,服务器3间隙配合置于容置腔内。本实施例中换热器1的换热器集管101比换热器冷板102宽出预设宽度,在放置换热器1时可以对换热器1进行限位,同时在两个换热器1之间留出预设的容置腔放置服务器3,使服务器3紧密接触换热器1,进一步缩短服务器3和换热器1之间的距离,使服务器3和换热器1通过传导换热,提高换热器1的换热效果。为了降低冷量损失,减少冷量的浪费,可以将一个机架或者多个机架进行冷通道封闭,也可以在机架和热岛之间设置隔板,分隔开集装箱的机架空间和热岛空间。为了加强换热效果,减少热阻,服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换热器、服务器、制冷装置、调节阀和制冷剂管道;所述制冷装置、调节阀和换热器通过制冷剂管道依次串联形成制冷循环回路;所述服务器放置在两组换热器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换热器、服务器、制冷装置、调节阀和制冷剂管道;所述制冷装置、调节阀和换热器通过制冷剂管道依次串联形成制冷循环回路;所述服务器放置在两组换热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数据中心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为一层、两层或多层结构,每一层放置多个换热器和服务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数据中心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管道包括进液总管、一级集液管、二级集液管、进液支管、出气总管、一级集气管、二级集气管和出气支管;二级集液管的中部和一级集液管相连接,二级集气管的中部和一级集气管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数据中心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阀串联在二级集液管和一级集液管之间的制冷剂管路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宇宙杨盈录曾宪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丰联奥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