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瓶瓶阀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0558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1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气瓶瓶阀密封装置包括手轮、阀杆、阀体以及压帽,所述手轮以及所述压帽依次安装于所述阀杆上,所述压帽设置于所述手轮下方,所述压帽的外侧螺纹连接于所述阀体,所述阀体设有进气通道、出气通道以及阀腔,所述阀腔分别连通所述进气通道以及出气通道,所述阀杆的下端设有活塞组件,所述活塞组件安装于所述阀腔内,并与所述阀体螺纹连接,所述活塞组件以及所述阀体之间得以形成可开合的阀门,所述阀杆上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设置于所述阀杆的外侧壁,所述密封槽内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安装于所述密封槽内,其整体结构设计巧妙、密封性好、装配过程简单便捷,能够有效地延长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瓶瓶阀密封装置
本技术涉及阀的
,具体地说,是一种气瓶瓶阀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气瓶瓶阀密封装置,是一种能够保证容器内高压或低压气体经过瓶阀时气体不泄漏的密封装置。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气瓶瓶阀密封装置,其O形密封圈2是装在压帽3的内孔壁上,并与阀杆4外圆接触密封;而现有技术中压帽3与阀杆4之间的O形密封圈2会出现以下缺陷:一、当高压气体冲击时,由于其形状为圆形,使得O形密封圈易2在密封槽内发生反扭、反剥等变形,由此易导致漏气情况发生;二、现有技术中的单层O形密封圈2,其密封效果不佳,易发生漏气现象;三、由于现有技术中的O形密封圈2是安装在压帽3的内孔壁上,使得整个压帽3的加工难度增加,后续安装过程也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瓶瓶阀密封装置,其克服现有技术的不同,其能够很好的实现对气瓶瓶阀进行密封操作,且密封效果好、生产过程也方便简捷。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气瓶瓶阀密封装置包括手轮、阀杆、阀体以及压帽,所述手轮以及所述压帽依次安装于所述阀杆上,所述压帽设置于所述手轮下方,所述压帽的外侧螺纹连接于所述阀体,所述阀体设有进气通道、出气通道以及阀腔,所述阀腔分别连通所述进气通道以及出气通道,所述阀杆的下端设有活塞组件,所述活塞组件安装于所述阀腔内,并与所述阀体螺纹连接,所述活塞组件以及所述阀体之间得以形成可开合的阀门,所述阀杆上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设置于所述阀杆的外侧壁,所述密封槽内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安装于所述密封槽内。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密封圈的内侧抵接于所述阀杆的外圆表面,所述密封圈的外侧与所述阀体的内侧壁密封接触。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密封圈的截面为横向凸面结构。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密封圈的上下两端均设有挡圈。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压帽和所述阀杆之间设有减磨垫,所述减磨垫套设于所述阀杆的外表面。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减磨垫的上端为锯齿结构。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密封槽设置在阀杆的外侧壁上,使得对密封槽的加工更加方便简单,同时使得密封圈在装配时会更加容易,由此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2)由于密封圈的截面结构为横向凸面,其横向凸面的凸面底部与阀杆外圆密封接触,横向凸面的凸出面与阀体内侧壁密封接触,且密封圈的上下两个面上均设有挡圈,能够有效地保证在高压气体冲击时,其不仅不会发生反扭、反剥等变形,且挡圈能够在增强密封圈的稳定性的同时也能增强其密封性能,使得其实用性更强。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气瓶瓶阀密封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B除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如图3至图4所示的是一种气瓶瓶阀密封装置1包括手轮10、阀杆20、阀体30以及压帽40,所述手轮10以及所述压帽40依次安装于所述阀杆20上,所述手轮10上设有弹簧以及手轮盖,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手轮10,另一端连接所述手轮盖,所述手轮10盖螺纹连接于所述阀杆20,人们得以通过所述手轮盖和所述手轮10控制所述阀杆20的上下移动,所述压帽40设置于所述手轮10下方,所述压帽40的外端螺纹连接于所述阀体30,所述压帽40和所述阀体30之间为螺纹连接的方式,使得所述压帽40和所述阀体30之间的拆装更加方便,方便后期对气瓶瓶阀内部进行维修和更换;所述阀体30设有进气通道31、出气通道32以及阀腔33,所述阀腔33分别连通所述进气通道31以及出气通道32,所述阀杆20的下端设有活塞组件21,所述活塞组件21安装于所述阀腔33内,并与所述阀体30螺纹连接,所述活塞组件21以及所述阀体30之间得以形成可开合的阀门50,当工作时,逆时针转动所述手轮10,所述手轮10盖得以通过所述阀杆20带动所述活塞组件21转动,从而使得所述活塞组件21上移,从而使得所述阀门50打开,由此所述进气通道31、所述阀腔33以及所述出气通道32得以依次连通,由此气体得以从所述进气通道31通过所述阀腔33进入所述出气通道32;所述阀杆20上设有密封槽22,所述密封槽22设置于所述阀杆20的外侧壁,所述密封槽22内设有密封圈23,所述密封圈23安装于所述密封槽22内,使得所述密封槽22的加工更加方便简单,简化了其加工步骤,同时也使得装配所述密封圈23更加容易,从而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也为后续安装更换所述密封圈23提供便捷。其中,所述密封圈23的内侧抵接于所述阀杆20的外圆表面,所述密封圈23的外侧与所述阀体30的内侧壁密封接触,所述密封圈23得以对所述阀杆20以及所述阀体30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操作,从而得以有效地保证所述阀杆20相对所述阀体30上下移动时,所述阀杆20和所述阀体30之间的密封性,从而有效地避免出现漏气现象。其中,所述密封圈23的截面为横向凸面结构,由于所述密封圈23的截面为横向凸面结构,其横向凸面的凸面底部与所述阀杆20的外圆密封接触,其横向凸面的凸出面与所述阀体30的内侧壁密封接触,当高压气体冲击时,在气流压力的作用下使得横向凸面的凸面底部与所述阀杆20的外圆之间的接触更加紧密,由此使得其密封效果更佳,此外由于其为横向凸面结构,能够有效地保证了在高压气体冲击时,其不会发生反转、反剥等变形。其中,所述密封圈23的上下两个面均设有挡圈24,所述挡圈24设置于所述密封圈23的上下两个面,当所述密封圈23在进行密封操作时,所述挡圈24能够进一步对空隙进行填充密封操作,不仅能够增强整个所述密封圈23的密封效果,同时所述挡圈24也能提高所述密封圈23的稳定性,使得高压气体在冲击时,其不会发生反扭、反剥等变形,由此使得整个装置的密封效果更佳。其中,所述压帽40和所述阀杆20之间设有减磨垫41,所述减磨垫41套设于所述阀杆20的外表面,所述减磨垫41能够有效地降低所述阀杆20和所述压帽40之间的摩擦,从而能够延长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其中,所述减磨垫41的上端为锯齿结构,锯齿结构的设计使得所述减磨垫41与所述压帽40之间更加贴合,从而使得所述减磨垫41不仅能够实现降低摩擦,同时也能起到密封作用,有效地提高了其实用性能。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瓶瓶阀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轮、阀杆、阀体以及压帽,所述手轮以及所述压帽依次安装于所述阀杆上,所述压帽设置于所述手轮下方,所述压帽的外侧螺纹连接于所述阀体,所述阀体设有进气通道、出气通道以及阀腔,所述阀腔分别连通所述进气通道以及出气通道,所述阀杆的下端设有活塞组件,所述活塞组件安装于所述阀腔内,并与所述阀体螺纹连接,所述活塞组件以及所述阀体之间得以形成可开合的阀门,所述阀杆上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设置于所述阀杆的外侧壁,所述密封槽内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安装于所述密封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瓶瓶阀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轮、阀杆、阀体以及压帽,所述手轮以及所述压帽依次安装于所述阀杆上,所述压帽设置于所述手轮下方,所述压帽的外侧螺纹连接于所述阀体,所述阀体设有进气通道、出气通道以及阀腔,所述阀腔分别连通所述进气通道以及出气通道,所述阀杆的下端设有活塞组件,所述活塞组件安装于所述阀腔内,并与所述阀体螺纹连接,所述活塞组件以及所述阀体之间得以形成可开合的阀门,所述阀杆上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设置于所述阀杆的外侧壁,所述密封槽内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安装于所述密封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瓶瓶阀密封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芮正国鲍凯孙科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三安制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