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水压测试井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0404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简易水压测试井口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设有两道密封圈,两道所述密封圈间的本体上设有观察口,且所述观察口连通至两个所述密封圈间,所述本体上还设有压力表连接口和进/出液口,所述压力表连接口和进/出液口分别位于两道所述密封圈上部处,所述压力表连接口处连接有第一压力表。本装置结构简单,底端为斜坡形端面,安装过程不需要设备辅助,易于安装,降低设备拆装劳作强度,节约设备安装时间,使用便利;且装置接口少,测试过程发生装置漏失风险低,避免因装置失效而需要重复测试,造成工时增加,施工费用提升的问题,降低拆装劳动强度,提高测试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水压测试井口装置
本技术属于石油开发设备工具
,涉及一种油气开发井口作业工具,主要应用于钻完井中长时间关井进行水压测试的一种简易水压测试井口装置。
技术介绍
水压测试作为地层在特定压力条件下的密封能力验证手段,在油气井实施中是一项较为常见的作业,部分井因为对地层长久密封能力有要求,需进行长时间的井筒水压测试,测试时长超过24h,因需要准确评价密封能力,减少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对于装置的密封性要求较高,这种水压测试,因为目前没有专用的设备,只有使用其它设备替代。目前井筒试压,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封井器,封闭钻杆或关井进行试压,封井器装置比较笨重,拆装工作强度大,且封井器一般用于短时间关井,不用于长久关闭测试使用,密封持久性一般,在长时间使用下会出现密封失效的问题,影响测试结果分析;另一种是采用各种井口装置如采卤树、采气树等,同样也存在装置笨重问题,且结构复杂,安装过程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简易水压测试井口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拆装且使用可靠,降低拆装劳动强度,提高测试效率的优点。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简易水压测试井口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设有两道密封圈,两道所述密封圈间的本体上设有观察口,且所述观察口连通至两个所述密封圈间,所述本体上还设有压力表连接口和进/出液口,所述压力表连接口和进/出液口分别位于两道所述密封圈上部处,所述压力表连接口处连接有第一压力表。在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观察口处连接有第二压力表。在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密封圈为矩形密封圈。在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本体的外壁底端伸出本体的内壁底端,且本体的外壁和本体的内壁间形成斜坡形端面。在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斜坡形端面与水平面间的角度为30-60°。在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出液口设置在本体侧壁上,所述压力表连接口设置在本体的顶端上。在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出液口连接闸阀,所述闸阀另一端与进/出液管线相连,所述进/出液管线与注液装置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本体为台阶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结构简单,底端为斜坡形端面,安装过程不需要设备辅助,易于安装,降低设备拆装劳作强度,节约设备安装时间,使用便利;且装置接口少,测试过程发生装置漏失风险低,避免因装置失效而需要重复测试,造成工时增加,施工费用提升的问题,降低拆装劳动强度,提高测试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简易水压测试井口装置,包括:本体1,本体1内设有两道密封圈2,具体的,密封圈2为矩形密封圈,两道密封圈2间的本体上设有观察口3,且观察口3连通至两个密封圈2间,本体1上还设有压力表连接口4和进/出液口5,压力表连接口4和进/出液口5分别位于两道密封圈2上部处,压力表连接口4处连接有第一压力表6。观察口3处连接有第二压力表。将本装置套于套管本体上,将第一压力表6和第二压力表分别对应与压力表连接口4、观察口3连接,然后进/出液口5连接闸阀8,闸阀7另一端与进/出液管线相连,进/出液管线与注液装置连接,最后通过注塑口注塑密封两道矩形密封圈,实现本装置与套管柱之间的密封。本申请中,本体1为台阶状,便于在本体上设置进/出液口、压力表连接口和观察口,具体的,进/出液口5设置在本体1侧壁上,压力表连接口4设置在本体1的顶端上。具体测试时,打开进/出液口5处的闸阀8,注入测试液,待压力表升至测试压力上限值,停止注入测试液,关闭闸阀8。若测试中压力下降超出测试要求最低压力值,则可打开闸阀8,再次注入测试液升压至测试需要压力上限值,通过多次计量从最低压力值升至最高值补充的液量,计算液体漏失速率。测试过程中,若装置的两道矩形密封圈失效,可通过观察口3处的第二压力表压力7波动被发现;测试结束,打开进/出液口5处闸阀8释放井筒压力,待井筒压力释放完毕,将两道矩形密封圈处压力通过注塑口卸压,卸压结束,可从套管上取下测试井口装置。两道矩形密封圈与套管壁形成密闭空间,除起到密封装置的作用,同时可以扶正装置;若发生矩形密封失效,井筒内的压力会通过矩形密封圈传递到两道矩形密封圈之间的密闭空间,密闭空间内压力发生变化,通过观察孔上接的第二压力表可以观察到,提高装置可靠性,提升测试准确性。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体1的外壁底端伸出本体的内壁底端,且本体的外壁和本体的内壁间形成斜坡形端面7。具体的,斜坡形端面7与水平面间的角度为30-60°。本装置下部底端处设有斜坡结构,易于安装,降低设备拆装劳作强度,方便本装置安装在套管本体上;本装置内两道注塑的矩形密封圈能实现装置与套管本体之间的密封,通过两道矩形密封之间的观察口及与观察口连接的第二压力表,可以观察矩形密封圈是否失效,除起到密封装置的作用,同时可以扶正装置;本装置结构简单,降低装置总重量,且接口较少,降低泄露引起的失效风险,提高装置可靠性,提升测试准确性。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某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综上所述,虽然本技术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简易水压测试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设有两道密封圈,两道所述密封圈间的本体上设有观察口,且所述观察口连通至两个所述密封圈间,所述本体上还设有压力表连接口和进/出液口,所述压力表连接口和进/出液口分别位于两道所述密封圈上部处,所述压力表连接口处连接有第一压力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水压测试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设有两道密封圈,两道所述密封圈间的本体上设有观察口,且所述观察口连通至两个所述密封圈间,所述本体上还设有压力表连接口和进/出液口,所述压力表连接口和进/出液口分别位于两道所述密封圈上部处,所述压力表连接口处连接有第一压力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简易水压测试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口处连接有第二压力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简易水压测试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为矩形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简易水压测试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外壁底端伸出本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玉华丁少华施智玲窦正道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