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铰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0378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用铰链,包括:车身铰链页,车身铰链页具有面向车身的第一侧和背向车身的第二侧,车身铰链页开设有竖向的偏心轴孔,偏心轴孔设置于车身铰链页的第一侧,偏心轴孔至车身铰链页的第二侧的距离大于8mm,车身铰链页的第二侧开设有螺纹锁孔,螺纹锁孔连通于偏心轴孔;车门铰链页,车门铰链页开设有对准偏心轴孔的正轴孔;销轴,可转动地插设偏心轴孔和正轴孔中;以及螺纹紧固件,螺合于螺纹锁孔中,螺纹紧固件的端部伸至偏心轴孔内且压抵于销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车门铰链的销轴退出力低,在汽车发生碰撞事故后,车门开启较为困难,车辆安全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用铰链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车用铰链。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汽车侧门铰链的形式繁多,按照铰链的材料分类有板材式和型材式的,按照铰链的加工形式分有冲压式和机加工式的。在以材料为型材的铰链当中,以销轴连接车身页铰链和车门页铰链的型钢铰链为主。目前此类铰链,对应销轴退出力的要求为大于等于15KN,而实际做销轴退出力试验中,此类铰链的销轴退出力仅仅满足15KN的最低要求而已。在汽车发生碰撞事故后,由于销轴退出力低,车门开启较为困难,车辆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车用铰链,以解决车门铰链的销轴退出力低,在汽车发生碰撞事故后,车门开启较为困难,车辆安全性较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车用铰链,包括:车身铰链页,所述车身铰链页具有面向车身的第一侧和背向车身的第二侧,所述车身铰链页开设有竖向的偏心轴孔,所述偏心轴孔设置于所述车身铰链页的第一侧,所述偏心轴孔至所述车身铰链页的第二侧的距离大于8mm,所述车身铰链页的第二侧开设有螺纹锁孔,所述螺纹锁孔连通于所述偏心轴孔;车门铰链页,所述车门铰链页开设有对准所述偏心轴孔的正轴孔;销轴,可转动地插设所述偏心轴孔和所述正轴孔中;以及螺纹紧固件,螺合于所述螺纹锁孔中,所述螺纹紧固件的端部伸至所述偏心轴孔内且压抵于所述销轴。进一步的,所述螺纹紧固件的外螺纹的长度大于等于10.5mm。进一步的,所述车身铰链页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偏心轴孔设置于所述车身铰链页的第一端,所述车身铰链页的厚度自所述车身铰链页的中部向两端分别逐渐增大。进一步的,所述车身铰链页的第一侧连接有用于连接于车身的第一耳板。进一步的,所述车身铰链页的第二端的端面和所述第一耳板分别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车身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位置对应的多个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通过禁锢件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孔。进一步的,所述车门铰链页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车门铰链页的第一端开设有所述正轴孔,所述车门铰链页的第二端连接有用于连接于车门的第二耳板。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耳板开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车门开设有对准所述第三安装孔的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通过禁锢件连接于所述第四安装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车用铰链通过多方的验证,在车身铰链页采用偏心设置的偏心轴孔后,使偏心轴孔的靠近车身铰链页的第二侧的一侧的壁厚能大于8mm以上,提高壁厚,设计更趋于合理,进而增加了螺纹锁孔的螺纹牙数,其螺纹牙数增加大大增强了螺纹紧固件的锁紧力,确保销轴退出力达到18KN以上,提高了销轴退出力的性能要求,大大增加了汽车车门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车用铰链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车用铰链的仰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身铰链页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螺纹紧固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车用铰链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车用铰链的仰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身铰链页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螺纹紧固件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用铰链,包括:车身铰链页1、车门铰链页2、销轴3和螺纹紧固件4。具体的,车身铰链页1具有面向车身的第一侧和背向车身的第二侧。车身铰链页1开设有竖向的偏心轴孔10。偏心轴孔10设置于车身铰链页1的第一侧。偏心轴孔10至车身铰链页1的第二侧的距离(L-1)大于8mm。车身铰链页1的第二侧开设有螺纹锁孔。螺纹锁孔连通于偏心轴孔10。车门铰链页2开设有对准偏心轴孔10的正轴孔。与偏心轴孔相比而言,正轴孔设置于车门铰链页的正中位置,而偏心轴孔则设置于偏向于车身铰链页的第一侧的位置。销轴3可转动地插设偏心轴孔10和正轴孔中。螺纹紧固件4沿螺纹锁孔的轴向方向位置可调地安装于螺纹锁孔中。螺纹紧固件4的伸至偏心轴孔10内且压抵于销轴3。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车身铰链页1和车门铰链页2为型钢。本技术的车用铰链通过多方的验证,在车身铰链页采用偏心设置的偏心轴孔后,使得车用铰链的销轴退出力达到18KN以上,提高了销轴退出力的性能要求,也大大增加了汽车车门的安全性。在本实施例中,车身铰链页1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偏心轴孔10设置于车身铰链页1的第一端。车身铰链页1的厚度自车身铰链页1的中部向车身铰链页1的两端分别逐渐增大。如图3所示,在对车身铰链页的型钢进行辊制时,车身铰链页型钢的壁厚必须是13.5mm以上。在对车身铰链页进行偏心轴孔的机加工时,偏心轴孔的靠近车身铰链页的第二侧的一侧的壁厚大于8mm,即偏心轴孔10至车身铰链页1的第二侧的距离(L-1)。本技术的车用铰链通过多方的验证,在车身铰链页采用偏心设置的偏心轴孔后,使偏心轴孔的靠近车身铰链页的第二侧的一侧的壁厚能大于8mm以上,提高壁厚,设计更趋于合理,进而增加了螺纹锁孔的螺纹牙数,其螺纹牙数增加大大增强了螺纹紧固件的锁紧力,确保销轴退出力达到18KN以上,提高了销轴退出力的性能要求,大大增加了汽车车门的安全性。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车身铰链页1的第一侧连接有用于连接于车身的第一耳板11。具体的,车身铰链页1的第二端的端面和第一耳板11分别开设有第一安装孔。车身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位置对应的多个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通过禁锢件连接于第二安装孔。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车门铰链页2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车门铰链页2的第一端开设有正轴孔,所述车门铰链页2的第二端连接有用于连接于车门的第二耳板21。具体的,第二耳板21开设有多个第三安装孔,车门开设有对准第三安装孔的第四安装孔。第四安装孔的数量适配于第三安装孔的数量。第三安装孔通过禁锢件连接于所述第四安装孔。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螺纹锁孔设有内螺纹,螺纹紧固件4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螺纹紧固件4螺纹连接于螺纹锁孔。在本实施例中,用销轴连接车身铰链页与车门铰链页,再用螺纹紧固件对车身铰链页与车门铰链页进行紧固,螺纹紧固件的外螺纹的长度(L-2)大于等于10.5mm,以保证锁紧力,从而保证销轴的退出力高于18KN。本技术的车用铰链具有提高销轴退出力的性能,大大增加了汽车车门的安全性。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用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n车身铰链页,所述车身铰链页具有面向车身的第一侧和背向车身的第二侧,所述车身铰链页开设有竖向的偏心轴孔,所述偏心轴孔设置于所述车身铰链页的第一侧,所述偏心轴孔至所述车身铰链页的第二侧的距离大于8mm,所述车身铰链页的第二侧开设有螺纹锁孔,所述螺纹锁孔连通于所述偏心轴孔;/n车门铰链页,所述车门铰链页开设有对准所述偏心轴孔的正轴孔;/n销轴,可转动地插设所述偏心轴孔和所述正轴孔中;以及/n螺纹紧固件,螺合于所述螺纹锁孔中,所述螺纹紧固件的端部伸至所述偏心轴孔内且压抵于所述销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身铰链页,所述车身铰链页具有面向车身的第一侧和背向车身的第二侧,所述车身铰链页开设有竖向的偏心轴孔,所述偏心轴孔设置于所述车身铰链页的第一侧,所述偏心轴孔至所述车身铰链页的第二侧的距离大于8mm,所述车身铰链页的第二侧开设有螺纹锁孔,所述螺纹锁孔连通于所述偏心轴孔;
车门铰链页,所述车门铰链页开设有对准所述偏心轴孔的正轴孔;
销轴,可转动地插设所述偏心轴孔和所述正轴孔中;以及
螺纹紧固件,螺合于所述螺纹锁孔中,所述螺纹紧固件的端部伸至所述偏心轴孔内且压抵于所述销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紧固件的外螺纹的长度大于等于10.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铰链页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偏心轴孔设置于所述车身铰链页的第一端,所述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云苑彬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安宇峰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