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既有钢筋砼柱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0355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既有钢筋砼柱头结构,涉及建筑技术领域,既有钢筋砼柱头结构用于固定承载物,既有钢筋砼柱头结构包括既有钢筋砼柱头、胶结材料和钢套管,钢套管设置于既有钢筋砼柱头外侧,钢套管与既有钢筋砼柱头之间存在一定缝隙,这个缝隙内填充胶结材料将钢套管和既有钢筋砼柱头连接在一起;钢套管上设置有安装组件,钢套管通过安装组件连接承载物。既有钢筋砼柱头通过胶结材料连接钢套管,钢套管上设置有安装组件,钢套管可以通过安装组件连接承载物,以对承载物固定,无需在既有钢筋砼柱头上打孔,重新安装预埋件,不会破坏既有钢筋砼柱头的原有柱钢筋,承载物通过安装组件固定在既有钢筋砼柱头上,安全隐患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既有钢筋砼柱头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既有钢筋砼柱头结构。
技术介绍
既有钢筋砼柱头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主要起着固定的作用。比如雨棚通过支杆连接在既有钢筋砼柱头,既有钢筋砼柱头通过支杆对雨棚固定。支杆的一端与既有钢筋砼柱头上的预埋件连接,另一端与雨棚连接;但是在制造既有钢筋砼柱头时,有时没有安装预埋件,需要在既有钢筋砼柱头上重新安装预埋件,才能与支杆连接。如果在既有钢筋砼柱头上重新安装预埋件,需要对既有钢筋砼柱头打孔,容易破坏既有钢筋砼柱头原有的柱钢筋,重新安装的预埋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既有钢筋砼柱头结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既有钢筋砼柱头结构,用于固定承载物,所述既有钢筋砼柱头结构包括既有钢筋砼柱头、胶结材料和钢套管,所述钢套管设置于所述既有钢筋砼柱头的外侧,所述钢套管与所述既有钢筋砼柱头之间存在缝隙,所述缝隙内填充胶结材料将钢套管和既有钢筋砼柱头连接在一起;所述钢套管上设置有安装组件,所述钢套管通过所述安装组件连接所述承载物。进一步的,所述钢套管套设于所述既有钢筋砼柱头,所述钢套管连接于所述胶结材料;所述既有钢筋砼柱头设于所述钢套管的内侧面,所述安装组件设于所述钢套管的外侧面。进一步的,所述既有钢筋砼柱头与所述钢套管之间设置有加固钢筋,所述加固钢筋的一端部连接于所述钢套管的内侧面,所述加固钢筋的另一端部连接于所述既有钢筋砼柱头的内部,所述加固钢筋的中间部位设于所述胶结材料内。进一步的,所述既有钢筋砼柱头上设置有与所述加固钢筋数量一致的柱纵筋,所述柱纵筋连接于所述加固钢筋的端部。进一步的,所述加固钢筋连接在所述钢套管及每一所述柱纵筋上的长度均不小于所述加固钢筋直径的十倍。进一步的,所述既有钢筋砼柱头的横截面长度为A,横截面宽度为B;所述钢套管的横截面长度为A+2*X,横截面宽度为B+2*Y;其中,X、Y均不小于100mm。进一步的,所述钢套管的内侧面设置有多个抗剪键,多个所述抗剪键均匀连接于所述钢套管的内侧面。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安装件、第二安装件、第三安装件和销轴,所述第一安装件连接所述钢套管,且所述第一安装件通过销轴铰接于所述第三安装件的一端,所述第三安装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安装件的一端,所述第二安装件的另一端连接一钢拉杆,所述钢拉杆用于连接所述承载物。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组件包括焊缝和销轴,所述钢套管通过所述焊缝及所述销轴连接所述承载物。本技术的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本申请的既有钢筋砼柱头通过钢套管连接钢套管,钢套管上设置有安装组件,钢套管可以通过安装组件连接承载物,以对承载物固定,无需在既有钢筋砼柱头上打孔重新安装预埋件,不会破坏既有钢筋砼柱头的原有柱钢筋,承载物通过安装组件固定在既有钢筋砼柱头上,安全隐患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示出了一种既有钢筋砼柱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C-C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图3示出了一种钢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3中D-D方向的截面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既有钢筋砼柱头;2-钢套管;3-胶结材料;4-加固钢筋;5-抗剪键;6-柱纵筋;7-安装组件;71-第一安装件;72-第二安装件;73-第三安装件;74-销轴;8-钢拉杆;9-既有柱头完整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模板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实施例1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既有钢筋砼柱头结构,可用于固定承载物,承载物可以是常用的雨棚、遮阳伞或路灯等等。承载物通过连接既有钢筋砼柱头1上的预埋件完成固定;但在制造既有钢筋砼柱头1时,如果没有安装预埋件,那么需要在完成制造的既有钢筋砼柱头1上重新安装预埋件,通过预埋件连接承载物。现有的重新安装预埋件的方式是直接在既有钢筋砼柱头1上使用植筋技术安装预埋件,需要对既有钢筋砼柱头1钻孔,在钻孔的过程中容易破坏既有钢筋砼柱头1原有的柱钢筋,安装的预埋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脱落,出现安全隐患。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既有钢筋砼柱头结构包括既有钢筋砼柱头1、胶结材料3和钢套管2,既有钢筋砼柱头1设于胶结材料3的一侧,钢套管2设于既有钢筋砼柱头1远离胶结材料3的另一侧,钢套管2通过安装组件7连接承载物,以对承载物起固定作用;无需对既有钢筋砼柱头1打孔,不会破坏既有钢筋砼柱头1原有的柱钢筋,承载物通过安装组件7固定在钢套管2上,稳定性好,安全隐患小。进一步的,钢套管2可以使用不锈钢等金属材质制成,长久使用后也不会生锈。胶结材料3可以是混凝土。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先将钢套管2套设在既有钢筋砼柱头1的圆周方向上,再向钢套管2与既有钢筋砼柱头1之间的腔体内倒入湿润的混凝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既有钢筋砼柱头结构,用于固定承载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既有钢筋砼柱头结构包括既有钢筋砼柱头、胶结材料和钢套管,所述钢套管设置于所述既有钢筋砼柱头的外侧,所述钢套管与所述既有钢筋砼柱头之间存在缝隙,所述缝隙内填充胶结材料将钢套管和既有钢筋砼柱头连接在一起;所述钢套管上设置有安装组件,所述钢套管通过所述安装组件连接所述承载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既有钢筋砼柱头结构,用于固定承载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既有钢筋砼柱头结构包括既有钢筋砼柱头、胶结材料和钢套管,所述钢套管设置于所述既有钢筋砼柱头的外侧,所述钢套管与所述既有钢筋砼柱头之间存在缝隙,所述缝隙内填充胶结材料将钢套管和既有钢筋砼柱头连接在一起;所述钢套管上设置有安装组件,所述钢套管通过所述安装组件连接所述承载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钢筋砼柱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套管套设于所述既有钢筋砼柱头上,所述钢套管连接于所述胶结材料;所述既有钢筋砼柱头设于所述钢套管的内侧面,所述安装组件设于所述钢套管的外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既有钢筋砼柱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既有钢筋砼柱头与所述钢套管之间设置有加固钢筋,所述加固钢筋的一端部连接于所述钢套管的内侧面,所述加固钢筋的另一端部连接于所述既有钢筋砼柱头的内部,所述加固钢筋的中间部位设于所述胶结材料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既有钢筋砼柱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既有钢筋砼柱头上设置有与所述加固钢筋数量一致的柱纵筋,所述柱纵筋连接于所述加固钢筋的端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长亮张琼张宁李家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沈勘秦皇岛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