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混凝土裂缝灌浆修复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0355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混凝土裂缝修复工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混凝土裂缝灌浆修复注射器,其包括:注射器主体、驱动箱、螺旋杆和活动套筒,所述注射器主体右侧壁顶部设置有进料管,所述注射器主体左右两侧壁中央位置均设置有转轴,所述注射器主体底部设置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上设置有控制阀和流量计,所述注射器主体顶部设置驱动箱,所述驱动箱内腔底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有驱动锥轮,所述驱动箱内腔右侧设置有供电装置,所述驱动箱顶部设置有连接柱,能够提高出料稳定性,使灌浆料均匀排出,能够提高操作稳定性,使注射器在混凝土平面稳定移动,提高修复效果,同时,采用自动排料,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混凝土裂缝灌浆修复注射器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裂缝修复工具
,具体为一种新型混凝土裂缝灌浆修复注射器。
技术介绍
混凝土裂缝是由于混凝土结构由于内外因素的作用而产生的物理结构变化,而裂缝是混凝土结构物承载能力、耐久性及防水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混凝土裂缝常见处理方法有填充法、灌浆法、结构补强法、混凝土置换法、电化学防护法等。现有的混凝土裂缝修复注射器在使用时,出料稳定性较差,灌浆料无法均匀排出,操作稳定性较低,使用过程中不方便工作人员操作,无法使注射器在混凝土平面稳定移动,修复效果不理想,同时,人力控制排料,浪费人力,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混凝土裂缝灌浆修复注射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混凝土裂缝灌浆修复注射器,能够提高出料稳定性,使灌浆料均匀排出,能够提高操作稳定性,使注射器在混凝土平面稳定移动,提高修复效果,同时,采用自动排料,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混凝土裂缝灌浆修复注射器,其包括:注射器主体、驱动箱、螺旋杆和活动套筒,所述注射器主体右侧壁顶部设置有进料管,所述注射器主体左右两侧壁中央位置均设置有转轴,所述注射器主体底部设置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上设置有控制阀和流量计,所述注射器主体顶部设置驱动箱,所述驱动箱内腔底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有驱动锥轮,所述驱动箱内腔右侧设置有供电装置,所述驱动箱顶部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手柄杆,所述注射器主体内腔设置螺旋杆,所述螺旋杆顶部伸出注射器主体顶部连接有从动锥齿,所述从动锥齿与驱动锥轮相互配合,左右两侧所述转轴上均设置活动套筒,所述活动套筒底部均插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底部均连接有滚轮。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混凝土裂缝灌浆修复注射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控制阀设置在流量计顶部。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混凝土裂缝灌浆修复注射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驱动箱左右两侧壁均设置有换气槽。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混凝土裂缝灌浆修复注射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转轴与活动套筒之间、活动套筒与伸缩杆之间和活动套筒与注射器主体之间均通过螺钉锁紧限位。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混凝土裂缝灌浆修复注射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注射器主体前侧壁设置有玻璃视窗。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进料管向注射器主体内腔加注灌浆料,调节活动套筒和伸缩杆,使滚轮与地面接触,避免排料管与地面摩擦发生损坏,驱动电机工作提供动力,驱动锥轮带动螺旋杆转动,螺旋杆工作转动对灌浆料进行搅拌排料,使灌浆料均匀排出,通过控制阀用于控制灌浆料的排出,流量计用于检测灌浆料的排出量,能够提高出料稳定性,使灌浆料均匀排出,能够提高操作稳定性,使注射器在混凝土平面稳定移动,提高修复效果,同时,采用自动排料,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外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00注射器主体、110进料管、120转轴、130排料管、131控制阀、132流量计、200驱动箱、210驱动电机、220驱动锥轮、230供电装置、240连接柱、250手柄杆、300螺旋杆、310从动锥齿、400活动套筒、410伸缩杆、420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混凝土裂缝灌浆修复注射器,能够提高出料稳定性,使灌浆料均匀排出,能够提高操作稳定性,使注射器在混凝土平面稳定移动,提高修复效果,同时,采用自动排料,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包括:注射器主体100、驱动箱200、螺旋杆300和活动套筒400;请再次参阅图1、图2和图3,注射器主体100包括进料管110、转轴120、排料管130、控制阀131和流量计132,具体的,注射器主体100右侧壁顶部设置有进料管110,注射器主体100左右两侧壁中央位置均设置有转轴120,注射器主体100底部设置有排料管130,排料管130上设置有控制阀131和流量计132,进料管110用于向注射器主体100内腔加注灌浆料,转轴120用于连接活动套筒400,使活动套筒400能够绕着转轴120转动,调节活动套筒400工作位置,排料管130用于排出灌浆料进行裂缝灌浆修复,控制阀131用于控制灌浆料的排出,流量计132用于检测灌浆料的排出量。请再次参阅图1、图2和图3,驱动箱200包括驱动电机210、驱动锥轮220、供电装置230、连接柱240和手柄杆250,具体的,驱动箱200内腔底部设置有驱动电机210,驱动电机210连接有驱动锥轮220,驱动箱200内腔右侧设置有供电装置230,驱动箱200顶部设置有连接柱240,连接柱240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手柄杆250,驱动电机210工作提供动力,驱动锥轮220带动螺旋杆300转动,供电装置230采用蓄电池,为驱动电机210进行供电,连接柱240用于安装手柄杆250,通过抓握手柄杆250对注射器主体100进行操作。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2,螺旋杆300包括从动锥齿310,具体的,螺旋杆300设置在注射器主体100内腔,螺旋杆300顶部伸出注射器主体100顶部连接从动锥齿310,从动锥齿310与驱动锥轮220配合安装使用,使驱动电机210能够带动螺旋杆300转动,螺旋杆300工作转动对灌浆料进行搅拌排料,与出料绞龙工作原理相同,使灌浆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混凝土裂缝灌浆修复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器主体(100)、驱动箱(200)、螺旋杆(300)和活动套筒(400),所述注射器主体(100)右侧壁顶部设置有进料管(110),所述注射器主体(100)左右两侧壁中央位置均设置有转轴(120),所述注射器主体(100)底部设置有排料管(130),所述排料管(130)上设置有控制阀(131)和流量计(132),所述注射器主体(100)顶部设置驱动箱(200),所述驱动箱(200)内腔底部设置有驱动电机(210),所述驱动电机(210)连接有驱动锥轮(220),所述驱动箱(200)内腔右侧设置有供电装置(230),所述驱动箱(200)顶部设置有连接柱(240),所述连接柱(240)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手柄杆(250),所述注射器主体(100)内腔设置螺旋杆(300),所述螺旋杆(300)顶部伸出注射器主体(100)顶部连接有从动锥齿(310),所述从动锥齿(310)与驱动锥轮(220)相互配合,左右两侧所述转轴(120)上均设置活动套筒(400),所述活动套筒(400)底部均插接有伸缩杆(410),所述伸缩杆(410)底部均连接有滚轮(4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混凝土裂缝灌浆修复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器主体(100)、驱动箱(200)、螺旋杆(300)和活动套筒(400),所述注射器主体(100)右侧壁顶部设置有进料管(110),所述注射器主体(100)左右两侧壁中央位置均设置有转轴(120),所述注射器主体(100)底部设置有排料管(130),所述排料管(130)上设置有控制阀(131)和流量计(132),所述注射器主体(100)顶部设置驱动箱(200),所述驱动箱(200)内腔底部设置有驱动电机(210),所述驱动电机(210)连接有驱动锥轮(220),所述驱动箱(200)内腔右侧设置有供电装置(230),所述驱动箱(200)顶部设置有连接柱(240),所述连接柱(240)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手柄杆(250),所述注射器主体(100)内腔设置螺旋杆(300),所述螺旋杆(300)顶部伸出注射器主体(100)顶部连接有从动锥齿(310),所述从动锥齿(310)与驱动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江凯金薇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湖南省艺术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