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铲刀机构及平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0259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铲刀机构及平地机,包括:铲刀机构和回转圈;所述铲刀机构包括铲刀总成、角位器总成和铲刀引出油缸;所述角位器总成与所述铲刀总成卡合连接,所述铲刀引出油缸伸缩使所述铲刀总成能够在所述角位器总成上滑动;所述回转圈底部通过长轴与所述角位器总成转动连接,所述回转圈顶部设有用于改变所述铲刀总成相对回转圈角度变化的铲角油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3个角位器组件通过连杆组成角位器总成,与铲刀体的导轨进行配合,增强了铲刀机构的整体稳定性,更重要的,油缸座的左右侧切换安装可以改变铲刀引出油缸左右侧引出模式,最大程度增大铲刀的左右侧作业范围,保证左右作业能力的平衡,提高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铲刀机构及平地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铲刀机构及平地机,属于平地机铲刀结构

技术介绍
平地机是一种高速、高效、高精度和多用途的土方工程及矿用机械,可满足道路维护、道路建设、路面精整、撒布、混合物料、矿区路面平整、冰雪清除等多种工况。平地机之所以可以胜任多种工况,是由于它的铲刀能在空间完成6自由度运动,而铲刀机构是整机的主要承载部件,铲刀结构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作业范围直接影响到整机的作业能力及效率。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稳定性、可靠性高,铲刀作业范围大的铲刀机构,主要应用于农田及狭窄区域的平整作业。目前,平地机普遍存在铲刀左右侧移作业距离不平衡的问题,当铲刀是右(左)侧引出结构时,往往左(右)侧的侧移作业范围就会受到限制,必要时还需要调整平地机摆架的旋转角度,增加作业的工作量以及降低整机作业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铲刀机构及平地机,以解决现有技术平地机普遍存在铲刀左右侧移作业距离不平衡的缺陷。一种铲刀机构,包括:铲刀机构和回转圈;所述铲刀机构包括铲刀总成、角位器总成和铲刀引出油缸;所述角位器总成与所述铲刀总成卡合连接,所述铲刀引出油缸伸缩使所述铲刀总成能够在所述角位器总成上滑动;所述回转圈底部通过长轴与所述角位器总成转动连接,所述回转圈顶部设有用于改变所述铲刀总成相对回转圈角度变化的铲角油缸。进一步的,所述铲刀总成一侧部设有导轨;所述角位器总成包括角位器一、角位器二和中角位器,所述角位器一、角位器二和中角位器设有与所述导轨适配的滑块机构,其中,所述中角位器下端通过上安装块和下安装块与回转圈的长轴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角位器一、角位器二和中角位器通过长连杆连接,所述铲刀引出油缸其中一端与导轨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角位器一、或角位器二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铲刀引出油缸一端通过销轴一与角位器二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销轴二与导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角位器一和角位器二通过偏心套、所述中角位器通过间隙隔套分别与长连杆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滑块机构包括U型槽,所述U型槽内设有与导轨卡合的导向槽。进一步的,所述U型槽与导向槽通过调节螺钉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上安装块与所述下安装块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铲角油缸通过油缸座与所述回转圈连接,所述铲角油缸的输出端与所述铲刀总成活动连接。一种平地机,包括以上所述的铲刀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角位器一、中角位器、角位器二通过连杆组成角位器总成,与铲刀体的导轨进行配合,增强了铲刀机构的整体稳定性,其次,油缸座的左右侧切换安装可以改变铲刀引出油缸左右侧引出模式,最大程度增大铲刀的左右侧作业范围,保证左右作业能力的平衡,提高作业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铲刀机构的位置图;图2是本技术铲刀机构安装图;图3是本技术铲刀机构轴测图;图4是本技术角位器总成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左角位器总成分解图;图6是本技术中角位器总成分解图;图7是本技术铲刀左侧移最大距离对比图;图8是本技术铲刀右侧移最大距离对比图。图中:1、回转圈,101、长轴;2、铲刀机构,3、铲角油缸,4、铲刀总成,401、导轨;5、角位器总成,6、油缸座一,7、销轴一,8、铲刀引出油缸,9、销轴二,10、油缸座二,11、开槽螺母,12、偏心套,13、长连杆,14、调节螺母一,15、调节螺栓,16、角位器一,17、中角位器,18、角位器二,171、卡环,172、关节轴承,173、销轴三,174、主板二,175、安装块一,176、螺钉,177、垫片,178、安装块二,179、隔套,1710、中角位器板;181、挡板,182、垫板,183、导向槽,184、调节螺母二,185、调节螺钉,186、主板一,187、套筒,188、U型槽一,189、加强套,1810、U型槽二;1811、角位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第一方面:如图1-图8所示,公开了一种铲刀机构,包括:铲刀机构2和回转圈1;如图1,铲刀机构2的上端通过铲角油缸3与回转圈1的后油缸座进行连接,下端与回转圈1下部的长轴101进行连接,整个角位器总成5可以绕回转圈1的长轴101轴线进行旋转,从而控制铲刀机构2的角度变化。如图2,铲刀机构2包括铲刀体总成4、角位器总成5以及铲刀引出油缸8,角位器总成5通过上下滑块机构和铲刀体总成4的后背板设置的导轨401进行配合,铲刀体总成4可沿着长度方向进行滑动;具体的滑动连接方式为,铲刀引出油缸8一端通过销轴一7固定在角位器二18的油缸座一6上,另一端通过销轴二9固定在铲刀机构2右端的油缸座二10上,铲刀引出油缸8伸缩提供铲刀机构2左右滑动的动力;如图2所示,铲刀引出油缸8的连接方式只要保证一端与铲刀机构2通过油缸座二10连接,另一端与角位器连接,也能实现左右滑动。如图3所示,角位器总成5可分解成角位器二18、中角位器17、角位器一16,通过一根两端带螺纹的长连杆13进行连接,并用开槽螺母11对长连杆13两端锁紧。在角位器一16和角位器二18上设置了偏心套12,在中角位器总成17上设置了可调整装配间隙的隔套1709,并利用调节螺栓15和调节螺母14进行锁紧。如图4-图6所示,角位器一16和角位器二18,结构相同,在本实施例中对角位器二18展开详细的结构介绍,包括角位板1811,导向槽183,油缸座一6,套筒187,调节螺钉185,其中角位板1811由主板一186和滑块机构组成,并且滑块机构设置在主板一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铲刀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铲刀机构和回转圈;/n所述铲刀机构包括铲刀总成、角位器总成和铲刀引出油缸;所述角位器总成与所述铲刀总成卡合连接,所述铲刀引出油缸伸缩使所述铲刀总成能够在所述角位器总成上滑动;/n所述回转圈底部通过长轴与所述角位器总成转动连接,所述回转圈顶部设有用于改变所述铲刀总成相对回转圈角度变化的铲角油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铲刀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铲刀机构和回转圈;
所述铲刀机构包括铲刀总成、角位器总成和铲刀引出油缸;所述角位器总成与所述铲刀总成卡合连接,所述铲刀引出油缸伸缩使所述铲刀总成能够在所述角位器总成上滑动;
所述回转圈底部通过长轴与所述角位器总成转动连接,所述回转圈顶部设有用于改变所述铲刀总成相对回转圈角度变化的铲角油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铲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铲刀总成一侧部设有导轨;
所述角位器总成包括角位器一、角位器二和中角位器,所述角位器一、角位器二和中角位器设有与所述导轨适配的滑块机构,其中,所述中角位器下端通过上安装块和下安装块与回转圈的长轴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铲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位器一、角位器二和中角位器通过长连杆连接,所述铲刀引出油缸其中一端与导轨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角位器一、或角位器二连接。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俊杰王跃李利军陈焕琛李博赵静高欢戢守良张小平周成刘备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徐工筑路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