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玲专利>正文

一种生态环境屏障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0212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环境屏障结构,涉及生态环境保护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配重底座,所述配重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尘罩,所述配重底座的顶部和防尘罩的底部之间形成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配重底座的靠近出风口的一侧形成有容纳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配重底座保证整个装置的稳定性,通过将配重底座放置在绿色植株防线的外侧,当风沙经过本装置时,大量的风扇经过进风口进入到防尘罩的内部,此时防尘罩将灰尘进行拦截,风可以通过出风孔和出风口排出,但是被拦截后的沙尘在重力作用下落入到容纳腔并通过排尘通道排出,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作为第一道拦截沙尘的防御屏障,为后续的沙尘拦截起到了有效的辅助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环境屏障结构
本技术涉及生态环境保护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生态环境屏障结构。
技术介绍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随着资源的不断开采,造成各种资源被耗费,土地荒漠化逐渐加剧,因此治理土地荒漠是目前生态环境保护中其中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在进行土地荒漠治理过程中通过种植绿色植株来抵触土地荒漠的侵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在情况严重的地区,风携带大量的沙尘移动对绿色植株的生产发育造成影响,而目前缺少对沙尘进行有效拦截的第一道防御屏障,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针对土地荒漠化沙尘的生态环境屏障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态环境屏障结构。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态环境屏障结构,包括配重底座,所述配重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尘罩,所述配重底座的顶部和防尘罩的底部之间形成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配重底座的靠近出风口的一侧形成有容纳腔,所述配重底座的内部开设有贯穿配重底座靠近进风口一侧并与容纳腔相连通的排尘通道且排尘通道沿着靠近容纳腔的方向向上倾斜,所述防尘罩的外表面开设有出风孔。进一步地,所述防尘罩包括弧形罩体,所述弧形罩体固定在配重底座的顶部且弧形罩体的内弧面朝向进风口。<br>进一步地,所述弧形罩体靠近容纳腔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挡板且挡板往靠近容纳腔的方向倾斜。进一步地,所述弧形罩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叶片辊,所述叶片辊由通过轴承固定在弧形罩体上的辊体和等间距环绕固定在辊体外表面的叶片组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配重底座保证整个装置的稳定性,通过将配重底座放置在绿色植株防线的外侧,当风沙经过本装置时,大量的风扇经过进风口进入到防尘罩的内部,此时防尘罩将灰尘进行拦截,风可以通过出风孔和出风口排出,但是被拦截后的沙尘在重力作用下落入到容纳腔并通过排尘通道排出,因此通过本技术可以作为第一道拦截沙尘的防御屏障,为后续的沙尘拦截起到了有效的辅助作用,同时装置使用无需电力等能源,直接摆放好放置即可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立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结构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A-A方向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又一立体结构图;附图标记:1、配重底座;2、防尘罩;201、弧形罩体;202、挡板;3、容纳腔;4、排尘通道;5、叶片辊;6、出风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4所示,一种生态环境屏障结构,包括配重底座1,配重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尘罩2,配重底座1的顶部和防尘罩2的底部之间形成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配重底座1的靠近出风口的一侧形成有容纳腔3,配重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贯穿配重底座1靠近进风口一侧并与容纳腔3相连通的排尘通道4且排尘通道4沿着靠近容纳腔3的方向向上倾斜,防尘罩2的外表面开设有出风孔6。本实施方案中,通过配重底座1保证整个装置的稳定性,通过将配重底座1放置在绿色植株防线的外侧,当风沙经过本装置时,大量的风沙经过进风口进入到防尘罩2的内部,此时防尘罩2将灰尘进行拦截,风可以通过出风孔6和出风口排出,但是被拦截后的沙尘在重力作用下落入到容纳腔3并通过排尘通道4排出,因此通过本技术可以作为第一道拦截沙尘的防御屏障,为后续的沙尘拦截起到了有效的辅助作用,同时装置使用无需电力等能源,直接摆放好放置即可使用;本装置的高度最佳在2-3m,排尘通道的最低端距离地面高度为50-70cm,在使用过程中将若干个本装置依次紧挨摆放好即可,在使用过程中少量的风沙会直接通过排尘通道4进入到容纳腔3内部,但是排尘通道4由于倾斜设置,因此在重力作用下对沙尘起到一个拦截作用,保证了挡尘效果。具体的,防尘罩2包括弧形罩体201,弧形罩体201固定在配重底座1的顶部且弧形罩体201的内弧面朝向进风口。本实施例中,当风沙通过进风口进入到弧形罩体201内部后,风携带沙尘直接拍打到弧形罩体201上,此时弧形罩体201将沙尘进行拦截,风通过出风口和出风口排出,由于弧形罩体201的内侧面光滑并朝向进风口,因此沙尘沿着弧形罩体201下落到容纳腔3的内部,最终沙尘顺利通过排出通道4排出。具体的,弧形罩体201靠近容纳腔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挡板202且挡板202往靠近容纳腔3的方向倾斜。本实施例中,挡板202结构设计同样对沙尘起到一个拦截作用,同时挡板202往靠近容纳腔3的方向倾斜,经过挡板202拦截后的沙尘同样往容纳腔3的位置下落。具体的,弧形罩体20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叶片辊5,叶片辊5由通过轴承固定在弧形罩体201上的辊体和等间距环绕固定在辊体外表面的叶片组成。本实施例中,当风携带沙尘进入到弧形罩体201内部时,在风力的作用下带动叶片辊5转动,此时不但转动的叶片辊5通过叶片对沙尘进行拍打使沙尘位于若干个叶片之间和弧形罩体201的内侧面上,因此随着叶片辊5的不断转动,方便将沙尘排入进排尘通道4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环境屏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配重底座(1),所述配重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尘罩(2),所述配重底座(1)的顶部和防尘罩(2)的底部之间形成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配重底座(1)的靠近出风口的一侧形成有容纳腔(3),所述配重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贯穿配重底座(1)靠近进风口一侧并与容纳腔(3)相连通的排尘通道(4)且排尘通道(4)沿着靠近容纳腔(3)的方向向上倾斜,所述防尘罩(2)的外表面开设有出风孔(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环境屏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配重底座(1),所述配重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尘罩(2),所述配重底座(1)的顶部和防尘罩(2)的底部之间形成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配重底座(1)的靠近出风口的一侧形成有容纳腔(3),所述配重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贯穿配重底座(1)靠近进风口一侧并与容纳腔(3)相连通的排尘通道(4)且排尘通道(4)沿着靠近容纳腔(3)的方向向上倾斜,所述防尘罩(2)的外表面开设有出风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环境屏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2)包括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玲
申请(专利权)人:张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