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雾液分质电解杀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01289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雾液分质电解杀菌装置,包括有装置本体,该装置本体内置有一水箱,水箱下方设置有气室,水箱内底部与气室内顶部分别设置有用于点解水的两电极,两电极之间安装有隔膜,两电极互为阴阳极且均由下方线路板控制切换,所述水箱上方开设有雾化层,该雾化层内置有雾化装置,水箱内通过一棉棒延伸入雾化层并与雾化装置连接,装置本体顶部开设有喷雾口与雾化层相通,装置本体顶部还开设有出气口,该出气口通过下方气流通道朝下延伸并与气室相通,装置本体下端开设有与水箱与外部连通的第一出水口,该气雾液分质电解杀菌装置结构合理,操作简单,便于居家消毒除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雾液分质电解杀菌装置
本技术涉及杀菌消毒
,是一种气雾液分质电解杀菌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发展,水源受各种有机物的污染增加,供水系统传统的加氯消毒方法已被发现会形成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于是,研究新的替代杀菌手段日益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重要发展方向,水处理杀菌目前普遍采用向水中加氯或氯化物的氧化消毒法,但发现加氯消毒会导致饮用水中产生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的物质,现有的饮用电解水杀菌装置因设备复杂,或因处理费用高不能获得普遍的家庭应用,同时现有的饮用水杀菌装置不具备对水质进行过滤抑菌的效果,长期饮用易影响人体的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雾液分质电解杀菌装置,不仅结构合理,而且操作简单,便于居家消毒除菌使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雾液分质电解杀菌装置,包括有装置本体,该装置本体内置有一水箱,水箱下方设置有气室,水箱内底部与气室内顶部分别设置有用于电解水的两电极,两电极之间安装有隔膜,两电极互为阴阳极且均由下方线路板控制切换,所述水箱上方开设有雾化层,该雾化层内置有雾化装置,水箱内通过一棉棒延伸入雾化层并与雾化装置连接,装置本体顶部开设有喷雾口与雾化层相通,装置本体顶部还开设有出气口,该出气口通过下方气流通道朝下延伸并与气室相通,装置本体下端开设有与水箱与外部连通的第一出水口。进一步的,所述装置本体通过水流通道外接有外壳形成通路,所述装置本体内底部接近该通路处自下朝上竖直延伸有一导流板至水箱处,使流入装置本体的水顺着导流板至水箱内,外壳上端开设有入水口,下端开设有第二出水口。进一步的,位于外壳与装置本体间的水流通道为螺旋式水流通道,且该螺旋式水流通道外部套接有柔性磁环。进一步的,所述入水口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以连接外部水龙头;第二出水口与外壳内腔间安装有一层PP棉。进一步的,位于水箱内底部的电极为第一电极,气室内顶部的电极为第二电极,所述隔膜不仅阻隔两电极,也阻隔水箱与气室,防止水流入气室。进一步的,所述线路板位于装置本体开设的控制层内,装置本体外侧壁上安装有电源开关,该电源开关与电路板电性连接。进一步的,与气流通道相邻的装置本体外侧壁上开设有与气室下底部同水平的排水口,所述排水口朝装置本体内延伸并与气室相通。进一步的,所述装置本体外侧壁近下端处自外朝内开设有插槽,该插槽朝内延伸水平穿过第一出水口,所述插槽内插设有出水活塞将第一出水口封堵,出水活塞内端顶接有弹簧,出水活塞上竖直贯穿开设有通孔,通过朝内插入出水活塞,弹簧压缩,通孔与第一出水口形成通路完成出水。进一步的,所述出水活塞外端固连有一出水按钮,装置本体外侧壁上开设有供出水按钮按压的按压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线路板可控制两个电极的阴阳极转换,可以在水箱内电解产生次氯酸水或是在气室内产生臭氧;次氯酸水通过棉棒传输到雾化装置,形成喷雾从喷雾口喷出,喷雾可以对厨房空气中的油烟、PM2.5和异味进行有效的净化;喷雾也可以对卫生间的异味和细菌进行有效净化,电解后的次氯酸水可随第一出水口排出,出来后的次氯酸水可以用来洗手,进行杀菌消毒,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或是按比例进行稀释,用来泡果蔬和泡肉、清洗用品等;臭氧也可对环境进行杀菌消毒,保证了厨房或卫生间环境的卫生,更加安全洁净,便于用户居家使用。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装置本体与外壳连接构造内部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装置本体内部示意图。图中:1-装置本体,2-水箱,3-气室,4-电极,5-隔膜,6-线路板,7-雾化层,8-雾化装置,9-棉棒,10-喷雾口,11-出气口,12-气流通道,13-第一出水口,14-外壳,15-导流板,16-入水口,17-第二出水口,18-螺旋式水流通道,19-柔性磁环,20-内螺纹,21-PP棉,22-第一电极,23-第二电极,24-控制层,25-电源开关,26-第一电极柱,27-第二电极柱,28-排水口,29-插槽,30-出水活塞,31-弹簧,32-通孔,33-出水按钮,34-按压槽,35-水流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如图1~2所示,一种气雾液分质电解杀菌装置,包括有装置本体1,该装置本体内置有一水箱2,水箱下方设置有气室3,水箱内底部与气室内顶部分别设置分别有用于电解水的两电极4,两电极均采用镀铂电极;两电极之间安装有隔膜5,两电极互为阴阳极且均由下方线路板6控制切换,所述水箱上方开设有雾化层7,该雾化层内置有雾化装置8,水箱内通过一棉棒9延伸入雾化层并与雾化装置连接,装置本体顶部开设有喷雾口10与雾化层相通,装置本体顶部还开设有出气口11,该出气口通过下方气流通道12朝下延伸并与气室相通,装置本体下端开设有与水箱与外部连通的第一出水口1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装置本体通过水流通道35外接有外壳14形成通路,所述装置本体内底部接近该通路处自下朝上竖直延伸有一导流板15至水箱处,使流入装置本体的水顺着导流板至水箱内,使水流通道呈U型,可有效避免进入装置本体的水直接经第一出水口排出;外壳上端开设有入水口16,下端开设有第二出水口1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位于外壳与装置本体间的水流通道为螺旋式水流通道18,且该螺旋式水流通道外部套接有柔性磁环19;通过螺旋式水流通道延长水流流过时间,增加磁化的时间和磁化的效果,对自来水进行软化和细化,可有效延长雾化装置的使用寿命。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入水口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20以连接外部水龙头;第二出水口与外壳内腔间安装有一层PP棉21;PP棉可以过滤水中的泥沙、铁锈等大颗粒物,同时PP棉对水有一定的阻挡作用,水流不会快速流过第一出水口,大部分的水将外壳内部区域填满之后再从第一出水口流出,以保证有足够的水流向水箱。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位于水箱内底部的电极为第一电极22,气室内顶部的电极为第二电极23,所述隔膜不仅阻隔两电极,也阻隔水箱与气室,防止水流入气室。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线路板位于装置本体开设的控制层24内,装置本体外侧壁上安装有电源开关25,该电源开关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分别通过第一电极柱26与第二电极柱27朝下延伸入控制层与线路板连接。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与气流通道相邻的装置本体外侧壁上开设有与气室下底部同水平的排水口28,所述排水口朝装置本体内延伸并与气室相通。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装置本体外侧壁近下端处自外朝内开设有插槽29,该插槽朝内延伸水平穿过第一出水口,所述插槽内插设有出水活塞30将第一出水口封堵,出水活塞内端顶接有弹簧31,出水活塞上竖直贯穿开设有通孔32,通过朝内插入出水活塞,弹簧压缩,通孔与第一出水口形成通路完成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雾液分质电解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装置本体,该装置本体内置有一水箱,水箱下方设置有气室,水箱内底部与气室内顶部分别设置有用于电解水的两电极,两电极之间安装有隔膜,两电极互为阴阳极且均由下方线路板控制切换,所述水箱上方开设有雾化层,该雾化层内置有雾化装置,水箱内通过一棉棒延伸入雾化层并与雾化装置连接,装置本体顶部开设有喷雾口与雾化层相通,装置本体顶部还开设有出气口,该出气口通过下方气流通道朝下延伸并与气室相通,装置本体下端开设有与水箱与外部连通的第一出水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雾液分质电解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装置本体,该装置本体内置有一水箱,水箱下方设置有气室,水箱内底部与气室内顶部分别设置有用于电解水的两电极,两电极之间安装有隔膜,两电极互为阴阳极且均由下方线路板控制切换,所述水箱上方开设有雾化层,该雾化层内置有雾化装置,水箱内通过一棉棒延伸入雾化层并与雾化装置连接,装置本体顶部开设有喷雾口与雾化层相通,装置本体顶部还开设有出气口,该出气口通过下方气流通道朝下延伸并与气室相通,装置本体下端开设有与水箱与外部连通的第一出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雾液分质电解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通过水流通道外接有外壳形成通路,所述装置本体内底部接近该通路处自下朝上竖直延伸有一导流板至水箱处,使流入装置本体的水顺着导流板至水箱内,外壳上端开设有入水口,下端开设有第二出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雾液分质电解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外壳与装置本体间的水流通道为螺旋式水流通道,且该螺旋式水流通道外部套接有柔性磁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雾液分质电解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水口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以连接外部水龙头;第二出水口与外壳内腔间安装有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沁徐开钦阮国洪陈俞剑张杰华蒋际洲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品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