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氧富氢一体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8784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臭氧制备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活氧富氢一体发生器,现有的低压电解式臭氧制备设备存在着很多不足,如制备出的活氧富氢纯度不够、制备成本高、设备寿命短等的问题,包括上端开口的外桶体,所述外桶体的上端设有上盖,且外桶体的内腔中竖向设有介质筒,介质筒安装在外桶体的底壁上,且介质筒的下端贯通连接有活氧管,且活氧管的另一端贯穿外桶体的底壁并贯通连接活氧富氢发生模块,介质筒的上端设有贯穿上盖的活氧出口管;所述活氧富氢发生模块上设有用于产生活氧的阳极端和产生富氢阴极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尤其适用于活氧和富氢的制备,具有较高的社会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氧富氢一体发生器
本技术涉及臭氧制备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活氧富氢一体发生器。
技术介绍
臭氧的化学式O3,式量47.998,氧气的一种同素异形体,有鱼腥气味的淡蓝色气体。臭氧有强氧化性,是比氧气更强的氧化剂,可在较低温度下发生氧化反应;有水存在时臭氧是一种强力漂白剂,可用作强氧化剂,漂白剂,皮毛脱臭剂,空气净化剂,消毒杀菌剂,饮用水的消毒脱臭;在化工生产中可用臭氧代替许多催化氧化或高温氧化,简化生产工艺并提高生产率;液态臭氧还可用作火箭燃料。臭氧的还原过程完成了杀菌、除臭、消毒、漂白、保鲜净化的功能,因此臭氧具有广谱灭菌、瞬时灭菌及无任何残留的特点。现实生活中臭氧主要应用于空气和水的杀菌消毒处理。用臭氧消毒,能够完全避免化学消毒剂给环境带来的危害,是一种理想的杀菌消毒方法。目前臭氧技术已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广泛使用,近年来国内臭氧产业发展迅猛,是一个富有前景和朝气的新兴行业。低压电解式臭氧技术的出现,是臭氧制取的技术性革命,但是市场上现有的制备设备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如制备出的活氧富氢纯度不够、制备成本高、设备寿命短等。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活氧富氢一体发生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活氧富氢一体发生器,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结构紧凑,现有的低压电解式臭氧制备设备存在着很多不足,如制备出的活氧富氢纯度不够、制备成本高、设备寿命短等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活氧富氢一体发生器,包括上端开口的外桶体,所述外桶体的上端设有上盖,且外桶体的内腔中竖向设有介质筒,介质筒安装在外桶体的底壁上,且介质筒的下端贯通连接有活氧管,且活氧管的另一端贯穿外桶体的底壁并贯通连接活氧富氢发生模块,介质筒的上端设有贯穿上盖的活氧出口管;所述活氧富氢发生模块上设有用于产生活氧的阳极端和产生富氢阴极端,阳极端与活氧管贯通连接,阴极端通过连接导管与外桶体的底壁贯通连接,活氧富氢发生模块的下部对应阳极端和阴极端的位置分别贯通连接有U形连接管Ⅰ和U形连接管Ⅱ,且U形连接管Ⅰ和U形连接管Ⅱ均与外桶体的底壁贯通连接。优选的,所述介质筒设有多个,且多个介质筒等距并列排布在外桶体的内腔中。优选的,所述介质筒的侧壁上一体成型有补充管路,且补充管路的另一端贯通连接有回流软管,回流软管为三通管,回流软管的其中一端与U形连接管Ⅰ贯通连接,回流软管的第三端贯通于外桶体的内腔中。优选的,所述补充管路倾斜向下安装在介质筒的侧壁上,且补充管路与介质筒之间的倾斜角度为30°~60°。优选的,所述上盖上贯通开设有富氢出口。优选的,所述外桶体的底壁上贯通开设有排水接口。优选的,所述外桶体的底壁上开设有与U形连接管Ⅰ和U形连接管Ⅱ相匹配的回流接口。优选的,还包括有控制组件,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活氧富氢发生模块的运行。(三)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活氧富氢一体发生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介质筒和活氧富氢发生模块的组合结构,活氧富氢发生模块启动,阳极端产生活氧,经过活氧管导入介质筒,最后由活氧出口接入外接设备收集利用;阴极端产生富氢,经过连接导管导入外桶体,最后由富氢出口导入外接设备收集利用,有效的保证活氧和富氢的发生,为臭氧的制备提供有效的保证,产出的富氢纯度接近纯氢,可以提高附加价值。2、通过U形连接管Ⅰ、U形连接管Ⅱ的设置,在活氧和富氢的发生时,刻有效的带动外桶体内介质由U形连接管Ⅰ和U形连接管Ⅱ进入活氧富氢发生模块内部进行介质补充,从而保证一体发生器的长期稳定运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3、本技术实施例在活氧富氢发生模块电解时会产生热量,热量随着循环介质的不断升温,介质筒与外桶体由补充管路贯通,可不断补充电解介质,并达到内外液位平衡;同时介质筒及补充管路设置于外桶体的内腔,介质筒内介质升温较快,可利用外桶体内介质热比容达到降温效果,保证装置的活氧富氢发生,制备出臭氧,同时产出的富氢纯度接近纯氢,可以提高附加价值,实现经济效益。附图说明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活氧富氢一体发生器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正视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侧视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侧视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仰视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介质桶、活氧富氢发生模块和U形冷却管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中:外桶体1、回流接口101、上盖2、介质筒3、活氧出口管31、活氧管32、补充管路33、富氢出口4、活氧富氢发生模块5、阳极端51、阴极端52、连接导管53、U形连接管Ⅰ61、U形连接管Ⅱ62、排水接口7、回流软管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7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活氧富氢一体发生器,包括上端开口的外桶体1,所述外桶体1的上端设有上盖2,且外桶体1的内腔中竖向设有介质筒3,介质筒3安装在外桶体1的底壁上,且介质筒3的下端贯通连接有活氧管32,且活氧管32的另一端贯穿外桶体1的底壁并贯通连接活氧富氢发生模块5,介质筒3的上端设有贯穿上盖2的活氧出口管31;本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所述活氧富氢发生模块5上设有用于产生活氧的阳极端51和产生富氢阴极端52,阳极端51与活氧管32贯通连接,阴极端52通过连接导管53与外桶体1的底壁贯通连接,活氧富氢发生模块5的下部对应阳极端51和阴极端52的位置分别贯通连接有U形连接管Ⅰ61和U形连接管Ⅱ62,且U形连接管Ⅰ61和U形连接管Ⅱ62均与外桶体1的底壁贯通连接。本实施例中,活氧富氢发生模块5启动,阳极端51产生活氧,经过活氧管32导入介质筒3,最后由活氧出口31接入外接设备收集利用,活氧上冒的同时带动活氧富氢发生模块5内介质流向介质筒3,同时带动外桶体1内介质由U形连接管Ⅰ61和U形连接管Ⅱ62进入活氧富氢发生模块5内部并流向阳极端51,活氧富氢发生模块5继续发生电解;阴极端52产生富氢,经过连接导管53导入外桶体1,最后由富氢出口4导入外接设备收集利用,富氢上冒的同时带动活氧富氢发生模块5内介质通过连接导管53流向外桶体1,同时带动外桶体1内介质由U形连接管Ⅰ61和U形连接管Ⅱ62进入活氧富氢发生模块5内部并流向阴极端52,活氧富氢发生模块5继续发生电解,保证活氧和富氢的产生。本实施例中,如图6-7所示,所述介质筒3的侧壁上一体成型有补充管路33,且补充管路33的另一端贯通连接有回流软管8,回流软管8为三通管,回流软管8的其中一端与U形连接管Ⅰ61贯通连接,回流软管8的第三端贯通于外桶体1的内腔中,可不断补充电解介质,并达到内外液位平衡;同时介质筒3及补充管路33、回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氧富氢一体发生器,包括上端开口的外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体的上端设有上盖,且外桶体的内腔中竖向设有介质筒,介质筒安装在外桶体的底壁上,且介质筒的下端贯通连接有活氧管,且活氧管的另一端贯穿外桶体的底壁并贯通连接活氧富氢发生模块,介质筒的上端设有贯穿上盖的活氧出口管;/n所述活氧富氢发生模块上设有用于产生活氧的阳极端和产生富氢阴极端,阳极端与活氧管贯通连接,阴极端通过连接导管与外桶体的底壁贯通连接,活氧富氢发生模块的下部对应阳极端和阴极端的位置分别贯通连接有U形连接管Ⅰ和U形连接管Ⅱ,且U形连接管Ⅰ和U形连接管Ⅱ均与外桶体的底壁贯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氧富氢一体发生器,包括上端开口的外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体的上端设有上盖,且外桶体的内腔中竖向设有介质筒,介质筒安装在外桶体的底壁上,且介质筒的下端贯通连接有活氧管,且活氧管的另一端贯穿外桶体的底壁并贯通连接活氧富氢发生模块,介质筒的上端设有贯穿上盖的活氧出口管;
所述活氧富氢发生模块上设有用于产生活氧的阳极端和产生富氢阴极端,阳极端与活氧管贯通连接,阴极端通过连接导管与外桶体的底壁贯通连接,活氧富氢发生模块的下部对应阳极端和阴极端的位置分别贯通连接有U形连接管Ⅰ和U形连接管Ⅱ,且U形连接管Ⅰ和U形连接管Ⅱ均与外桶体的底壁贯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氧富氢一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筒设有多个,且多个介质筒等距并列排布在外桶体的内腔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氧富氢一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筒的侧壁上一体成型有有补充管路,且补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祝毅孙会达赵顺麾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顺鑫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