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血辅助器和采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0103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血培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采血辅助器和采血装置及降低血培养污染率的方法。该采血辅助器包括管体1、第一接口2、第二接口3;管体1设置有隔离腔体4。该采血辅助器和采血装置可实现静脉采血前段血液的隔离,使微量皮肤定植菌隔离在腔体内,从而可降低血培养污染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血辅助器和采血装置
本技术涉及血培养
,特别涉及采血辅助器和采血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医院临床和医学研究试验中,自动化血培养是用于检验血液样品中有无细菌存在的一种微生物学检查方法,对于快速检测临床上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的败血症、菌血症患者血液中否有细菌生长以明确诊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血液培养是一种最重要和最常见的细菌检验项目之一。目前临床上用于血液培养的仪器及配套的血液培养瓶主要依靠进口为主,有美国BD公司的Bactct9000系列和法国梅里埃Bact/Alert3D,它们通常采用检测包被与培养瓶底部的硅橡胶传感器,根据底部感受器荧光或颜色传感的方法观察细菌生长过程中产生的CO2的变化量来判断是否有细菌生长,得到了临床的认可。血培养应该按照标准程序进行收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但是由于患者皮肤存在定植菌,会对血培养造成污染的问题。即血培养中生长的细菌是在样本采集或操作过程中被带入培养的,而非来自病人的血液。目前大多数血培养是静脉穿刺抽得。为了减小皮肤定植菌的污染,静脉穿刺部位应该消毒。在过去的50年里,临床上使用许多的消毒方法,包括外用酒精(70%异丙基)、碘酒、聚维酮碘、碘氟、二氧化氯和葡糖酸氯已定。许多研究发表了对这些消毒剂的比较,以下是得出的结论,碘酒、二氧化氯和葡糖酸氯已定比聚维酮碘更好。碘酒和葡糖酸氯已定很可能具有同等效果。当前主要采用的皮肤消毒方式为三步消毒法。①70%酒精擦拭静脉穿刺点。待干。②1%-2%的碘酊30秒或者10%潜伏消毒1.5-2分钟。待干。③70%酒精脱碘。经过皮肤消毒后,定植菌的数量大大减少,但是仍可能存在消毒不彻底的问题,造成微量定植菌进入培养瓶中,出现污染问题。在目前的检测技术下,实验室对于污染的可接受范围≤3%,但是血培养的检测的阳性率只有10%左右,意味着污染对于血培养检测结果存在较大的干扰。对于血培养污染率影响较大的环节为血培养样本的采集过程。首先消毒技术已经多方实践,建立了可靠的控制措施。另外就是静脉穿刺过程,对于血培养的静脉穿刺,一般有两种采集方式。一是采用注射器直接在消毒后的皮肤进行穿刺采集,然后再转移至培养瓶中;二是目前商品化的血培养瓶内部均为负压,可以直接采用静脉蝶形采血针进行穿刺采集,使血液样本直接进行培养瓶中。该两种措施均不具有对于微量皮肤定植菌的隔离功能,造成血培养的污染发生。所以目前血培养采集方法存在以下缺点:污染率高,血培养的检测结果不准确,排除污染难度较高,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采血辅助器和采血装置。该采血辅助器和采血装置可实现静脉采血前段血液的隔离,使微量皮肤定植菌隔离在腔体内,从而可降低血培养污染率。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采血辅助器,包括管体1、第一接口2、第二接口3;管体1设置有隔离腔体4。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血培养样本采集方法,可适配现有市场主流具有真空负压的培养瓶。由于血液流动,微量皮肤定植菌仅存在于采血的前段,转移隔离前端血液对于降低污染有所帮助。通过该方法可实现静脉采血前段约0.01~10mL血液隔离在隔离腔体中,同时使微量皮肤定植菌隔离在此腔体内,使之不进入培养瓶中,降低血培养的污染率,提升血培养检测的准确性。作为优选,隔离腔体的容量为0.01~10mL。作为优选,在本技术提供的一具体实施例中,管体1依次设置有隔离腔体4、第一管道5、第二管道6和可推动活塞7;第一管道5分别与第一接口2、隔离腔体4相连通;第一接口2可与采血针连接,使采集的前段血液置于隔离腔体中;可推动活塞7向隔离腔体4端移动后,第二管道6分别与第一接口2、第二接口3相连通,使采集的后段血液流入可与第二接口3连接的容器中。作为优选,隔离腔体内为负压状态。作为优选,可推动活塞7与第一管道5外壁之间设置有支架。作为优选,第一管道5内壁之间设置有支架。在本技术提供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管体1为U型管体,管体1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接口2和第二接口3,另一端为封闭状态。在本技术中,采血辅助器内部均为无菌状态。上述设置使得隔离腔体隔离前段血液后,不影响后续样本采集。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采血装置,包括上述采血辅助器和采血针。作为优选,采血针为蝶形采血针。通用蝶形采血针用于皮肤穿刺,使外周静脉血可通过穿刺点进行采集。作为优选,采血辅助器与采血针为一体结构或可拆卸式连接。作为优选,采血装置还包括培养瓶。作为优选,采血装置还包括培养瓶穿刺头,可使培养瓶穿刺小孔,通过小孔将采集的血液样本进入培养瓶中。本技术提供了采血辅助器和采血装置。该采血辅助器包括管体1、第一接口2、第二接口3;管体1设置有隔离腔体4。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为:目前没有任何手段能明确分辨污染和真阳性的血培养结果。所以降低血培养的污染率对于血培养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技术设计了一种血液采集方法及配套装置,通过隔离腔体的引入,降低了血培养皮肤定植菌造成的污染问题,同时提升了血培养的检测准确性,降低了血培养污染造成假阳性问题对于医疗资源的浪费,降低了检验人员的负担。据统计每个污染造成的假阳性问题导致了平均每个患者增加了3.4美金。因此该项技术对于提升血培养结果的准确性有重要意义,对于挽救危重病人生命具有重要意义,也有降低医疗机构经济负担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3为实施例1采血辅助器的正视剖面图;图2、4为实施例1采血辅助器的俯视剖面图;图5为实施例2采血辅助器的正视剖面图;其中,1-管体,2-第一接口、3-第二接口,4-隔离腔体、5-第一管道、6-第二管道,7-可推动活塞。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采血辅助器和采血装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技术。本技术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
技术实现思路
、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技术技术。术语解释:血培养系统是通过选择合适的培养瓶,再辅以合适的培养方式和各种现代化检测技术,自动连续监测接种后培养瓶内的各种变化,以判别培养瓶内有无细菌存在。对于快速检测患者血液中是否有细菌生长以明确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临床有效治疗的关键。本技术采血辅助器和采血装置中所用材料均可由市场购得。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实施例1:活塞式隔离腔体本实施例中可与采血针相连接的活塞式隔离腔体结构如下:采血辅助器包括管体1、第一接口2、第二接口3;管体1依次设置有隔离腔体4、第一管道5、第二管道6和可推动活塞7;参见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血辅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第一接口(2)、第二接口(3);所述管体(1)设置有隔离腔体(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血辅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第一接口(2)、第二接口(3);所述管体(1)设置有隔离腔体(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依次设置有隔离腔体(4)、第一管道(5)、第二管道(6)和可推动活塞(7);
所述第一管道(5)分别与第一接口(2)、隔离腔体(4)相连通;第一接口(2)可与采血针连接,使采集的前段血液置于隔离腔体中;
所述可推动活塞(7)向隔离腔体(4)端移动后,所述第二管道(6)分别与第一接口(2)、第二接口(3)相连通,使采集的后段血液流入可与第二接口(3)连接的容器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采血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腔体内为负压状态。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帅郑业焕卢冉崔晓莉陈静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