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走纵向移动运料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9726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走纵向移动运料车,该自行走纵向移动运料车包括可以从罐体一端进入浸渍罐罐体内部的狭长钢构车体底盘,车体底盘沿长度方向设有多组主动行走轮,在车体底盘上方设有整体升降平台,在车体底盘内设有车体行走驱动系统和升降平台举升系统,所述整体升降平台为套盖在车体底盘上的箱式升降平台,在升降平台的四周设有将车体底盘四周包围的裙板。该自行走纵向移动运料车工作时沥青不会进入到车体底盘内部,该自行走纵向移动运料车不依靠外部牵引就可以自由进出罐体,具有工作效率高、运行维护成本低、安全性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行走纵向移动运料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炭素生产过程中向浸渍罐内和冷却罐体内运送坯料的专用运料车,尤其是一种自带行走驱动系统纵向移动运料车。
技术介绍
炭素产品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坯料送入浸渍罐内进行浸渍处理。由于浸渍罐多采用卧式罐体,其内部空间狭长,需要使用专门的运料车将坯料送入罐体内、落放在载料台上。CN210504416U公开了一种纵向移动上料车,该纵向移动上料车包括可以从罐体一端进入浸渍罐罐体内部的狭长钢构车体底盘,在车体底盘下沿长度方向设有多组行走轮,所述纵向移动上料车还包括安装在车体底盘上的、可以在车体底盘上整体升降的托架,在车体底盘与托架之间设有多对托架举升油缸,所述托架为由上盖板、下底板和两条侧支撑板组焊成的箱式托架。该纵向移动上料车可以满足向罐体内运送炭素坯料的要求。但是,由于这种纵向移动上料车托架嵌装在两根行走梁中间,托架边缘与行走梁之间的竖直间隙暴露在外面,在将浸渍处理后的坯料运出罐体过程中,炭素坯料表面残留沥青会滴落在托架和行走梁上表面,经托架边缘与行走梁之间的竖直间隙流淌进入车体底盘内部,当车体底盘内的沥青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影响车体底盘内部的液压管路及轮轴正常工作,导致上料车无法正常使用,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需要定期对车体底盘内积聚的沥青进行清理。同时,由于沥青长期侵入车体底盘内、致使车体底盘内环境恶劣、无法安装行走驱动系统,每次装料或卸料前都要将料车与罐体外的牵引链固定连接,操作繁琐,费时费力。此外,这种上料车采用两根行走梁结构,承载能力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自行走纵向移动运料车,该自行走纵向移动运料车工作时沥青不会进入到车体底盘内部,该自行走纵向移动运料车不依靠外部牵引就可以自由进出罐体,具有工作效率高、运行维护成本低、安全性好等优点。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自行走纵向移动运料车,包括可以从罐体一端进入浸渍罐罐体内部的狭长钢构车体底盘,车体底盘沿长度方向设有多组主动行走轮,在车体底盘上方设有整体升降平台,在车体底盘内设有车体行走驱动系统和升降平台举升系统,所述整体升降平台为套盖在车体底盘上的箱式升降平台,在升降平台的四周设有将车体底盘四周包围的裙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车体底盘包括沿车体长度方向设置的两根外行走梁和两根内行走梁,所述主动行走轮安装在外行走梁与内行走梁之间,在两根内行走梁之间设有纵向车体底板,所述车体底板低于行走轮轨道面,车体底板通过两块纵向连接板与两根内行走梁连接,从而在两根内行走梁之间形成下沉式车箱。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升降平台举升系统包括安装在车箱内的液压泵站和纵向分油缸,在外行走梁与内行走梁之间固定有多个举升油缸,在纵向分油缸与举升油缸之间设有连接油管。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车体驱动系统包括驱动电机、减速器,在减速器的动力输出轴上设有主动链轮,在车箱内对应每个主动行走轮设有一个行走轮驱动链轮,所述行走轮驱动链轮为双排链轮,在主动链轮与行走轮驱动链轮之间、行走轮驱动链轮与行走轮驱动链轮之间设有传动链条。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自行走纵向移动运料车设有两套同步运行的车体行走驱动系统和升降平台举升系统,两套车体行走驱动系统和升降平台举升系统相对于车体长度中心所在的横截面对称设置。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自行走纵向移动运料车由于采用了套盖在车体底盘上的箱式升降平台,在升降平台的四周设有将车体底盘四周包围的裙板的技术特征,在车体底盘外形成一个由升降平台和裙板构成的防护罩,可以有效地避免坯料上残留的沥青流入到车体底盘内部对车体底盘内部的零部件造成影响,从而使车体底盘上具备了车体行走驱动系统的工作条件,可以安装车体行走驱动系统,实现了上料车不依靠外部牵引就可以自由进出罐体,具有工作效率高、运行维护成本低、安全性能好等优点。由于采用了所述车体底盘包括沿车体长度方向设置的两根外行走梁和两根内行走梁,所述主动行走轮安装在外行走梁与内行走梁之间,在两根内行走梁之间设有纵向车体底板,所述车体底板低于行走轮轨道面,车体底板通过两块纵向连接板与两根内行走梁连接,从而在两根内行走梁之间形成下沉式车箱的技术特征,在提高料车承载能力的同时,优化了运料车的结构,在不影响运料车正常作业的前提下增加了车箱的内部空间,为车体行走驱动系统、升降平台举升系统的安装提供了足够的空间。由于采用了所述升降平台举升系统包括安装在车箱内的液压泵站和纵向分油缸,在外行走梁与内行走梁之间固定有多个举升油缸,在纵向分油缸与举升油缸之间设有连接油管的技术特征,使得工作过程中各举升油缸可以同步动作,确保了升降平台平稳升降。由于采用了所述车体驱动系统包括驱动电机、减速器,在减速器的动力输出轴上设有主动链轮,在车箱内对应每个主动行走轮设有一个行走轮驱动链轮,所述行走轮驱动链轮为双排链轮,在主动链轮与行走轮驱动链轮之间、行走轮驱动链轮与行走轮驱动链轮之间设有传动链条的技术特征,实现了多个主动行走轮同步驱动,使本技术的自行走纵向移动上料车对罐体内的轨道适应能力更强,当轨道局部残留有沥青时也可以行走自如,可以满足罐体内恶劣环境的工作要求。由于采用了所述纵向移动运料车设有两套同步运行的车体行走驱动系统和升降平台举升系统,两套车体行走驱动系统和升降平台举升系统对于车体长度中心线所在的横截面对称设置的技术特征,进一步提高了本技术的自行走纵向移动运料车的承载能力,使本技术的自行走纵向移动运料车可以满足不同直径和长度浸渍罐、冷却罐的配套使用要求。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自行走纵向移动运料车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自行走纵向移动运料车的俯视方向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自行走纵向移动运料车的截面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说明,本实施例中将纵向移动运料车进出浸渍罐、冷却罐的行走方向约定为纵向。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自行走纵向移动运料车,包括可以从罐体一端进入浸渍罐罐体内部的狭长钢构车体底盘1,车体底盘沿长度方向设有多组主动行走轮6,在车体底盘的两端设有被动行走轮组15,在车体底盘上方设有整体升降平台2,在车体底盘内设有车体行走驱动系统和升降平台举升系统,所述整体升降平台为套盖在车体底盘上的箱式升降平台,在升降平台的四周设有将车体底盘四周包围的裙板16,裙板的上缘沿升降平台的边缘与升降平台焊接在一起,裙板的下缘低于行走轮轨道面,以保护轨道面不被沥青污染。所述车体底盘包括沿车体长度方向设置的两根外行走梁10和两根内行走梁9,所述主动行走轮安装在外行走梁与内行走梁之间,在两根内行走梁之间设有纵向车体底板17,所述车体底板低于行走轮轨道面,车体底板通过两块纵向连接箱板18与两根内行走梁连接,从而在两根内行走梁之间形成底面低于行走轮轨道面的下沉式车箱,在不增加车体底盘宽度和升降平台上表面距离行走轮轨道面高度的前提下,为在车箱内安装车体行走驱动系统、升降平台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行走纵向移动运料车,包括可以从罐体一端进入浸渍罐罐体内部的狭长钢构车体底盘,车体底盘沿长度方向设有多组主动行走轮,在车体底盘上方设有整体升降平台,其特征是:在车体底盘内设有车体行走驱动系统和升降平台举升系统,所述整体升降平台为套盖在车体底盘上的箱式升降平台,在升降平台的四周设有将车体底盘四周包围的裙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走纵向移动运料车,包括可以从罐体一端进入浸渍罐罐体内部的狭长钢构车体底盘,车体底盘沿长度方向设有多组主动行走轮,在车体底盘上方设有整体升降平台,其特征是:在车体底盘内设有车体行走驱动系统和升降平台举升系统,所述整体升降平台为套盖在车体底盘上的箱式升降平台,在升降平台的四周设有将车体底盘四周包围的裙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走纵向移动运料车,其特征是:所述车体底盘包括沿车体长度方向设置的两根外行走梁和两根内行走梁,所述主动行走轮安装在外行走梁与内行走梁之间,在两根内行走梁之间设有纵向车体底板,所述车体底板低于行走轮轨道面,车体底板通过两块纵向连接板与两根内行走梁连接,从而在两根内行走梁之间形成下沉式车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走纵向移动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培阳王学全陈龙张弓柳春鹏那岩冰胡赛芳王丽红
申请(专利权)人:开原远大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