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9715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露了一种婴儿车,其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包括推把、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后脚、前脚、第三连接件、第四连接件、可相对上下移动地连接于第一连接件或第二连接件的滑动件;第一、第二连接件上端均与推把枢接,下端均与后脚枢接,且推把、第一、第二连接件、后脚构成为四连杆结构;第三连接件下端枢接于后脚,上端与前脚后端枢接于滑动件;第四连接件下端枢接于前脚,上端与第一连接件或/和后脚枢接;车架这种结构,使得车架折叠后,各组件相对靠拢,且折叠后的车架整体比较扁平,从而婴儿车折叠后的整体体积小,便于存放、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婴儿车
本技术涉及婴幼儿产品,尤其涉及婴儿车。
技术介绍
婴儿车一般作为一种可承载婴幼儿的移动工具而被广泛使用,其一般包括可在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之间转换的车架、将所述车架锁定于展开状态的锁定机构、设置于所述车架前下部的前轮、设置于所述车架后下部的后轮。在车架处于展开状态下,婴幼儿坐或卧在车内,当不需要使用时,先解锁锁定机构,然后折叠车架,使得婴儿车整体体积比展开时小,以便于存放、运输。对于现代一般家庭来说,折叠后的婴儿车体积越小越好,但是现有婴儿车因为车架结构的原因,大部分在折叠后体积还是比较大,存放、运输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婴儿车,其折叠后整体体积小,便于存放、运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婴儿车,其包括可在展开状态与收合状态之间转换的车架,其特征在于:述车架包括推把、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后脚、滑动件、前脚、第三连接件、第四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上端均与所述推把枢接,下端均与后脚枢接,且所述推把、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后脚构成为四连杆结构;所述滑动件可相对上下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或第二连接件上,所述前脚后端、第三连接件上端以及滑动件三者中,所述三者一起枢接,或,其中两者枢接,第三者与所述两者中的任意一者枢接;所述第三连接件下端枢接于后脚上;所述第四连接件下端枢接于前脚,上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或/和后脚枢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后脚的枢接处位于第二连接件下端与后脚的枢接处前侧。所述第二连接件下端与后脚的枢接处位于所述第三连接件下端与后脚的枢接处的前侧。当所述第四连接件上端只与后脚枢接时,所述第四连接件上端与后脚的枢接处位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下端与后脚枢接处的前侧。所述前脚包括一前后延伸的本体以及自所述本体前侧往下延伸的连接部,所述第四连接件下端枢接于所述连接部下端。所述车架包括相连接的左右两侧支架,每一所述侧支架均包括所述推把、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后脚、滑动件、前脚、第三连接件、第四连接件。所述车架还包括左右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左右两侧支架前脚前端的前横杆。所述车架还包括一U形管,所述U形管左右两侧上端与两侧支架前脚的连接部的下端连接。所述U形管与所述两侧支架前脚的连接部一体成型。所示婴儿车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前脚前下部的前轮、设置于所述后脚后下部的后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因为本技术婴儿车的车架采用了上述结构,从而折叠后的车架整体比较扁平,所以折叠后的婴儿车整体体积小,便于存放、运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婴儿车第一实施例处于展开状态下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婴儿车第一实施例处于展开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婴儿车第一实施例处于折叠过程中的平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婴儿车第一实施例处于折叠过程中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婴儿车第一实施例处于折叠状态下的平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婴儿车第一实施例处于折叠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婴儿车第二实施例处于展开状态下的平面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婴儿车第二实施例处于展开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婴儿车第二实施例处于折叠过程中的平面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婴儿车第二实施例处于折叠过程中的立体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婴儿车第二实施例处于折叠状态下的平面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婴儿车第二实施例处于折叠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婴儿车包括可在展开状态与收合状态之间转换的车架A、将所述车架A锁定于展开状态的锁定机构、设置于所述车架A前下部的前轮B、设置于所述车架A后下部的后轮C。第一实施例如图1至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车架A包括推把1、第一连接件2、第二连接件3、后脚4、滑动件5、前脚6、第三连接件7、第四连接件8;所述第一连接件2与第二连接件3上端均与所述推把1枢接,下端均与后脚4枢接,且所述推把1、第一连接件2、第二连接件3、后脚4构成为四连杆结构;所述滑动件5可相对上下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3上,所述前脚6后端、第三连接件7上端以及滑动件5三者中,所述三者一起枢接,或,其中两者枢接,第三者与所述两者中的任意一者枢接;所述第三连接件7下端枢接于后脚4上;所述第四连接件8下端枢接于前脚6,所述第四连接件8上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或/和后脚4枢接。即是说,所述第四连接件8上端可只与第一连接件2枢接,也可只与后脚4枢接,也可以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后脚4同轴枢接。较佳的,所述第四连接件8上端、第一连接件2下端、后脚4前端同轴枢接,如此,组装更方便,而且车架A结构更简洁。较佳的,所述第四连接件8后上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或/和前脚6枢接,前下端与前脚6枢接。所述滑动件5可设置为沿着第二连接件3的上下延伸方向相对上下移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件3上;或,可在所述第二连接件3上设置有沿着第二连接件3的上下延伸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滑动件5被设置为可与所述滑槽配合的滑块;再一实施例中,所述滑动件5直接设置为一枢轴,所述第二连接件3沿着其上下延伸方向开设有长孔,所述枢轴穿设于所述长孔,所述前脚6后端以及第三连接件7前端可一起与该枢轴枢接,或前脚6后端与第三连接件7上端的其中一者与该枢轴枢接,另一者与所述其中一者枢接;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滑动件5也可设置为其他可行的结构,只要其能相对第二连接件3上下移动即可。所述锁定机构可以设置于所述推把1、第一连接件2、第二连接件3、后脚4、滑动件5、前脚6、第三连接件7、第四连接件8任意相连接的两者之间,只要能限制相连接的两者不能相对运动即可,所述锁定机构可以为任意公知可行的技术,且因其不是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点,故不在此赘述。在使用状态下时,所述前轮B与后轮C支撑于地面,当要折叠本技术婴儿车车架A时,先解锁所述锁定机构,然后往后下方移动所述推把1下端,并使得所述推把1往前下方旋转,从而第一连接件2与第二连接件3上端被带动往后下方旋转移动,下端被带动往前下方旋转移动,而随着第一连接件2与第二连接件3如此运动,所述第四连接件8上端也往前下方旋转移动,相对地,所述前脚6被第四连接件8下端推动往后移动并往下旋转,从而所述滑动件5被前脚6后端推动而沿着第二连接件3的延伸方向往滑动件5与推把1的枢接方向移动,且滑动件5还同时随时第二连接件3一起往后下方移动,从而第三连接件7上端随着滑动件5一起相对往后下方移动旋转,前脚6后端也往后下方旋转移动(如图3、4所示),直至车架A完全折叠;且车架A完全折叠时,所述前轮B与后轮C支撑于地面,车架A各组件相对靠拢,且所述推把1下端、第一连接件2、第二连接件3、第三连接件7上端以及前脚6后端均靠近后脚4后端,所述推把1上端、第一连接件2、第二连接件3下端以及第四连接件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婴儿车,其包括可在展开状态与收合状态之间转换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推把、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后脚、滑动件、前脚、第三连接件、第四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上端均与所述推把枢接,下端均与后脚枢接,且所述推把、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后脚构成为四连杆结构;所述滑动件可相对上下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或第二连接件上,所述前脚后端、第三连接件上端以及滑动件三者中,所述三者一起枢接,或,其中两者枢接,第三者与所述两者中的任意一者枢接;所述第三连接件下端枢接于后脚上;所述第四连接件下端枢接于前脚,上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或/和后脚枢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儿车,其包括可在展开状态与收合状态之间转换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推把、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后脚、滑动件、前脚、第三连接件、第四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上端均与所述推把枢接,下端均与后脚枢接,且所述推把、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后脚构成为四连杆结构;所述滑动件可相对上下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或第二连接件上,所述前脚后端、第三连接件上端以及滑动件三者中,所述三者一起枢接,或,其中两者枢接,第三者与所述两者中的任意一者枢接;所述第三连接件下端枢接于后脚上;所述第四连接件下端枢接于前脚,上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或/和后脚枢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后脚的枢接处位于第二连接件下端与后脚的枢接处前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下端与后脚的枢接处位于所述第三连接件下端与后脚的枢接处的前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四连接件上端与后脚枢接时,所述第四连接件上端与后脚的枢接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方明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爱果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