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9576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5: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扩大对开关钮的照明范围。开关装置(100)具有方筒状的壳体(103)、可被透射照明的开关钮(106)和配设成在壳体(103)的内部从开关钮(106)分离的滑动部件(107)。滑动部件(107)具有沿壳体(103)的一个侧面(111)延伸的板状的本体部(131)、从本体部(131)的深处部向壳体(103)的内方折弯并用于按下开关触点部(102)的开关按压部(132)和在本体部(131)的跟前侧偏移为相对于开关按压部(132)靠近一个侧面(111)而在开关钮(106)的作用下被按入的钮抵接部(133)。光源(101)和开关触点部(102)设置在同一个基板(108)上。从开口部(104)观察时,光源(101)、开关按压部(132)、钮抵接部(133)从光源(101)朝向一个侧面(111)依次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开关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开关装置。
技术介绍
例如,在汽车等车辆的车室内设置各种开关(开关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这种开关装置中,存在这样一种结构,其具有:壳体,其呈方筒状,在内深处部具有光源和开关触点部;以及开关钮(switchknob),其设置于壳体的跟前侧的开口部,可沿壳体的轴线方向移动和被透射照明。(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9-320387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由于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开关装置将一体地安装于开关钮的剖面呈大致矩形的可动框部件内嵌到壳体,构成为利用壳体来引导借助于开关钮的按入操作而进行的可动框部件的移动,并利用可动框部件的前端部来按下开关触点部,因此,壳体的内部空间会减小因内嵌于壳体的可动框部件形成为剖面呈大致矩形而占据的量,对开关钮的照明范围变窄。于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措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开关装置,其具有:壳体,其呈方筒状,在内深处部具有光源和开关触点部;开关钮,其设置成覆盖该壳体的跟前侧的开口部,能够沿所述壳体的轴线方向移动和被透射照明;以及,滑动部件,其配设成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从上述开关钮分离,利用所述开关钮的沿所述轴线方向的移动来按下所述开关触点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件具有:本体部,其呈板状,沿着所述壳体的一个侧面延伸;开关按压部,其从该本体部的深处部朝向所述壳体的内部折弯,用于按下所述开关触点部;以及,钮抵接部,其在所述本体部的跟前侧的偏移为相对于所述开关按压部靠近所述一个侧面的位置处在所述开关钮的作用下被按入,所述光源和所述开关触点部设置在同一个基板面上,所述开关触点部位于相对于所述光源靠近所述一个侧面处,从所述开口部观察时,所述光源、所述开关按压部、所述钮抵接部从所述光源朝向所述一个侧面依次配置。(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利用上述结构能够扩大对于开关钮的照明范围等。附图说明图1是将本实施方式的开关装置沿纵向剖切成一半的立体图。图2是沿图1中的A-A线的剖视图。图3是从侧方观察的图1的开关装置时的立体图。图4是(拆卸开关钮之后)从壳体跟前部的一侧观察图1的壳体时的立体图。图5是沿图2中的B-B线的剖视图。图6是将滑动部件左右互反地随意地设置并从深处侧朝向跟前侧观察时的图5的变形例。图7是图1的滑动部件的立体图。图8是从背面侧观察图3的滑动部件时的立体图。图9是沿图2中的C-C线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使用附图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图1~图9是用于说明该实施方式的图。实施例一<构成>以下,对该实施例的结构进行说明。例如,在汽车等车辆的车室内设置有各种开关(开关装置)。如图1(~图6)所示,将这种开关装置100设定为具有:壳体103,其呈方筒状,在内深处部具有光源101和开关触点部102;开关钮106,其设置成覆盖壳体103的跟前侧的开口部104(图4),并可沿壳体103的轴线方向105移动和被透射照明;以及滑动部件107,其配设于壳体103的内部,利用开关钮106的沿轴线方向105的移动而按下开关触点部102。这里,在设置于车室内的开关装置100中,存在各种开关,例如用于操作危险警告灯的点亮/熄灭的危险警告开关、空调以及音响等的开关、用于控制车辆的功能的开关等。在光源101中,可以使用LED以及其它光源。开关触点部102可使用轻触开关(tactswitch)等小型按钮开关、其它开关。轻触开关等的开关触点部102具有用于恢复到按入至内部之前的状态的复位弹簧。光源101和开关触点部102可以以安装到(电路)基板108(的同一个基板面)上的状态配置于壳体103的深处侧的开口部109内等。通过这样将光源101和开关触点部102设置到同一个基板108上,可在一张基板108上集成多种元件(光源101和开关触点部102等),另外,由于仅在一张基板108上搭载多个元件,因而生产效率提高。进而,在壳体103内仅搭载一张基板108即可,因而还能够提高空间效率。光源101设置于基板108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等,并配设于靠近壳体103的中央部的位置等。开关触点部102设置于基板108的宽度方向的侧部等,并设置于靠近壳体103的侧面111~114(图5或图6)的位置,例如,设置于靠近一个侧面111的位置等。在基板108的深处侧的面设置有成为端子的部件(端子块115),所述端子用于连接向基板108提供电源、发送信号的布线等。方筒状的壳体103如上所述的那样具有四个侧面111~114,同时,在两端部具有开口部104、109。在壳体103的轴线方向105的中间部设置向外侧伸出的凸缘部116。壳体103可以在轴线方向105的整个区域上具有均匀的大小、剖面形状等,但例如,也可以以凸缘部116为界而改变跟前侧的部分(壳体跟前部117)和深处侧的部分(壳体深处部118)的大小、剖面形状等。在该实施例中,在凸缘部116的位置设置阶梯部而将壳体跟前部117形成为大于壳体深处部118。开关钮106可以为由透明的树脂制成的帽状部件。开关钮106在跟前侧具有按压面121,在按压面121的周缘部具有向深处侧延伸的外周壁部122。可以在按压面121形成对开关装置100的操作内容进行表示的符号、图形、字符等的显示部123。利用涂装等来使显示部123具有透光性(透射照明部),而使其它部分具有遮光性(遮光部),由此,可以通过打开光源101来对显示部123进行透射照明(使显示部123发光)。在比开关钮106的外周壁部122更靠内侧处,与外周壁部122留有间隔地设置有内周壁部124。内周壁部124设置成从按压面121的背面侧朝向轴线方向105一体地延伸。内周壁部124外嵌于壳体103的跟前侧的部分(壳体跟前部117)。此外,内周壁部124和外周壁部122可以完全分离,也可以连结一部分,还可以共享一部分。内周壁部124形成为具有与凸缘部116大致相同的外形。外周壁部122可形成为大于凸缘部116。从开关钮106的按压面121的背面侧一体地突出设置用于按下滑动部件107的按入用突起部125。开关钮106可以在轴线方向105上相对于壳体103移动,直至滑动部件107按下开关触点部102并停止为止(或与开关触点部102的按入行程相等的距离)。开关钮106可利用设置于开关触点部102内部的复位弹簧的弹性恢复力而恢复到初始位置。只要通过开关钮106的按压操作能够对开关触点部102进行按压,则滑动部件107可以是任意结构,但优选如下。(1)将滑动部件107(图7、图8)构成为从开关钮106分离。将滑动部件107设定为具有:本体部131,其为板状,沿着壳体103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关装置,其具有:/n壳体,其呈方筒状,在内深处部具有光源和开关触点部;/n开关钮,其设置成覆盖所述壳体的跟前侧的开口部,并能够沿所述壳体的轴线方向移动和被透射照明;以及,/n滑动部件,其配设成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从所述开关钮分离,利用所述开关钮的沿所述轴线方向的移动来按下所述开关触点部,所述开关装置的特征在于,/n所述滑动部件具有:/n本体部,其呈板状,沿着所述壳体的一个侧面延伸;/n开关按压部,其从所述本体部的深处部朝向所述壳体的内方折弯,用于按下所述开关触点部;以及,/n钮抵接部,其在所述本体部的跟前侧的偏移为相对于所述开关按压部靠近所述一个侧面的位置处在所述开关钮的作用下被按入,/n所述光源和所述开关触点部设置在同一个基板面上,所述开关触点部位于相对于所述光源靠近所述一个侧面处,/n从所述开口部观察时,所述光源、所述开关按压部、所述钮抵接部从所述光源朝向所述一个侧面依次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730 JP 2018-1420131.一种开关装置,其具有:
壳体,其呈方筒状,在内深处部具有光源和开关触点部;
开关钮,其设置成覆盖所述壳体的跟前侧的开口部,并能够沿所述壳体的轴线方向移动和被透射照明;以及,
滑动部件,其配设成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从所述开关钮分离,利用所述开关钮的沿所述轴线方向的移动来按下所述开关触点部,所述开关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部件具有:
本体部,其呈板状,沿着所述壳体的一个侧面延伸;
开关按压部,其从所述本体部的深处部朝向所述壳体的内方折弯,用于按下所述开关触点部;以及,
钮抵接部,其在所述本体部的跟前侧的偏移为相对于所述开关按压部靠近所述一个侧面的位置处在所述开关钮的作用下被按入,
所述光源和所述开关触点部设置在同一个基板面上,所述开关触点部位于相对于所述光源靠近所述一个侧面处,
从所述开口部观察时,所述光源、所述开关按压部、所述钮抵接部从所述光源朝向所述一个侧面依次配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辻善光洪仙钟
申请(专利权)人:马瑞利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