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弯曲强度的聚氨酯复合板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9432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弯曲强度的聚氨酯复合板材,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聚氨酯复合板材的弯曲强度低且易撕裂的技术问题。通过采用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一层无纺布(1)、第一层高分子膜(2)、第一层玻璃纤维(3)、第一层聚乙烯粉(4)、玻纤毡(5)、第二层高分子膜(6)、聚氨酯泡沫(7)、第三层高分子膜(8)、第二层玻璃纤维(9)、第二层聚乙烯粉(10)、聚乙烯膜(11),其中玻纤毡(5)由玻璃纤维(12)和聚乙烯粉(13)组成的技术方案,可用于聚氨酯复合板材的生产应用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弯曲强度的聚氨酯复合板材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弯曲强度的聚氨酯复合板材。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对于汽车内饰轻量化和强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技术中聚氨酯复合板材应用于汽车顶棚中,汽车顶棚在汽车拉手相应部位应用时,汽车顶棚的刚性不足且容易产生撕裂。通常情况下,用于汽车顶棚的聚氨酯板材的刚性指标采用弯曲强度来表征。中国专利201721148529.3局部高强度聚氨酯复合板材,包括八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复合板材自上而下依次为:高分子膜1、第一层玻璃纤维层2、第一层胶粉层3、聚氨酯板材4、局部区域玻纤层5、第二层胶粉层6、第二层玻璃纤维层7和无纺布层8;局部区域玻纤层5由高分子膜9和玻纤层10组成,厚度为200μm~800μm,其中玻纤层8选自玻纤布、玻纤毡或玻璃纤维,其聚氨酯复合板材的克重为800g/m2。现有技术中通过将复合局部区域玻纤层时聚氨酯复合板材的切割不方便、易折断的缺点。为加强聚氨酯板材应用于汽车拉手部位的的弯曲强度,本专利技术人提供一种高强度聚氨酯复合板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聚氨酯复合板材的弯曲强度低且易撕裂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弯曲强度的聚氨酯复合板材,该聚氨酯复合板材具有弯曲强度高且不易撕裂的优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弯曲强度的聚氨酯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一层无纺布1、第一层高分子膜2、第一层玻璃纤维3、第一层聚乙烯粉4、玻纤毡5、第二层高分子膜6、聚氨酯泡沫7、第三层高分子膜8、第二层玻璃纤维9、第二层聚乙烯粉10、聚乙烯膜11,其中玻纤毡5由玻璃纤维12和聚乙烯粉13组成;其中聚氨酯泡沫7和第二层高分子膜6复合形成的长方形聚氨酯复合板材,在距离长方形聚氨酯复合板材短边A0~10mm处粘贴宽度为200~300mm、长度为1350~1500mm的第一玻纤毡5-1;在距离第一玻纤毡5-1的远离A的长边45~55mm处,沿长方形聚氨酯复合板材的两个长边对称粘贴第二玻纤毡5-2和第三玻纤毡5-3,第二玻纤毡5-2和第三玻纤毡5-3的长度、宽度均为45~55mm;在距离长方形聚氨酯复合板材短边A1300~1500mm处沿长方形聚氨酯复合板材的两个长边对称粘贴宽度、长度均为45~55mm的第四玻纤毡5-4和第五玻纤毡5-5。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层无纺布1选自热轧无妨布、水刺无纺布、熔喷无纺布或纺粘无纺布,厚度为0.5~1㎜。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层高分子膜2选自聚丙烯高分子膜或聚酰胺高分子膜,厚度为50~60μm,克重为50~70g/m2。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玻璃纤维的单丝直径为3~12μm,纤维长度为25~50㎜,厚度为50~800μm。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聚乙烯粉的厚度为50~250μm,聚乙烯粉选自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粉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层高分子膜6和第三层高分子膜8选自高密度聚乙烯膜,厚度为30~45μm,克重为30~50g/m2。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聚乙烯膜11的厚度为35~45μm,克重为30~50g/m2;聚氨酯泡沫7的厚度为5~15㎜。本技术中,聚氨酯复合板材中在聚氨酯泡沫上面分布式粘贴复合玻纤毡,加强聚氨酯复合板材的弯曲强度,弯曲强度高至2.5kPa,使得聚氨酯复合板材应用于汽车顶棚拉手部分的弯曲高,不易产生撕裂,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附图1是高弯曲强度的聚氨酯复合板材图。附图1中,1为第一层无纺布、2为第一层高分子膜、3为第一层玻璃纤维、4为第一层聚乙烯粉、5为玻纤毡、6为第二层高分子膜、7为聚氨酯泡沫、8为第三层高分子膜、9为第二层玻璃纤维、10为第二层聚乙烯粉、11为聚乙烯膜。附图2是玻纤毡5的示意图。附图2中,12为玻璃纤维、13为聚乙烯粉。附图3是玻纤毡5在聚氨酯泡沫7和第二层高分子膜6复合形成的长方形聚氨酯复合板材的粘贴复合示意图。附图3中,聚氨酯泡沫7和第二层高分子膜6复合形成的长方形聚氨酯复合板材,A是长方形聚氨酯复合板材的短边,5-1是在距离长方形聚氨酯复合板材短边A0~10mm处粘贴宽度为200~300mm、长度为1350~1500mm的第一玻纤毡,5-2和5-3分别是在距离第一玻纤毡的远离A的长边45~55mm处,沿长方形聚氨酯复合板材的两个长边对称粘贴的第二玻纤毡和第三玻纤毡,5-4和5-5分别是在距离长方形聚氨酯复合板材短边A1300~1500mm处沿长方形聚氨酯复合板材的两个长边对称粘贴宽度、长度均为45~55mm的第四玻纤毡和第五玻纤毡。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阐述,但不仅限于本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高弯曲强度的聚氨酯复合板材,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一层水刺无纺布,厚度为1㎜,第一层高分子膜2为聚丙烯高分子膜、厚度50μm、克重50g/m2,第一层玻璃纤维3、单丝直径为3μm,纤维长度为25mm,厚度为400μm。第一层聚乙烯粉4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粉,厚度150μm,玻纤毡5由玻璃纤维12和聚乙烯粉13组成,其中玻璃纤维12单丝直径3μm、纤维长度25mm、厚度100μm,聚乙烯13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粉,厚度为80μm,第二层高分子膜6为高密度聚乙烯膜,厚度为30μm,克重为30g/m2、聚氨酯泡沫7的厚度为5mm、第三层高分子膜8为高密度聚乙烯膜,厚度为30μm,克重为30g/m2、第二层玻璃纤维9单丝直径为3μm,纤维长度为25mm,厚度为800μm、第二层聚乙烯粉10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粉,厚度为150μm、聚乙烯膜11的克重为30g/m2、厚度为40μm;其中第一玻纤毡5-1中与短边A的距离为0㎜,第一玻纤毡5-1的宽度为250㎜,长度为1450㎜,在距离第一玻纤毡5-1的远离A的长边50mm处,沿长方形聚氨酯复合板材的两个长边对称粘贴第二玻纤毡5-2和第三玻纤毡5-3,第二玻纤毡5-2的宽度为50㎜,第二玻纤毡5-2的长度为50㎜,第三玻纤毡5-3的宽度为50㎜,第三玻纤毡5-3的长度为50㎜,在距离长方形聚氨酯复合板材短边A1300mm处沿长方形聚氨酯复合板材的两个长边对称粘贴第四玻纤毡5-4和第五玻纤毡5-5,第四玻纤毡5-4的宽度为50㎜,第四玻纤毡5-4的长度为50㎜,第五玻纤毡5-5的宽度为50㎜,长度为50㎜。制备得到的高弯曲强度的聚氨酯复合板材的产品检测数据如表3所示。实施例2至实施例5实施例2至实施例5按照实施例1的各层结构复合形成聚氨酯复合板材,唯一的区别为聚氨酯复合板材各层材料的种类不同,材料的各项性能指标不同,具体见表1;其中在聚氨酯泡沫7和第二层高分子膜6复合形成的长方形聚氨酯复合板材上粘贴复合玻纤毡5的位置以及玻纤毡5的尺寸数据如表2所示,制备得到的高弯曲强度的聚氨酯复合板材的产品检测数据如表3所示。表1实施例1至5中聚氨酯复合板材层材料的性能指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弯曲强度的聚氨酯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一层无纺布(1)、第一层高分子膜(2)、第一层玻璃纤维(3)、第一层聚乙烯粉(4)、玻纤毡(5)、第二层高分子膜(6)、聚氨酯泡沫(7)、第三层高分子膜(8)、第二层玻璃纤维(9)、第二层聚乙烯粉(10)、聚乙烯膜(11),其中玻纤毡(5)由玻璃纤维(12)和聚乙烯粉(13)组成;其中聚氨酯泡沫(7)和第二层高分子膜(6)复合形成的长方形聚氨酯复合板材,在距离长方形聚氨酯复合板材短边A0~10mm处粘贴宽度为200~300mm、长度为1350~1500mm的第一玻纤毡(5-1);在距离第一玻纤毡(5-1)的远离A的长边45~55mm处,沿长方形聚氨酯复合板材的两个长边对称粘贴第二玻纤毡(5-2)和第三玻纤毡(5-3),第二玻纤毡(5-2)和第三玻纤毡(5-3)的长度、宽度均为45~55mm;在距离长方形聚氨酯复合板材短边A 1300~1500mm处沿长方形聚氨酯复合板材的两个长边对称粘贴宽度、长度均为45~55mm的第四玻纤毡(5-4)和第五玻纤毡(5-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弯曲强度的聚氨酯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一层无纺布(1)、第一层高分子膜(2)、第一层玻璃纤维(3)、第一层聚乙烯粉(4)、玻纤毡(5)、第二层高分子膜(6)、聚氨酯泡沫(7)、第三层高分子膜(8)、第二层玻璃纤维(9)、第二层聚乙烯粉(10)、聚乙烯膜(11),其中玻纤毡(5)由玻璃纤维(12)和聚乙烯粉(13)组成;其中聚氨酯泡沫(7)和第二层高分子膜(6)复合形成的长方形聚氨酯复合板材,在距离长方形聚氨酯复合板材短边A0~10mm处粘贴宽度为200~300mm、长度为1350~1500mm的第一玻纤毡(5-1);在距离第一玻纤毡(5-1)的远离A的长边45~55mm处,沿长方形聚氨酯复合板材的两个长边对称粘贴第二玻纤毡(5-2)和第三玻纤毡(5-3),第二玻纤毡(5-2)和第三玻纤毡(5-3)的长度、宽度均为45~55mm;在距离长方形聚氨酯复合板材短边A1300~1500mm处沿长方形聚氨酯复合板材的两个长边对称粘贴宽度、长度均为45~55mm的第四玻纤毡(5-4)和第五玻纤毡(5-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弯曲强度的聚氨酯复合板材,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过雨辰姚嵩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长泰汽车饰件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