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模具更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9388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5:03
金属模具更换装置(10)具备:设于折弯机的工作台(16)的后方(或前方)且能够沿上述工作台的金属模具装配部(12)在左右方向上滑动的滑动器(46);设于上述滑动器,能够插入贯通于金属模具(14)的卡定孔(18h),而且能够沿前后方向移动的指状部(30);以及能够相对于上述指状部的末端侧的外周面出没,且卡定于上述金属模具的上述卡定孔的周缘部(或形成于上述卡定孔的中间位置的内侧台阶部)的卡定部件(3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金属模具更换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设于折弯机的工作台的金属模具装配部自动更换金属模具的金属模具更换装置(toolchanger)。
技术介绍
为了对折弯机的金属模具装配部自动更换金属模具,有时使用自动金属模具更换装置(ATC)(参照下记专利文献1及2)。在专利文献1及2中,作为自动更换用的金属模具,公开了上金属模具(uppertool)。专利文献1及2公开的上金属模具具备金属模具主体(toolmainbody)。在金属模具主体的基端侧(上端侧)形成有可装卸地安装于折弯机的金属模具装配部的安装部(attachmentportion)(柄部(shank))。在金属模具主体的末端侧(基端侧)形成有折弯板状的工件(workpiece)的折弯加工部(bendingportion)。在安装部的两面(表面和背面)沿宽度方向(lateraldirection)形成有与金属模具装配部的锁片(lockingpiece)卡合的V槽。在安装部的表面的V槽的下方形成有沿高度方向(verticaldirection)延伸的容纳凹部(accommodationdepressedportion)。在容纳凹部沿厚度方向(沿金属模具的厚度的方向)可移动地容纳有沿高度方向延伸的防掉落用的工作部件(anti-dropoperationmember)。在工作部件的上端设有可以卡定于金属模具装配部的卡定槽(engagementgroove)的卡定突起(engagementprotrusion)。而且,在工作部件的下端设有用于解除卡定突起与金属模具装配部的卡定槽的卡定状态的按钮。进一步地,在专利文献1及2公开的自动更换用的金属模具中,用于操作按钮的金属模具更换装置的钩挂部件(hookmember)插通的长孔(elongatedhole)在按钮的下方沿厚度方向贯通。长孔为在高度方向上形成得长。此外,除了专利文献1及2,下记专利文献3及4也是相关的现有技术。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第455885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国专利第4672868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国特开2018-1196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国专利第584180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专利文献1及2公开的自动更换用的金属模具中,作为用于相对于折弯机的金属模具装配部自动更换金属模具的结构要素,需要沿高度方向延伸的工作部件和在高度方向上较长且相对于工作部件在高度方向上直列配置的长孔。即,专利文献1及2公开的自动更换用的金属模具的高度比通常的金属模具的高度高。因此,无法对通常的金属模具进行后加工而修改成自动更换用的金属模具。另外,相比圆孔,沿高度方向延伸的长孔非常难加工,自动更换用的金属模具的制作耗费大量时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适于自动更换制作容易的折弯机用金属模具的金属模具更换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特征提供一种金属模具更换装置,其具备:滑动器,其设于折弯机的工作台的背面侧或正面侧,且能够沿上述工作台的金属模具装配部在左右方向上滑动;指状部,其设于上述滑动器,且能够插入贯通于金属模具的卡定孔,而且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并且支撑上述金属模具;以及卡定部件,其能够相对于上述指状部的末端侧的外周面出没,且卡定于上述金属模具的上述卡定孔的周缘部或形成于上述卡定孔的中间位置的内侧台阶部。也可以是,上述指状部在基端侧具有大径部,且在末端侧具有能够插入于上述金属模具的上述卡定孔的小径部,而且在上述大径部与上述小径部之间具有能够抵接于上述金属模具的外侧台阶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上述指状部构成为,通过从上述末端侧的外周面突出的上述卡定部件和上述外侧台阶部夹持上述金属模具。另外,也可以是,上述卡定部件设置为能够在形成于上述指状部的末端部的狭缝内沿上下方向摆动。上述金属模具更换装置也可以还具备防止支撑于上述指状部的上述金属模具的旋转的止转部件。该情况下,也可以是,上述止转部件的末端部能够卡合于止转用的凹部,该止转用的凹部形成于上述金属模具的上述卡定孔的附近。另外,也可以是,上述止转部件具备多个止转部件,上述多个止转部件的各末端部能够卡合于上述金属模具的对应的上述止转用的凹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上述多个止转部件相对于穿过上述指状部的轴心的假想铅垂线(上下方向的中心线)线对称地配置。也可以是,上述止转部件形成为平板状,且能够与上述金属模具面接触。也可以是,上述止转部件相对于支撑于上述指状部的上述金属模具能够从左右方向的一侧接触。也可以是,上述止转部件能够与支撑于上述指状部的上述金属模具的末端接触。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特征在于提供金属模具更换装置,其具备:滑动器,其设于折弯机的工作台的背面侧或正面侧,且能够沿上述工作台的金属模具装配部在左右方向上滑动;指状部,其设于上述滑动器,且能够插入于在金属模具贯通的孔,而且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并支撑上述金属模具;以及止转部件,其设于上述指状部,防止支撑于上述指状部的上述金属模具的旋转,且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保持于第一实施方式的金属模具更换装置的标准型(standardtype)的上金属模具和折弯机的上金属模具保持架的侧视图。图2是由第一实施方式的金属模具更换装置安装于折弯机的上金属模具保持架的鹅颈型(goose-necktype)的上金属模具的侧视图(局部截面)。图3是表示保持于金属模具更换装置的上述的鹅颈型的上金属模具的立体图。图4(a)及图4(b)是上述的标准型的上金属模具的主视图,图4(c)是它们的侧视图。图5(a)是上述的鹅颈型的上金属模具的主视图,图5(b)是其侧视图。图6(a)是上述的鹅颈型的上金属模具(带耳部(withanexpandedportion))的主视图,图6(b)是其侧视图。图7是表示包括止转部件(anti-rotationmember)的指状部的周边结构与上金属模具的关系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表示包括止转部件的指状部的周边结构与上金属模具的关系的侧剖视图。图9(a)是表示卡定片卡定于卡定孔的内侧台阶部前的样子的侧剖视图,图9(b)是表示卡定片被按到指状部的压紧面并抵接于限位件的样子的立体图。图10(a)是表示卡定片卡定于卡定孔的内侧台阶部的样子的剖视图,图10(b)是表示卡定片被上拉到指状部的拉拽面的样子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包括多个止转部件的指状部的周边结构与上金属模具的关系的分解立体图。图12(a)是表示弹性管的膨胀前的样子的剖视图,图12(b)是表示膨胀的弹性管压接于卡定孔的内表面的样子的剖视图。图13是表示具备多个边缘的止转部件的立体图。图14是表示止转部件的边缘卡合于金属模具主体的止转用的凹部(anti-rotationdepressedportion)的样子的侧视图。图15是表示止转部件从侧方接触支撑于指状部的上金属模具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6是具备可从侧方接触上金属模具的止转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模具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n滑动器,其设于折弯机的工作台的背面侧或正面侧,且能够沿上述工作台的金属模具装配部在左右方向上滑动;/n指状部,其设于上述滑动器,且能够插入于在金属模具贯通的卡定孔,而且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并支撑上述金属模具;以及/n卡定部件,其能够相对于上述指状部的末端侧的外周面出没,且卡定于上述金属模具的上述卡定孔的周缘部或形成于上述卡定孔的中间位置的内侧台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717 JP 2018-134168;20180717 JP 2018-134151;201.一种金属模具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滑动器,其设于折弯机的工作台的背面侧或正面侧,且能够沿上述工作台的金属模具装配部在左右方向上滑动;
指状部,其设于上述滑动器,且能够插入于在金属模具贯通的卡定孔,而且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并支撑上述金属模具;以及
卡定部件,其能够相对于上述指状部的末端侧的外周面出没,且卡定于上述金属模具的上述卡定孔的周缘部或形成于上述卡定孔的中间位置的内侧台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模具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指状部在基端侧具有大径部,且在末端侧具有能够插入于上述金属模具的上述卡定孔的小径部,而且在上述大径部与上述小径部之间具有能够抵接于上述金属模具的外侧台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模具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指状部构成为通过从上述末端侧的外周面突出的上述卡定部件和上述外侧台阶部夹持上述金属模具。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模具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卡定部件设置为能够在形成于上述指状部的末端部的狭缝内沿上下方向摆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模具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止转部件,该止转部件防止支撑于上述指状部的上述金属模具的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正昭林史郎镰田真悟山田英人山口洋平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天田集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