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9232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产模具领域,提供一种在一体注塑过程中能够夹紧亮饰条,防止亮饰条在料流冲击下出现偏移,且不会在亮饰条表面形成缺陷的注塑模具,该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在下模中能够固定放置亮饰条,上模内设置有镶体结构和固定结构,镶体结构穿过上模的工作面,镶体结构上设置有与固定结构形状相对应的凹槽以及密封面,密封面的宽度大于或者等于2毫米,密封面能够与亮饰条的下表面接触;固定结构固定安装在凹槽内,固定结构上设置有固定面,固定面能够接触并且固定亮饰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在亮饰条与包边结构一体注塑过程中,该注塑模具能够夹紧亮饰条,防止亮饰条在料流冲击下出现偏移,而且不会在亮饰条表面形成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生产模具领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生产汽车亮饰条与汽车玻璃包边总成结构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汽车亮饰条和汽车玻璃包边结构都可以起到美化汽车外观的作用,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汽车采用汽车亮饰条与汽车玻璃包边结构组合,汽车亮饰条与汽车玻璃包边结构组合后,起到了美观造型的作用。在目前的生产中,汽车亮饰条可以与汽车玻璃包边结构通过一体注塑工艺固定在汽车玻璃的边部;在现有的一体注塑成型工艺中,需要在注塑模具中设置顶针,顶针与亮饰条表面接触,进而对亮饰条和包边结构进行定位;如果是具有磁性的亮饰条,除了在成型模具中设置顶针外,还需要在模具内添加铍铜套,铍铜套内部再设置磁铁,磁铁与顶针共同完成对亮饰条和包边结构的定位。这种使用顶针来定位亮饰条和包边结构的方法,由于顶针与亮饰条表面接触面积较小,在一体注塑过程中亮饰条表面容易形成缺陷,而且在料流冲击下亮饰条与顶针之间容易出现偏移,从而影响亮饰条与包边结构的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在现有亮饰条与包边结构的一体注塑过程中,对亮饰条与包边结构的定位结构容易在亮饰条表面上形成缺陷,而且在料流冲击下亮饰条与定位结构之间出现偏移等缺点;提供一种在一体注塑过程中能够夹紧亮饰条,防止亮饰条在料流冲击下出现偏移,且不会在亮饰条表面形成缺陷的注塑模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在下模中能够固定放置亮饰条,上模内设置有镶体结构和固定结构,镶体结构穿过上模的工作面,镶体结构上设置有密封面,以及与固定结构形状相对应的凹槽,密封面的宽度大于或者等于2毫米,密封面能够与亮饰条的下表面接触;固定结构固定安装在凹槽内,固定结构上设置有固定面,固定面能够接触并且固定亮饰条。进一步的,此注塑模具的固定结构为氟橡胶块或者硅橡胶块,镶体结构为金属块。进一步的,此注塑模具的镶体结构的上方设置有具有螺纹通孔的开槽,开槽上固定安装有用于固定固定结构的螺钉,螺钉的螺杆与开槽的螺纹通孔螺纹连接,固定结构上设置有开孔,螺钉与开孔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此注塑模具的镶体结构的外壁和密封面之间设置有倾斜结构,倾斜结构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范围为5°~10°。进一步的,此注塑模具的固定面上设置有用于提高固定结构与亮饰条之间摩擦力的涂层。进一步的,此注塑模具的涂层为水性耐磨涂层。进一步的,此注塑模具的固定结构与凹槽之间存在间隙。进一步的,此注塑模具的固定面相对于密封面,沿着靠近下模的方向延伸0~2毫米。进一步的,此注塑模具的固定面为磨砂面。进一步的,此注塑模具的下模上设置有铜套和磁铁,所述铜套包覆在所述磁铁的周边,所述铜套能够与所述亮饰条的上表面接触,所述磁铁能够固定所述亮饰条,所述铜套与所述亮饰条接触的表面与所述下模的工作面齐平。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在亮饰条与包边结构一体注塑过程中,所述注塑模具与亮饰条所接触的面积增大,从而能够防止亮饰条在料流冲击下出现偏移;所述注塑模具在一体注塑过程中能够夹紧亮饰条,而且不会在亮饰条表面形成缺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注塑模具的上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注塑模具的下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的注塑模具的工作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注塑模具,包括上模11和下模12,在所述下模12中能够固定放置亮饰条5,所述上模11内设置有镶体结构13和固定结构2,所述镶体结构13穿过所述上模的工作面110,所述镶体结构13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结构2形状相对应的凹槽134以及密封面131,所述密封面131的宽度大于或者等于2毫米,所述密封面131能够与所述亮饰条5的下表面接触;所述固定结构2固定安装在所述凹槽134内,所述固定结构2上设置有固定面21,所述固定面21能够接触并且固定所述亮饰条5。为了提高所述固定结构2对所述亮饰条5的固定定位效果,防止所述亮饰条5在包边结构4的注塑过程中出现偏移,具体地,所述固定结构2为橡胶块,所述镶体结构13为金属块;为了适应注塑工艺的工艺条件,更具体地,所述固定结构2与所述镶体结构13的形状相对应,所述固定结构2为能够在250摄氏度下长期工作的耐高温橡胶材料;优选地,所述固定结构2的为圆柱形结构,所述镶体结构13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固定结构2为氟橡胶块或者硅橡胶块。在图1~图2中,为了提高所述固定结构2与所述镶体结构13之间的连接强度,所述镶体结构13的上方设置有具有螺纹通孔的开槽132,所述开槽132上固定安装有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结构2的螺钉3,所述螺钉3的螺杆31与所述开槽132的螺纹通孔螺纹连接,所述螺杆31的安装方向沿着所述镶体结构13的密封面方向向下延伸;对应的,所述固定结构2的上方设置有开孔22,所述开孔22的直径小于所述螺钉3的螺杆31直径,所述螺杆31与所述固定结构2的开孔22固定连接。如图1~图3所示,为了防止熔融状态的包边材料4在注塑过程中影响所述固定结构2对所述亮饰条5的定位而影响所述亮饰条5的外观质量,具体地,在注塑过程中,所述密封面131与所述亮饰条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密封面131与所述亮饰条5的下表面形成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能够防止在注塑过程中熔融状态的包边材料4进入所述镶体结构13内部而影响所述固定结构2对所述亮饰条5的固定作用,从而提高所述亮饰条5的外观质量;优选地,所述密封面的宽度为2毫米,所述密封面的面积为73平方毫米;为了方便在完成注塑后,将所述镶体结构13从所述包边材料4中分离,优选地,在所述镶体结构13的外壁和所述密封面131之间设置有倾斜结构133,所述倾斜结构133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范围为5°~10°,例如8°。为了调整所述固定结构2与所述亮饰条5之间的压紧力大小,从而控制所述亮饰条5的外观质量,所述固定结构2的安装方向沿着靠近所述下模12的方向延伸,优选地,所述固定结构2相对于所述密封面131沿着靠近所述下模12的方向延伸0~2毫米,例如1毫米;具体地,所述固定结构2设置在所述镶体结构13的凹槽134的中间,所述固定结构2与所述凹槽134之间存在间隙130;在注塑过程中,所述固定结构2与所述亮饰条5连接,在所述镶体结构13的压缩作用下,所述固定结构2沿着横向方向发生形变;由于所述固定结构2与所述凹槽134之间存在间隙130,所述固定结构2能够固定在所述镶体结构13内,所述固定结构2与所述亮饰条5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进而加大了所述固定结构2与所述亮饰条5之间的摩擦力,能够防止所述亮饰条5在注塑过程中与所述固定结构2发生偏离。为了更进一步的提高所述固定结构2与所述亮饰条5之间的摩擦力,优选的,在所述固定结构2的固定面21上设置能够提高所述固定结构2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在所述下模中能够固定放置亮饰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内设置有镶体结构和固定结构,所述镶体结构穿过所述上模的工作面,所述镶体结构上设置有密封面,以及与所述固定结构形状相对应的凹槽,所述密封面的宽度大于或者等于2毫米,所述密封面能够与所述亮饰条的下表面接触;所述固定结构固定安装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固定结构上设置有固定面,所述固定面能够接触并且固定所述亮饰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在所述下模中能够固定放置亮饰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内设置有镶体结构和固定结构,所述镶体结构穿过所述上模的工作面,所述镶体结构上设置有密封面,以及与所述固定结构形状相对应的凹槽,所述密封面的宽度大于或者等于2毫米,所述密封面能够与所述亮饰条的下表面接触;所述固定结构固定安装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固定结构上设置有固定面,所述固定面能够接触并且固定所述亮饰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为氟橡胶块或者硅橡胶块,所述镶体结构为金属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镶体结构的上方设置有具有螺纹通孔的开槽,所述开槽上固定安装有用于固定所述固定结构的螺钉,所述螺钉的螺杆与所述开槽的螺纹通孔螺纹连接,所述固定结构上设置有开孔,所述螺钉与所述开孔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镶体结构的外壁和所述密封面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林陈华苏敏黄俊龙高健李勇智钟常明陈荣霖
申请(专利权)人: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