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电路的稳压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9142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电路的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滤波电路,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电阻,具有电阻第一端和电阻第二端,所述电阻第一端用于接收所述采样信号;和第一电容,具有电容第一端和电容第二端,所述电容第一端耦接所述电阻第二端,所述电容第二端耦接所述内部参考地;所述电阻第二端用于提供,串联设置在电源电压和接地电位间的第2电源侧的驱动晶体管(QVHP)和第2接地侧的驱动晶体管(QVL)之间的中间点即第2输出端子(TV),当这些驱动晶体管的任意一个中流过过电流时,使上述流过过电流的任意一个驱动晶体管截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电路的稳压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电路的稳压电路。
技术介绍
在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中,电流读出放大器通常被用来读出由位线读出放大器读出的信息。电流读出放大器能够比电压读出放大器读出快,因此电流读出放大器被广泛地使用。电流读出放大器通过传输线来读出电流信号输入,放大电流信号,并将该电流信号输出作为电压信号。电流读出放大器可被要求通过传输线有效地接收电流信号,从而能够正确地读出来自传输线的数据。通常,使用无源负载电路就能够确定电流读出电路的工作点。然而,由于无源负载电路可能具有相对低的输入电阻,所以可能发生电流信号的损失,并且不能正确地读出数据。为了减小电流信号的损失,可以增加无源负载电路的输入电阻。然而,如果无源负载电路的输入电阻增加,则可能更缓慢地传输数据。当传输线长度增加、以及电流读出电路和负载电阻之间的距离增加时,这个问题可能更严重。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建议使用一种汽车电路的稳压电路理想的电流源来确定电流读出电路的工作点。然而,这个建议可能具有电路体积变得更大、并很难控制的弊端。图1示出了包括常规无源负载电路的半导体存储器件的电路图。无源负载电路130连接到一对数据线GIO和GIOB。由位线读出放大器110读出并放大的数据通过传输线,即一对数据线GIO和GIOB发送到电流读出放大器140。如果传输门120使用列选择线CSL导通,则由位线读出放大器110读出的数据被载入一对数据线GIO和GIOB,并且在该对数据线GIO和GIOB上发生电流信号的较小的变化。电流读出放大器140读出并放大电流信号I1和I2的变化,并产生响应电流信号I1和I2的输出电压DO和DOB。常规无源负载电路130包括第一PMOS晶体管P1和第二PMOS晶体管P2。第一PMOS晶体管P1连接在电源电压VCC与数据线GIO之间。第二PMOS晶体管P2连接在电源电压VCC与互补数据线GIOB之间。第一和第二PMOS晶体管P1和P2使用辅助使能信号ONB导通/截止。因此,当使能信号(即,辅助数据使能信号ONB)处于逻辑“低”电平时,第一和第二PMOS晶体管P1和P2导通。当辅助数据使能信号ONB的电平在逻辑低电平不变时,第一和第二PMOS晶体管P1和P2的导通电阻也不变。因此,第一和第二PMOS晶体管P1和P2可作为具有相对不变的电阻的无源元件。如果由位线读出放大器110读出的数据等于0,并且传输门120导通,则数据线GIO的电平将降低。而且,在数据线GIO地电流信号上发生较小的变化。当数据线GIO的电平降低时,穿过第一PMOS晶体管P1的负载电压增加,并因此,从电源电压VCC通过第一PMOS晶体管P1流到数据线GIO的电流量可能增加。因此,流入电流读出放大器140的电流信号I1中的变化减小。即,可能发生流入电流读出放大器140的电流信号I1和I2的损耗。因此电流读出放大器140可能不能正确地读出数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电路的稳压电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电路的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滤波电路,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电阻,具有电阻第一端和电阻第二端,所述电阻第一端用于接收所述采样信号;和第一电容,具有电容第一端和电容第二端,所述电容第一端耦接所述电阻第二端,所述电容第二端耦接所述内部参考地;所述电阻第二端用于提供所述第一平均信号线圈负载驱动电路从串联设置在电源电压和接地电位间的第1电源侧的驱动晶体管(QUHP)和第1接地侧的驱动晶体管(QUL)之间的中间点即第1输出端子(TU),和串联设置在电源电压和接地电位间的第2电源侧的驱动晶体管(QVHP)和第2接地侧的驱动晶体管(QVL)之间的中间点即第2输出端子(TV),及串联设置在电源电压和接地电位间的第3电源侧的驱动晶体管(QWHP)和第3接地侧的驱动晶体管(QWL)之间的中间点即第3输出端子(TW),驱动3相线圈负载(UL、VL、WL),当这些驱动晶体管的任意一个中流过过电流时,使上述流过过电流的任意一个驱动晶体管截止。进一步的方案为,有源负载电路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公共节点与所述第二电压源之间的操作控制晶体管,其中,操作控制晶体管被配置成响应所述激励的使能信号而导通,以及响应所述去激励的使能信号而截止。与相关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负载调整电路的开关型电压转换电路具有良好的负载调整率,并且无需为开关单元设置独立于电路中的其它电路单元的接地引脚的接地引脚,电路尺寸和成本均得以降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电路的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滤波电路,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电阻,具有电阻第一端和电阻第二端,所述电阻第一端用于接收所述采样信号;和第一电容,具有电容第一端和电容第二端,所述电容第一端耦接所述电阻第二端,所述电容第二端耦接所述内部参考地;所述电阻第二端用于提供所述第一平均信号线圈负载驱动电路从串联设置在电源电压和接地电位间的第1电源侧的驱动晶体管(QUHP)和第1接地侧的驱动晶体管(QUL)之间的中间点即第1输出端子(TU),和串联设置在电源电压和接地电位间的第2电源侧的驱动晶体管(QVHP)和第2接地侧的驱动晶体管(QVL)之间的中间点即第2输出端子(TV),及串联设置在电源电压和接地电位间的第3电源侧的驱动晶体管(QWHP)和第3接地侧的驱动晶体管(QWL)之间的中间点即第3输出端子(TW),驱动3相线圈负载(UL、VL、WL),当这些驱动晶体管的任意一个中流过过电流时,使上述流过过电流的任意一个驱动晶体管截止。进一步的方案为,有源负载电路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公共节点与所述第二电压源之间的操作控制晶体管,其中,操作控制晶体管被配置成响应所述激励的使能信号而导通,以及响应所述去激励的使能信号而截止。负载调整电路的开关型电压转换电路具有良好的负载调整率,并且无需为开关单元设置独立于电路中的其它电路单元的接地引脚的接地引脚,电路尺寸和成本均得以降低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电路的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滤波电路,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电阻,具有电阻第一端和电阻第二端,所述电阻第一端用于接收所述采样信号;和第一电容,具有电容第一端和电容第二端,所述电容第一端耦接所述电阻第二端,所述电容第二端耦接所述内部参考地;所述电阻第二端用于提供所述第一平均信号线圈负载驱动电路从串联设置在电源电压和接地电位间的第1电源侧的驱动晶体管(QUHP)和第1接地侧的驱动晶体管(QUL)之间的中间点即第1输出端子(TU),和串联设置在电源电压和接地电位间的第2电源侧的驱动晶体管(QVHP)和第2接地侧的驱动晶体管(QVL)之间的中间点即第2输出端子(TV),及串联设置在电源电压和接地电位间的第3电源侧的驱动晶体管(QWHP)和第3接地侧的驱动晶体管(QWL)之间的中间点即第3输出端子(TW),驱动3相线圈负载(UL、VL、WL),当这些驱动晶体管的任意一个中流过过电流时,使上述流过过电流的任意一个驱动晶体管截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电路的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滤波电路,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电阻,具有电阻第一端和电阻第二端,所述电阻第一端用于接收所述采样信号;和第一电容,具有电容第一端和电容第二端,所述电容第一端耦接所述电阻第二端,所述电容第二端耦接所述内部参考地;所述电阻第二端用于提供所述第一平均信号线圈负载驱动电路从串联设置在电源电压和接地电位间的第1电源侧的驱动晶体管(QUHP)和第1接地侧的驱动晶体管(QUL)之间的中间点即第1输出端子(TU),和串联设置在电源电压和接地电位间的第2电源侧的驱动晶体管(QVHP)和第2接地侧的驱动晶体管(QV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卫宏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美铂隆科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