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系统稳压电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69142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源系统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电路、稳压电路、整流电路,所述供电电路内设置有电阻R9、可控精密稳压源D1、运放芯片U1、三极管Q2、三极管Q1、电容C18、电阻R10、电位器W2、电阻R11及电容C19,所述稳压电路上串联有电压调整三极管Q3,在所述的电压调整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上连接有光耦U2,在所述光耦U2的输出端上连接有脉宽调频控制器U1,在所述电压调整三极管Q3的基极上连接有开关管Q2,所述开关管Q2的集电极与电压调整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接,输出端E‑、E+和负载Rfz构成。提高了电路的功率因数和转换效率,降低了电容器的开关损耗,延迟了电容器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电路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源系统稳压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稳压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电源系统稳压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不断普及,作为电子产品必不可少的供电电源的直流稳压电源,应用越来越广泛。现有的交流电转换到直流电的方式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交流电先经变压器变压至所需的电压,进而经整流滤波后,再进行稳压;另一种是交流电整流后,进行开关变换成较高频率的交流电,再依次经变换频率较高的变压器或电感器变换、二次整流滤波、稳压后,输出所需的直流电。第一种转换方式虽然结构简单,但变压器体积大、效率和功率因数低,给使用带来不便;第二种转换方式虽然采用了变换频率高的变压器和电感器,减小了电路体积,但存在高频变换产生电磁谐波和污染,且该方式采用了二次整流,降低了转换效率。因此,寻找一种无变压器且体积小、效率和功率因数高的整流稳压电路,以满足电子市场快速增长的需求,是研究人员多年来一直努力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源系统稳压电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源系统稳压电路,包括一种电源系统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电路、稳压电路、整流电路,所述供电电路内设置有电阻R9、可控精密稳压源D1、运放芯片U1、三极管Q2、三极管Q1、电容C18、电阻R10、电位器W2、电阻R11及电容C19,所述稳压电路上串联有电压调整三极管Q3,在所述的电压调整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上连接有光耦U2,在所述光耦U2的输出端上连接有脉宽调频控制器U1,在所述电压调整三极管Q3的基极上连接有开关管Q2,所述开关管Q2的集电极与电压调整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接,输出端E-、E+和负载Rfz构成。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的整流电路由共模电感L1、滤波电容器CL和整流桥DQ构成;所述的驱动电路(2)由驱动电阻R1、释放电阻R2、稳压二极管DW1、阻断二极管D1、光电耦合器内的接收管DG构成;电阻R9的第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及前置输入电源的一端相连接。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电阻R9的第二端连接可控精密稳压源D1的阴极,可控精密稳压源D1的阳极分别与前置输入电源的另一端、电阻R11的第二端、电容C19的第二端及处理电路相连接。进一步的方案为,运放芯片U1的同向输入端连接可控精密稳压源D1的参考级,运放芯片U1的反向输入端分别连接电容C18的第二端和电位器W2的可调端,运放芯片U1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别连接电容C18的第一端、电阻R10的第一端、电容C19的第一端及处理电路;电位器W2的第一固定端连接电阻R10的第二端,电位器W2的第二固定端连接电阻R11的第一端。与相关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提高了电路的功率因数和转换效率,降低了电容器的开关损耗,延迟了电容器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电路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源系统稳压电路,包括一种电源系统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电路、稳压电路、整流电路,所述供电电路内设置有电阻R9、可控精密稳压源D1、运放芯片U1、三极管Q2、三极管Q1、电容C18、电阻R10、电位器W2、电阻R11及电容C19,所述稳压电路上串联有电压调整三极管Q3,在所述的电压调整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上连接有光耦U2,在所述光耦U2的输出端上连接有脉宽调频控制器U1,在所述电压调整三极管Q3的基极上连接有开关管Q2,所述开关管Q2的集电极与电压调整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接,输出端E-、E+和负载Rfz构成。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的整流电路由共模电感L1、滤波电容器CL和整流桥DQ构成;所述的驱动电路(2)由驱动电阻R1、释放电阻R2、稳压二极管DW1、阻断二极管D1、光电耦合器内的接收管DG构成;电阻R9的第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及前置输入电源的一端相连接。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电阻R9的第二端连接可控精密稳压源D1的阴极,可控精密稳压源D1的阳极分别与前置输入电源的另一端、电阻R11的第二端、电容C19的第二端及处理电路相连接。进一步的方案为,运放芯片U1的同向输入端连接可控精密稳压源D1的参考级,运放芯片U1的反向输入端分别连接电容C18的第二端和电位器W2的可调端,运放芯片U1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别连接电容C18的第一端、电阻R10的第一端、电容C19的第一端及处理电路;电位器W2的第一固定端连接电阻R10的第二端,电位器W2的第二固定端连接电阻R11的第一端。提高了电路的功率因数和转换效率,降低了电容器的开关损耗,延迟了电容器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电路的使用寿命。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源系统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电路、稳压电路、整流电路,所述供电电路内设置有电阻R9、可控精密稳压源D1、运放芯片U1、三极管Q2、三极管Q1、电容C18、电阻R10、电位器W2、电阻R11及电容C19,所述稳压电路上串联有电压调整三极管Q3,在所述的电压调整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上连接有光耦U2,在所述光耦U2的输出端上连接有脉宽调频控制器U1,在所述电压调整三极管Q3的基极上连接有开关管Q2,所述开关管Q2的集电极与电压调整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接,输出端E-、E+和负载Rfz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系统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电路、稳压电路、整流电路,所述供电电路内设置有电阻R9、可控精密稳压源D1、运放芯片U1、三极管Q2、三极管Q1、电容C18、电阻R10、电位器W2、电阻R11及电容C19,所述稳压电路上串联有电压调整三极管Q3,在所述的电压调整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上连接有光耦U2,在所述光耦U2的输出端上连接有脉宽调频控制器U1,在所述电压调整三极管Q3的基极上连接有开关管Q2,所述开关管Q2的集电极与电压调整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接,输出端E-、E+和负载Rfz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系统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流电路由共模电感L1、滤波电容器CL和整流桥DQ构成;所述的驱动电路(2)由驱动电阻R1、释放电阻R2、稳压二极管DW1、阻断二极管D1、光电耦合器内的接收管DG构成;电阻R9的第一端分别与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卫宏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美铂隆科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