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服务器供电系统、方法及服务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68438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服务器供电系统、方法及服务器。所述系统包括:第一供电模块,第一供电模块的输入端与市电连接,输出端与第一耗电器件连接,所述第一耗电器件为需要对输入电压进行二次电压转换的器件;第二供电模块,第二供电模块的输入端与市电连接,输出端与第二耗电器件连接;基板管理控制器,基板管理控制器通过I2C总线分别与所述第一供电模块和所述第二供电模块连接,并配置为向所述第一供电模块发送第一目标输出电压,向所述第二供电模块发送第二目标输出电压,第一目标输出电压大于第二目标输出电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案采用相对高的电压为需要二次电压转换的第一耗电器件供电,从而降低了第一耗电器件的电流,使得服务器板级传导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服务器供电系统、方法及服务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服务器供电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服务器供电系统、方法及服务器。
技术介绍
随着对服务器计算性能的要求越高,服务器的功率越来越大。尤其是CPU的功耗,从三年前的165W,到目前的350W,两年后要到450W以上,相应的使服务器(以两路服务器为例)的功耗数据从500W-100W向1000W-2000W甚至更高发展。然而服务器主板的板卡尺寸基本没有变化,功耗增加带来的电流增加,板卡上大量的传导损耗发生,因而如何能降低服务器的功耗设计成为衡量一个服务器性能的重要指标。目前,现有的主流板级服务器的供电架构确定了主板的输入电压只有一组P12V电压,也就是说对于主板上的耗电器件都采用相同的12V电压供电,例如图1示出的现有主流班级服务器供电架构,PSU1,PSU2是冗余设计PSU1,PSU2直接接在一起汇成P12V,P12V通过各EFUSE实现对各部分供电,即CPU、内存、硬盘、显卡以及风扇灯都采用。此种方式对目前通过提高电压减小电流,从而减少传导损耗P=I2R是没有改善的。也就是说在不改变PCB的情况下,服务器功耗增加1倍,电流增加1倍传导损耗增加四倍;其中传导损耗成为服务器功耗损耗的一个重要部分,根据PI仿真结果,现在传导损耗大概占5%左右,其中P12V的损耗占比50%,既占比整体的2.5%左右,以2000W服务器为例损耗50W左右。因而此种供电方式不仅对能源造成浪费,而且也给散热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能够降低服务器功耗的一种服务器供电系统、方法及服务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器供电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供电模块,所述第一供电模块的输入端与市电连接,输出端与第一耗电器件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耗电器件为需要对输入电压进行二次电压转换的器件;第二供电模块,所述第二供电模块的输入端与市电连接,输出端与第二耗电器件连接;基板管理控制器,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通过I2C总线分别与所述第一供电模块和所述第二供电模块连接,并配置为向所述第一供电模块发送第一目标输出电压,以及向所述第二供电模块发送第二目标输出电压,其中,所述第一目标输出电压大于所述第二目标输出电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开关管;所述开关管并联在所述第一供电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供电模块的输出端之间,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基板管理器连接;所述基板管理器还配置为监测所述第一供电模块和第二供电模块的故障信息,并根据所述故障信息驱动所述开关管导通或截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板管理器配置为响应于监测到所述第一供电模块和所述第二供电模块均正常,则驱动所述开关管截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板管理器配置为响应于监测到所述第一供电模块故障且所述第二供电模块正常,则驱动所述开关管导通,以使所述第二供电模块通过所述第二目标输出电压分别为所述第一耗电器件和所述第二耗电器件供电。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板管理器配置为响应于监测到所述第一供电模块正常且所述第二供电模块故障,则向所述第一供电模块发送第二目标输出电压,并驱动所述开关管导通以使所述第一供电模块通过所述第二目标输出电压分别为所述第一耗电器件和所述第二耗电器件供电。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供电模块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耗电器件之间,以及所述第二供电模块输出端与第二耗电器件之间的EFUSE模块,且所述EFUSE模块均通过I2C总线与基板管理器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耗电器件包括CPU和内存,所述第二耗电器件包括硬盘、显卡和风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目标输出电压值为14V,所述第二目标输出电压值为12V。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供电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采用以上所述的服务器供电系统执行以下步骤:基板管理器通过I2C总线向第一供电模块发送第一目标输出电压,以及向第二供电模块发送第二目标输出电压;所述第一供电模块将市电转换至第一目标输出电压后为所述第一耗电器件供电;以及所述第二供电模块将市电转换至第二目标输出电压后为所述第二耗电器件供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以上所述的服务器供电系统。上述一种服务器供电系统,根据耗电器件对电压的不同需求分别采用不同的供电模块供电,即通孔基板管理器配置第一供电模块和第二供电模块,实现第一供电模块为需要进行二次电压转换的第一耗电器件以第一目标输出电压供电,以及第二供电模块为第二高电器件以第小于第一目标输出电压的第二目标输出电压供电,采用相对高的电压为需要二次电压转换的第一耗电器件供电,从而降低了第一耗电器件的电流,使得服务器板级传导损耗。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供电方法和一种服务器,同样能实现上述技术效果,这里部再赘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例。图1为现有主流板级服务器的供电架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服务器供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服务器供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服务器供电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供电模块PSU1,所述第一供电模块的输入端与市电连接,输出端与第一耗电器件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耗电器件为需要对输入电压进行二次电压转换的器件;较佳的,所述第一耗电器件包括CPU和内存,所述第二耗电器件包括硬盘、显卡和风扇。第二供电模块PSU2,所述第二供电模块的输入端与市电连接,输出端与第二耗电器件连接;基板管理控制器,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通过I2C总线分别与所述第一供电模块和所述第二供电模块连接,并配置为向所述第一供电模块发送第一目标输出电压(P12VH),以及向所述第二供电模块发送第二目标输出电压(P12VL),其中,所述第一目标输出电压大于所述第二目标输出电压。上述一种服务器供电系统,根据耗电器件对电压的不同需求分别采用不同的供电模块供电,即通孔基板管理器配置第一供电模块和第二供电模块,实现第一供电模块为需要进行二次电压转换的第一耗电器件以第一目标输出电压供电,以及第二供电模块为第二高电器件以第小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服务器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n第一供电模块,所述第一供电模块的输入端与市电连接,输出端与第一耗电器件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耗电器件为需要对输入电压进行二次电压转换的器件;/n第二供电模块,所述第二供电模块的输入端与市电连接,输出端与第二耗电器件连接;/n基板管理控制器,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通过I2C总线分别与所述第一供电模块和所述第二供电模块连接,并配置为向所述第一供电模块发送第一目标输出电压,以及向所述第二供电模块发送第二目标输出电压,其中,所述第一目标输出电压大于所述第二目标输出电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服务器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供电模块,所述第一供电模块的输入端与市电连接,输出端与第一耗电器件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耗电器件为需要对输入电压进行二次电压转换的器件;
第二供电模块,所述第二供电模块的输入端与市电连接,输出端与第二耗电器件连接;
基板管理控制器,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通过I2C总线分别与所述第一供电模块和所述第二供电模块连接,并配置为向所述第一供电模块发送第一目标输出电压,以及向所述第二供电模块发送第二目标输出电压,其中,所述第一目标输出电压大于所述第二目标输出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开关管;
所述开关管并联在所述第一供电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供电模块的输出端之间,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基板管理器连接;
所述基板管理器还配置为监测所述第一供电模块和第二供电模块的故障信息,并根据所述故障信息驱动所述开关管导通或截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管理器配置为响应于监测到所述第一供电模块和所述第二供电模块均正常,则驱动所述开关管截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管理器配置为响应于监测到所述第一供电模块故障且所述第二供电模块正常,则驱动所述开关管导通,以使所述第二供电模块通过所述第二目标输出电压分别为所述第一耗电器件和所述第二耗电器件供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福宽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