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东专利>正文

校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8118 阅读:19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校表器,由三组带蜗杆的齿轮逐级啮合构成,在每个蜗杆中部均设置有蜗轮并与其上部周围有轮齿的刻度表啮合,在上部的蜗杆顶端的蜗轮中央向下垂直固定连接一端部穿有调针的蜗轮臂。由于该校表器为机械调整,可根据刻度表的数据进行逐级调整,精确度高,且造价低,使用方便,非常适宜各手表厂及销售、维修部门使用。(*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检测仪器,尤其是一种检测、调校手表的校表器。目前使用的校表器是用电脑进行检测,通过手表本身反馈回的信息来分析手表运行的状态,从仪器上只能读出手表快、慢的数据,且由于天气、及各种原因还易造成检测的误差,而核对后仍需人工进行反复调整,使得校表造价高,精确度不够。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造价低,检测精确,采用机械调整的新型校表器。本技术由三组带蜗杆的齿轮逐级啮合组成,在蜗杆的中部设置有与上部的刻度表相啮合的蜗轮,在最上一级蜗杆顶端还设置有一蜗轮,其中央向下垂直固定连接一端部穿有调针的蜗轮臂。以下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由三组中心安装有蜗杆(5)的齿轮(1、3、4)逐级啮合组成,大齿轮(1、3)还连接小齿轮(2),在每个蜗杆(5)中部均设置有蜗轮(6),在蜗轮(6)上部固定有一个刻度表(7),刻度表圆周有轮齿与蜗轮(6)相啮合。该校表器的三组蜗杆(5)是从下到上逐级加长,最上部的蜗杆(5)顶端还设置有一蜗轮(8),在其中央向下垂直固定连接一端部穿有调针(10)的蜗轮臂(9)。工作时,将本校表器活动固定在支架上,根据齿轮与齿轮之间的运动能改变转速的原理,齿轮(1)转动把动力传至齿轮(3)的大齿轮,改变齿轮(3)的转速,齿轮(3)的小齿轮再将动力传至齿轮(4),使转速更为缓慢,齿轮将动力经过蜗杆,并带动各自蜗杆上的刻度表,传至蜗轮,使蜗轮转动,并带动调针,对手表进行调整。齿轮(1、3、4)都可以独立转动,齿轮(4)的转动是针对误差较大的手表进行粗略调整,并在刻度表上读出数据,以此类推,齿轮(3)进行较小的调整,齿轮(1)进行最精确的调整。采用本技术进行校表,为机械调校,可随时根据刻度表的数据进行逐级调整,精确度高,一天误差在一秒之内,且造价低,使用方便,非常适宜各手表厂及销售、维修部门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校表器,由蜗轮、蜗轮臂、齿轮、齿轮蜗杆、刻度表组成,其特征在于a、由三组带蜗杆(5)的齿轮(1、3、4)逐级啮合构成;齿轮(1、3)还连接小齿轮(2);b、在每个蜗杆(5)中部均设置有蜗轮(6),并与其上部周围有轮齿的刻度表(7)啮合;c、三组蜗杆(5)从下到上逐级加长,最上部的蜗杆(5)顶端还设置有一蜗轮(8),在其中央向下垂直固定连接一端部穿有调针(10)的蜗轮臂(9)。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校表器,由三组带蜗杆的齿轮逐级啮合构成,在每个蜗杆中部均设置有蜗轮并与其上部周围有轮齿的刻度表啮合,在上部的蜗杆顶端的蜗轮中央向下垂直固定连接一端部穿有调针的蜗轮臂。由于该校表器为机械调整,可根据刻度表的数据进行逐级调整,精确度高,且造价低,使用方便,非常适宜各手表厂及销售、维修部门使用。文档编号G04D7/00GK2249916SQ9621450公开日1997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1996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1996年5月28日专利技术者冯东 申请人:冯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校表器,由蜗轮,蜗轮臂,齿轮,齿轮蜗杆,刻度表组成,其特征在于: a、由三组带蹋杆(5)的齿轮(1,3、4)逐级啮合构成;齿轮以(1、3)还连接小齿轮(2); b、在每个蜗杆(5)中部均设置有蜗轮(6),并与其上部周围有轮齿的刻度表门啮合; c,三组蜗杆(5)从下到上逐级加长,最上部的蜗杆(5)顶端还设置有一蜗轮(8),在其中央向下垂直固定连接一端部穿有调针(10)的蜗轮臂(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东
申请(专利权)人:冯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