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测量铅带厚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8105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激光测量铅带厚度装置,涉及铅带测量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第二支撑平台的内侧面上嵌入设置有与第一升降平台侧面上的第一光电发射机构相配合的第二光电接收机构。第二支撑平台上侧开设有激光测距腔体;第二支撑平台上侧配置有固定安装在激光测距腔体外侧方位的激光测距机构。第二支撑平台上侧配置有导向安装在激光测距腔体内侧方位的第二活动导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铅带放置在第一升降平台上,通过第一光电发射机构、第二光电接收机构,将第一升降平台举升至对应测量位置,同时通过第一短轴杆与第二长轴杆进行转动配合,将较薄的铅带层厚度等比转换为第二反光层的长距离移动距离,提高了对铅带的测量精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激光测量铅带厚度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铅带测量
,特别是涉及一种激光测量铅带厚度装置。
技术介绍
铅蓄电池的优点是放电时电动势较稳定,缺点是比能量(单位重量所蓄电能)小。铅蓄电池的工作电压平稳、使用温度及使用电流范围宽、能充放电数百个循环、贮存性能好(尤其适于干式荷电贮存)、造价较低,因而应用广泛。在铅蓄电池生产制造过程中,铅带原料的使用必不可少,而对铅带的厚度进行规范化也是制造铅蓄电池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何对铅带进行精准的厚度检测,是提高铅蓄电池加工制造品质的一个重要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光测量铅带厚度装置,通过第一短轴杆与第二长轴杆进行转动配合,将较薄的铅带层厚度等比转换为第二反光层的长距离移动距离,提高了对铅带的测量精准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激光测量铅带厚度装置,包括第一升降装置,第一升降装置的输出侧朝上,第一升降装置的输出侧设置有升降连杆,升降连杆的上侧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升降平台,第一升降平台上侧面放置有平铺的铅带;第一升降装置的两侧方位都设置有第二支撑机构,第二支撑机构的上侧安装有第二支撑平台,第二支撑平台的上方连接有第二上侧支架,第一升降平台的两侧面上都嵌入设置有第一光电发射机构;第二支撑平台的内侧面上嵌入设置有与第一升降平台侧面上的第一光电发射机构相配合的第二光电接收机构。第二上侧支架内侧端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内侧支架;第二内侧支架的下侧导向安装有第一活动导杆;第一活动导杆下侧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下侧板;第一活动导杆上侧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上侧板;第二支撑平台上侧开设有激光测距腔体;第二支撑平台上侧配置有固定安装在激光测距腔体外侧方位的激光测距机构。第二支撑平台上侧配置有导向安装在激光测距腔体内侧方位的第二活动导杆;第二活动导杆外侧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外侧板;第二活动导杆内侧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激光测距腔体内的第二内侧板;第二上侧支架的下侧设有连接在同一转轴机构上的第一短轴杆和第二长轴杆;第一短轴杆的下侧端与第一上侧板接触配合;第二长轴杆的下侧端与第二外侧板接触配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短轴杆的下侧端配置有导轮结构;第一短轴杆下侧端的导轮结构与第一上侧板的上侧面滚动接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二长轴杆的下侧端配置有导轮结构;第一短轴杆下侧端的导轮结构与第二外侧板的外侧面滚动接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设第二长轴杆的长度尺寸为Lc,设第一短轴杆的长度尺寸为Ld,则有Lc≥2Ld。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设第一短轴杆与的第二长轴杆之间的夹角角度为θ,则有θ∈[45°,9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二内侧支架上开设有与第一活动导杆相配合的通孔结构;第一活动导杆上套设有位于第二内侧支架与第一下侧板之间的第一张力弹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下侧板的下侧面上连接有非金属材质的挤压接触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二支撑平台上开设有与第二活动导杆相配合的通孔结构;第二活动导杆上套设有位于第二支撑平台与第二外侧板之间的第二张力弹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二内侧板的一侧面上设置有与激光测距机构位置相配合的第二反光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二活动导杆上配置有若干卡扣点结构;第二活动导杆上配置有位于激光测距腔体内部的安装在卡扣点结构上的第二限位安装盘。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可以升降的第一升降平台,将铅带放置在第一升降平台上,通过第一光电发射机构、第二光电接收机构,将第一升降平台举升至对应测量位置,同时通过第一短轴杆与第二长轴杆进行转动配合,将较薄的铅带层厚度等比转换为第二反光层的长距离移动距离,提高了对铅带的测量精准度。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激光测量铅带厚度装置的整体配合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中的C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第一升降装置;2-升降连杆;3-第一升降平台;4-铅带;5-第二支撑机构;6-第二支撑平台;7-第二上侧支架;8-第二内侧支架;9-激光测距腔体;10-激光测距机构;11-第一短轴杆;12-第二长轴杆;13-第一光电发射机构;14-第二光电接收机构;15-第一活动导杆;16-第一下侧板;17-挤压接触板;18-第一上侧板;19-第一张力弹簧;20-第二活动导杆;21-第二外侧板;22-第二内侧板;23-第二反光层;24-第二张力弹簧;25-第二限位安装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激光测量铅带厚度装置。在本专利技术的激光测量铅带厚度装置中:第一升降装置1的输出侧朝上,第一升降装置1的输出侧设置有升降连杆2,升降连杆2的上侧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升降平台3,第一升降平台3上侧面放置有平铺的铅带4;第一升降装置1的两侧方位都设置有第二支撑机构5,第二支撑机构5的上侧安装有第二支撑平台6,第二支撑平台6的上方连接有第二上侧支架7。在本专利技术的激光测量铅带厚度装置中:第一升降平台3的两侧面上都嵌入设置有第一光电发射机构13,第二支撑平台6的内侧面上嵌入设置有与第一升降平台3侧面上的第一光电发射机构13相配合的第二光电接收机构14。在本专利技术的激光测量铅带厚度装置中:第二上侧支架7内侧端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内侧支架8;第二内侧支架8的下侧导向安装有第一活动导杆15;第二内侧支架8上开设有与第一活动导杆15相配合的通孔结构,第一活动导杆15上套设有位于第二内侧支架8与第一下侧板之间的第一张力弹簧19。在本专利技术的激光测量铅带厚度装置中:第一活动导杆15下侧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下侧板16;第一下侧板16的下侧面上连接有非金属材质的挤压接触板17。第一活动导杆15上侧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上侧板18;第二支撑平台6上侧开设有激光测距腔体9;第二支撑平台6上侧配置有固定安装在激光测距腔体9外侧方位的激光测距机构10。在本专利技术的激光测量铅带厚度装置中:第二支撑平台6上侧配置有导向安装在激光测距腔体9内侧方位的第二活动导杆20;第二支撑平台6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激光测量铅带厚度装置,包括第一升降装置(1),所述第一升降装置(1)的输出侧朝上,所述第一升降装置(1)的输出侧设置有升降连杆(2),所述升降连杆(2)的上侧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升降平台(3),所述第一升降平台(3)上侧面放置有平铺的铅带(4);所述第一升降装置(1)的两侧方位都设置有第二支撑机构(5),所述第二支撑机构(5)的上侧安装有第二支撑平台(6),所述第二支撑平台(6)的上方连接有第二上侧支架(7),其特征在于:/n所述第一升降平台(3)的两侧面上都嵌入设置有第一光电发射机构(13);/n所述第二支撑平台(6)的内侧面上嵌入设置有与第一升降平台(3)侧面上的第一光电发射机构(13)相配合的第二光电接收机构(14);/n所述第二上侧支架(7)内侧端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内侧支架(8);/n所述第二内侧支架(8)的下侧导向安装有第一活动导杆(15);/n所述第一活动导杆(15)下侧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下侧板(16);/n所述第一活动导杆(15)上侧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上侧板(18);/n所述第二支撑平台(6)上侧开设有激光测距腔体(9);/n所述第二支撑平台(6)上侧配置有固定安装在激光测距腔体(9)外侧方位的激光测距机构(10);/n所述第二支撑平台(6)上侧配置有导向安装在激光测距腔体(9)内侧方位的第二活动导杆(20);/n所述第二活动导杆(20)外侧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外侧板(21);/n所述第二活动导杆(20)内侧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激光测距腔体(9)内的第二内侧板(22);/n所述第二上侧支架(7)的下侧设有连接在同一转轴机构上的第一短轴杆(11)和第二长轴杆(12);/n所述第一短轴杆(11)的下侧端与第一上侧板(18)接触配合;/n所述第二长轴杆(12)的下侧端与第二外侧板(21)接触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测量铅带厚度装置,包括第一升降装置(1),所述第一升降装置(1)的输出侧朝上,所述第一升降装置(1)的输出侧设置有升降连杆(2),所述升降连杆(2)的上侧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升降平台(3),所述第一升降平台(3)上侧面放置有平铺的铅带(4);所述第一升降装置(1)的两侧方位都设置有第二支撑机构(5),所述第二支撑机构(5)的上侧安装有第二支撑平台(6),所述第二支撑平台(6)的上方连接有第二上侧支架(7),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升降平台(3)的两侧面上都嵌入设置有第一光电发射机构(13);
所述第二支撑平台(6)的内侧面上嵌入设置有与第一升降平台(3)侧面上的第一光电发射机构(13)相配合的第二光电接收机构(14);
所述第二上侧支架(7)内侧端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内侧支架(8);
所述第二内侧支架(8)的下侧导向安装有第一活动导杆(15);
所述第一活动导杆(15)下侧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下侧板(16);
所述第一活动导杆(15)上侧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上侧板(18);
所述第二支撑平台(6)上侧开设有激光测距腔体(9);
所述第二支撑平台(6)上侧配置有固定安装在激光测距腔体(9)外侧方位的激光测距机构(10);
所述第二支撑平台(6)上侧配置有导向安装在激光测距腔体(9)内侧方位的第二活动导杆(20);
所述第二活动导杆(20)外侧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外侧板(21);
所述第二活动导杆(20)内侧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激光测距腔体(9)内的第二内侧板(22);
所述第二上侧支架(7)的下侧设有连接在同一转轴机构上的第一短轴杆(11)和第二长轴杆(12);
所述第一短轴杆(11)的下侧端与第一上侧板(18)接触配合;
所述第二长轴杆(12)的下侧端与第二外侧板(21)接触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测量铅带厚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短轴杆(11)的下侧端配置有导轮结构;
所述第一短轴杆(11)下侧端的导轮结构与第一上侧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钦晓峰陈林汪章杰侍子强
申请(专利权)人:天能电池芜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