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68031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3:10
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分隔部和通风部;分隔部将壳体内部分隔为室内进风区、室内出风区、室外进风区和室外出风区;以通风部连通室内进风区与室内出风区为第一模式;以通风部连通室外进风区和室内出风区为第二模式;空调器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之间可切换。根据本申请的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能在过渡季节利用自然冷源实现对机柜进行降温,从而降低机柜空调的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本申请属于空调器
,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5G基站数量的日益剧增以及5G基站相对4G基站功耗翻倍的影响下,基站能耗将大幅增加。基站的能耗主要是主设备耗电以及配套的温控设备耗电,其中温控设备耗电量占比30%-40%,因此基站温控设备的节能性至关重要。户外机柜、户外基站、户外集装箱等场所普遍使用机柜空调对其内部设备进行降温。但是,目前市场上常规的机柜空调即使是在过渡季节以及冬天室外环境温度比较低的情况下,大多还是采用压缩机制冷降温,能耗高,节能性差。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在过渡季节利用自然冷源实现对机柜进行降温,从而降低机柜空调的功耗的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能在过渡季节利用自然冷源实现对机柜进行降温,从而降低机柜空调的功耗。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分隔部和通风部;分隔部将壳体内部分隔为室内进风区、室内出风区、室外进风区和室外出风区;以通风部连通室内进风区与室内出风区为第一模式;以通风部连通室外进风区和室内出风区为第二模式;空调器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之间可切换。优选地,空调器在第一模式时,通风部连通室外进风区和室外出风区;和/或,空调器在第二模式时,通风部连通室内进风区和室外出风区。优选地,通风部包括可开闭的第一通风口;第一通风口设置于分隔部上;第一通风口位于室内进风区和室内出风区之间;和/或,通风部包括可开闭的第二通风口;第二通风口设置于分隔部上;第二通风口位于室外进风区和室外出风区之间;和/或,通风部包括可开闭的第三通风口;第三通风口设置于分隔部上;第三通风口位于室内进风区和室外出风区之间;和/或,通风部包括可开闭的第四通风口;第四通风口设置于分隔部上;第四通风口位于室外进风区和室内出风区之间。优选地,空调器还包括控制阀;控制阀用于控制第一通风口和/或第二通风口和/或第三通风口和/或第四通风口的开闭。优选地,控制阀包括第一风阀;第一风阀设置于第一通风口处;和/或,控制阀包括第二风阀;第二风阀设置于第二通风口处;和/或,控制阀包括第三风阀;第三风阀设置于第三通风口处;和/或,控制阀包括第四风阀;第四风阀设置于第四通风口处。根据本申请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如上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检测空调器所在的室内环境温度T1;根据室内环境温度T1控制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优选地,根据室内环境温度T1控制空调器的运行模式包括如下步骤:当T1≧T4时,控制空调器进入制冷模式;和/或,当T1<T4,且壳体内的氢气浓度达到预设浓度时,控制空调器进入排氢模式;其中T4为预设制冷启动温度;和/或,当T1≥T3,且持续时间超过预设时间时,控制空调器进入应急模式;其中T3为高温报警温度。优选地,控制空调器进入制冷模式包括如下步骤: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2;根据△T确定制冷模式的运行方式;其中,△T=T1-T2。优选地,根据△T确定制冷模式的运行方式包括如下步骤:当△T<△T1时,控制制冷模式为压缩式制冷模式;其中△T1为第一预设温差;和/或,当△T>△T2时,控制制冷模式为新风制冷模式;其中△T2为第二预设温差。优选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控制空调器进入排氢模式包括如下步骤:当空调器还包括控制阀;控制阀包括第一风阀、第二风阀、第三风阀和第四风阀时,控制第一风阀和第二风阀均关闭,并控制第三风阀和第四风阀均打开;和/或,控制空调器进入应急模式包括如下步骤:当空调器还包括控制阀;控制阀包括第一风阀、第二风阀、第三风阀和第四风阀时,控制第一风阀和第二风阀均关闭,并控制第三风阀和第四风阀均打开;和/或,控制制冷模式为新风制冷模式包括如下步骤:当空调器还包括控制阀;控制阀包括第一风阀、第二风阀、第三风阀和第四风阀时,控制第一风阀和第二风阀均关闭,并控制第三风阀和第四风阀均打开;和/或,控制制冷模式为压缩式制冷模式包括如下步骤:当空调器还包括控制阀;控制阀包括第一风阀、第二风阀、第三风阀和第四风阀时,控制第一风阀和第二风阀均打开,并控制第三风阀和第四风阀均关闭。本申请提供的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以通风部连通室内进风区与室内出风区为第一模式;以通风部连通室外进风区和室内出风区为第二模式;空调器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之间可切换,使得空调器在过渡季节采用第二模式进行制冷,能在过渡季节利用自然冷源实现对机柜进行降温,从而降低机柜空调的功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空调器在第一模式下的气体流向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空调器在第二模式下的气体流向图。附图标记表示为:1、壳体;11、分隔部;111、室内进风区;1111、室内环境温度传感器;1112、室内空气过滤器;1113、蒸发风机;112、室内出风区;1121、蒸发器;113、室外进风区;1131、室外侧环境温度传感器;1132、室外侧空气过滤器;1133、冷凝风机;1134、压缩机;114、室外出风区;1141、冷凝器;121、第一风阀;122、第二风阀;123、第三风阀;124、第四风阀。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参见图1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分隔部11和通风部;分隔部11将壳体1内部分隔为室内进风区111、室内出风区112、室外进风区113和室外出风区114;以通风部连通室内进风区111与室内出风区112为第一模式;以通风部连通室外进风区113和室内出风区112为第二模式;空调器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之间可切换,使得空调器在过渡季节可以采用第二模式进行制冷,能在过渡季节利用自然冷源实现对机柜进行降温,从而降低机柜空调的功耗,且无需增加额外的部件。可以解决常规机柜空调能耗高的问题;也可以解决常规机柜空调引进自然冷源需要增加额外的部件的问题;还能解决常规机柜空调在排氢和应急情况下需要启动除机柜空调之外的设备的问题。本申请机柜空调为整体式机组,机组由第一隔板将其分为左右两部分,左侧为空调的室内侧,右侧为空调的室外侧;机组由第二隔板将其分为上下两部分;即通过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壳体1内分隔为四部分:室内进风区111、室内出风区112、室外进风区113和室外出风区114。左侧上部的室内进风区111布置有室内环境温度传感器1111、室内空气过滤器1112、蒸发风机1113;左侧下部的室内出风区112布置有蒸发器1121;右侧上部的室外出风区114布置有冷凝器1141;右侧下部的室外进风区113布置有室外侧环境温度传感器1131、室外侧空气过滤器1132、冷凝风机1133、压缩机1134。本申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分隔部(11)和通风部;所述分隔部(11)将所述壳体(1)内部分隔为室内进风区(111)、室内出风区(112)、室外进风区(113)和室外出风区(114);以所述通风部连通室内进风区(111)与所述室内出风区(112)为第一模式;以所述通风部连通所述室外进风区(113)和所述室内出风区(112)为第二模式;所述空调器在所述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之间可切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分隔部(11)和通风部;所述分隔部(11)将所述壳体(1)内部分隔为室内进风区(111)、室内出风区(112)、室外进风区(113)和室外出风区(114);以所述通风部连通室内进风区(111)与所述室内出风区(112)为第一模式;以所述通风部连通所述室外进风区(113)和所述室内出风区(112)为第二模式;所述空调器在所述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之间可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在所述第一模式时,所述通风部连通所述室外进风区(113)和所述室外出风区(114);
和/或,所述空调器在所述第二模式时,所述通风部连通所述室内进风区(111)和所述室外出风区(114)。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部包括可开闭的第一通风口;所述第一通风口设置于所述分隔部(11)上;所述第一通风口位于所述室内进风区(111)和所述室内出风区(112)之间;
和/或,所述通风部包括可开闭的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二通风口设置于所述分隔部(11)上;所述第二通风口位于所述室外进风区(113)和所述室外出风区(114)之间;
和/或,所述通风部包括可开闭的第三通风口;所述第三通风口设置于所述分隔部(11)上;所述第三通风口位于所述室内进风区(111)和所述室外出风区(114)之间;
和/或,所述通风部包括可开闭的第四通风口;所述第四通风口设置于所述分隔部(11)上;所述第四通风口位于所述室外进风区(113)和所述室内出风区(11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控制阀;所述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通风口和/或第二通风口和/或第三通风口和/或第四通风口的开闭。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包括第一风阀(121);所述第一风阀(121)设置于所述第一通风口处;
和/或,所述控制阀包括第二风阀(122);所述第二风阀(122)设置于所述第二通风口处;
和/或,所述控制阀包括第三风阀(123);所述第三风阀(123)设置于所述第三通风口处;
和/或,所述控制阀包括第四风阀(124);所述第四风阀(124)设置于所述第四通风口处。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种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检测所述空调器所在的室内环境温度T1;
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T1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


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芳杨伟赖桃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