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提升装置及操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7841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筋提升装置及设有该提升装置的操作方法,包括支撑机构、提升机构和夹持机构,夹持机构被置于支撑机构内侧,且与贯穿支撑机构设置的提升机构的一端连接,提升机构带动夹持钢筋的夹持机构竖直上下移动;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支撑梁,并围成“冂”形结构;提升机构包括螺纹杆,螺纹杆的一端连接旋转把手,另一端连接升降装置,可通过旋转螺纹杆高度以调整升降装置的竖直方向的位置;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形成一“X”形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提升装置能降低施工风险,省时省力,同时可现场灵活组装,小巧方便,适用于多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提升装置及操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辅助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筋提升装置及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总结以往的施工经验,梁板钢筋保护层垫块均在钢筋绑扎完成后施工,传统做法中梁板钢筋底面垫块,人工利用杠杆原理,放置垫木在相应支点,一端人工下压,另一端插入钢筋底部将其撬起,另外一个人放置垫块在梁板钢筋底部。这种方法容易造成露筋或钢筋保护层不足,且耗时耗力,同时施工过程中安全风险较大。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上部空间有限,较大的撬动工具无法应用,或者向上提拉等装置也很难安装固定,实现起来非常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筋提升装置及操作方法,使在该施工过程中能够快捷方便的对梁板钢筋抬起并进行保护层垫块的放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筋提升装置,包括支撑机构、提升机构和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被置于所述支撑机构内侧,且与贯穿所述支撑机构设置的所述提升机构的一端连接,所述提升机构带动夹持钢筋的所述夹持机构竖直上下移动;其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筋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提升机构和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被置于所述支撑机构内侧,且与贯穿所述支撑机构设置的所述提升机构的一端连接,所述提升机构带动夹持钢筋的所述夹持机构竖直上下移动;/n其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部,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杆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垂直于所述支撑梁设置,并围成“冂”形结构,所述支撑梁中间位置设置具有内螺纹的通孔;/n所述提升机构包括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旋转把手,另一端连接一可相对于所述螺纹杆相对移动的升降装置,可通过旋转所述螺纹杆高度以调整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提升机构和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被置于所述支撑机构内侧,且与贯穿所述支撑机构设置的所述提升机构的一端连接,所述提升机构带动夹持钢筋的所述夹持机构竖直上下移动;
其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部,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杆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垂直于所述支撑梁设置,并围成“冂”形结构,所述支撑梁中间位置设置具有内螺纹的通孔;
所述提升机构包括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旋转把手,另一端连接一可相对于所述螺纹杆相对移动的升降装置,可通过旋转所述螺纹杆高度以调整所述升降装置的竖直方向的位置;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通过轴活动连接,形成一“X”形结构;所述第一夹持部远离所述提升机构一端且朝所述第二夹持部一侧设有第一托板,所述第二夹持部远离所述提升机构一端且朝所述第一夹持部一侧设有第二托板,所述第一托板与所述第二托板在水平方向上错位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板沿所述螺纹杆高度方向的位置高于与所述第二托板的位置,以使在夹持过程中能够交错夹紧所述钢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钢筋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部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部均设有支撑脚,以增加支撑面积,且所述支撑脚与所述支撑梁并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筋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板和所述第二托板的位置均低于所述支撑脚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2、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钢筋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为与所述螺纹杆外螺纹相配合的套件。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长龙刘明张财张家凯张泽昆陈芮赵树阳张强岳军牛智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