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登峰专利>正文

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7806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属于水利设备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机架,机架的前方设有吸淤装置,吸淤装置包括吸水管和吸泥管,吸水管位于吸泥管的前方和上方,机架的前方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位于吸水管的下方、吸泥管的前方,吸水管和吸泥管的管道相连通形成吸淤管;机架上设有两个泥水储存箱,每个泥水储存箱均设有水箱和泥箱,每个排淤管对应和一个泥箱相连通,水箱和泥箱之间设有水可以通过的竖直隔板,水箱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溢流孔。经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水管可以首先把水吸走,然后利用吸泥管吸泥水,提高吸淤效率。吸到的泥水可以通过泥水储存箱进行沉降分离,使得水可以快速排出,快速恢复河道水量,避免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水域范围宽广,有大量河道,河道内常常会沉积大量的淤泥,既影响水质,又影响水体流动。因此,需要人工进行淤泥清理,而在淤泥清理的过程中,现有的设备都是直接利用搅拌装置把泥水搅浑,然后抽吸,直接把抽吸的污泥排出河外,这一方面造成很大的清淤负荷,降低清淤效率;一方面会造成水体浪费,河道水量恢复较慢。因此,有必要改善以上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改善河道环境。需要注意的是,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公开的技术方案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下方设有行动履带,所述机架的前方设有吸淤装置,所述吸淤装置包括吸水管和吸泥管,所述吸水管位于所述吸泥管的前方和上方,所述吸水管和吸泥管均和吸污泵连接,所述机架的前方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位于所述吸水管的下方、吸泥管的前方,所述吸水管和吸泥管的管道相连通形成吸淤管,所述吸淤管的一端设有三通,所述三通连接有两个排淤管;所述机架上设有两个泥水储存箱,每个所述泥水储存箱均设有水箱和泥箱,每个所述排淤管对应和一个泥箱相连通,所述水箱和泥箱之间设有水可以通过的竖直隔板,所述水箱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溢流孔,所述溢流孔和排水管相连通。较佳地,所述竖直隔板上设有网格板,所述网格板的网孔大小自上至下逐渐减小。较佳地,所述水箱的侧壁上设有溢流控制装置,所述溢流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水箱侧壁上滑道,所述滑道上滑动设有滑动条,所述滑动条上设有至少一个过水孔,所述滑动条顶端设有浮球。较佳地,所述滑道的上端设有对所述滑动条进行限位的限位块。较佳地,所述滑动条的下端设有配重块。较佳地,所述滑动条的下端设有配重块。较佳地,所述吸水管的端面上设有过滤网。较佳地,所述溢流孔的端面上设有过滤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经过本专利技术的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水管可以首先把水吸走,然后利用吸泥管吸泥水,可以提高吸淤效率。吸到的泥水可以通过泥水储存箱进行沉降分离,使得水可以快速排出,快速恢复河道水量,避免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溢流控制装置的滑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溢流控制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行动履带,200.吸淤装置,201.吸水管,202.吸泥管,203.吸淤管,204.排淤管,300.搅拌装置,400.泥水储存箱,401.水箱,4011.溢流孔,402.泥箱,500.竖直隔板,600.排水管,700.溢流控制装置,701.滑道,702.滑动条,703.浮球,704.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下方设有行动履带100,所述机架的前方设有吸淤装置200,所述吸淤装置包括吸水管201和吸泥管202,所述吸水管201位于所述吸泥管202的前方和上方,所述吸水管201和吸泥管202均和吸污泵连接,所述机架的前方设有搅拌装置300,所述搅拌装置300位于所述吸水管201的下方、吸泥管202的前方,所述吸水管201和吸泥管202的管道相连通形成吸淤管203,所述吸淤管的一端设有三通,所述三通连接有两个排淤管204;所述机架上设有两个泥水储存箱400,每个所述泥水储存箱400均设有水箱401和泥箱402,每个所述排淤管204对应和一个泥箱402相连通,所述水箱401和泥箱402之间设有水可以通过的竖直隔板500,所述水箱401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溢流孔4011,所述溢流孔4011和排水管600相连通。本专利技术的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的工作过程:利用吸污泵使吸水管和吸泥管分别对水和泥水进行抽吸,吸水管主要吸的是水,吸泥管吸的泥水含量中泥成分较多,先吸水然后搅拌后再吸泥水,这样可以增大抽吸效率。吸到的水和泥水混合后首先进入其中一个泥箱,泥箱中较重密实的泥沉到水底,部分水会通过竖直隔板流入到旁边的水箱,水箱的液位到达一定高度后悔通过溢流孔排出。两个泥水储存箱轮流使用,使得泥水储存箱内的泥水能够有时间进行沉降,从而进行泥水分离。进一步地,所述竖直隔板500上设有网格板,所述网格板的网孔大小自上至下逐渐减小。泥箱底部的泥会逐渐沉积,形成较结实的泥层,处于上方的水层可以快速通过网格板流入水箱,从而排出,减少水分流失,使河道等快速恢复水流。进一步地,如图2-3所示,所述水箱401的侧壁上设有溢流控制装置700,所述溢流控制装置700包括设置在所述水箱401侧壁上滑道701,所述滑道701上滑动设有滑动条702,所述滑动条702上设有至少一个过水孔7021,所述滑动条702顶端设有浮球703。当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浮球会带动滑动条向上滑动,直至过水孔和溢流孔重合,水就会排出水箱。当水箱流入部分泥水时,浮力变小,浮球就会上升较小高度,使得当水位达到指定高度后才会流出,避免泥水流出。进一步地,所述滑道701的上端设有对所述滑动条702进行限位的限位块704。限位块可以限制滑动条的位置,让过水孔和溢流孔重合,保证水能够从水箱流出。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条702的下端设有配重块,可以通过调整配重块的重量来调整滑动条的高度,从而调整过水孔和溢流孔的重合高度,从而控制不同水位的水可以溢流出水箱。其中,多个溢流孔可以竖直排列,多个过水孔也可以竖直排列。另外,还可以设置阵列式的溢流孔和过水孔,从而控制溢流速度和溢流高度。进一步地,所述吸水管201的端面上设有过滤网,防止大尺寸的物质进入管道,防止管道堵塞。进一步地,所述溢流孔4011的端面上设有过滤网,防止大尺寸的物质进入管道,防止管道堵塞。本专利技术中涉及的未说明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或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施。以上公开的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下方设有行动履带(100),所述机架的前方设有吸淤装置(200),所述吸淤装置包括吸水管(201)和吸泥管(202),所述吸水管(201)位于所述吸泥管(202)的前方和上方,所述吸水管(201)和吸泥管(202)均和吸污泵连接,所述机架的前方设有搅拌装置(300),所述搅拌装置(300)位于所述吸水管(201)的下方、吸泥管(202)的前方,所述吸水管(201)和吸泥管(202)的管道相连通形成吸淤管(203),所述吸淤管的一端设有三通,所述三通连接有两个排淤管(204);/n所述机架上设有两个泥水储存箱(400),每个所述泥水储存箱(400)均设有水箱(401)和泥箱(402),每个所述排淤管(204)对应和一个泥箱(402)相连通,所述水箱(401)和泥箱(402)之间设有水可以通过的竖直隔板(500),所述水箱(401)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溢流孔(4011),所述溢流孔(4011)和排水管(600)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下方设有行动履带(100),所述机架的前方设有吸淤装置(200),所述吸淤装置包括吸水管(201)和吸泥管(202),所述吸水管(201)位于所述吸泥管(202)的前方和上方,所述吸水管(201)和吸泥管(202)均和吸污泵连接,所述机架的前方设有搅拌装置(300),所述搅拌装置(300)位于所述吸水管(201)的下方、吸泥管(202)的前方,所述吸水管(201)和吸泥管(202)的管道相连通形成吸淤管(203),所述吸淤管的一端设有三通,所述三通连接有两个排淤管(204);
所述机架上设有两个泥水储存箱(400),每个所述泥水储存箱(400)均设有水箱(401)和泥箱(402),每个所述排淤管(204)对应和一个泥箱(402)相连通,所述水箱(401)和泥箱(402)之间设有水可以通过的竖直隔板(500),所述水箱(401)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溢流孔(4011),所述溢流孔(4011)和排水管(600)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隔板(500)上设有网格板,所述网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登峰李尚迪阎燕吴增文
申请(专利权)人:李登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