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电粉末喷涂用烘干车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7797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静电粉末喷涂用烘干车间,所述喷涂车间内设置有支架,支架上设置有环形导轨,环形导轨中间设置在烘干箱和冷却箱内部;烘干箱和冷却箱均设置为两端开口的通道,烘干箱与冷却箱连通设置;烘干箱一端两侧壁上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上设置有空气加热器,进气管末端连接有喷气管,喷气管上连接设置有喷气头,烘干箱进料端上下侧壁设置为空腔结构,烘干箱上下侧壁空腔结构内壁上均开有烘干气孔,烘干箱上下侧壁连接中间管,中间管与烘干箱的进料端侧壁连接设置,烘干箱的进料端侧壁设置为连通的空腔结构,烘干箱的进料端侧壁上均开有预热气孔。实现静电粉末喷涂的产品进行烘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电粉末喷涂用烘干车间
本技术涉及烘干
,具体涉及一种静电粉末喷涂用烘干车间。
技术介绍
静电粉末喷涂法的工作原理与一般的液态涂料的静电喷涂法几乎完全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粉末喷涂是分散的,而不是雾化的。它是靠静电粉末喷枪喷出来的涂料,在分散的同时使粉末粒子带负电荷,带电荷的粉末粒子受气流(或离心力等其他作用力)和静电引力的作用,涂着到接地的被涂物上,再加热熔融固化成膜。静电粉末喷涂法是在工业涂装领域中占主导位置的粉末涂装法。静电粉末喷涂的产品需要进行烘干,且烘干影响静电粉末喷涂的产品质量,才能满足进行下一步操作。因此,提供一种静电粉末喷涂用烘干车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电粉末喷涂用烘干车间,解决静电粉末喷涂的产品不易进行烘干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静电粉末喷涂用烘干车间,包括:喷涂车间、支架、环形导轨、烘干箱、冷却箱5、进气管、空气加热器、喷气管、喷气头、中间管;所述喷涂车间内设置有支架,支架上设置有环形导轨,环形导轨中间设置在烘干箱和冷却箱内部;烘干箱和冷却箱均设置为两端开口的通道,烘干箱与冷却箱连通设置;烘干箱一端两侧壁上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上设置有空气加热器,进气管末端连接有喷气管,喷气管上连接设置有喷气头,烘干箱进料端上下侧壁设置为空腔结构,烘干箱上下侧壁空腔结构内壁上均开有烘干气孔,烘干箱上下侧壁连接中间管,中间管与烘干箱的进料端侧壁连接设置,烘干箱的进料端侧壁设置为连通的空腔结构,烘干箱的进料端侧壁上均开有预热气孔。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箱侧壁设置为空腔结构,冷却箱的空腔内设置有隔板,隔板将冷却箱侧壁分割为冷却腔,冷却腔顶壁上设置有冷却管,冷却管底壁上均匀开有出水孔,冷却腔下壁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一端连接相邻冷却腔内的冷却管;冷却箱出料端的顶部连接有循环管,循环管一端与冷却箱出料端冷却腔的冷却管连通设置,循环管另一端与冷却箱进料端冷却腔的底部连通设置;循环管上设置有冷凝器,循环管和连接管上均设置有水泵。进一步的;所述冷却腔的出料端上部连接进水管,冷却腔的出料端下部连接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均设置有控制阀。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导轨下壁上活动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开有固定孔,固定孔上设置有挂钩。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导轨、固定板、挂钩上均涂有隔热层。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导轨与电机连接,电机与控制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隔板的个数至少为一个。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和中间管上均设置有气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1、静电粉末喷涂的产品通过环形导轨进入到烘干箱内,空气加热器加热的空气通过进气管通过设置在烘干箱一端两侧壁上的喷气管进气,再由喷气头喷出热气进行加热烘干,喷气头喷出热气进行烘干且热气再由烘干气孔吸收进入到烘干箱上下侧壁空腔结构内,再由中间管输出进入到,烘干箱的进料端空腔结构侧壁内,再由预热气孔输出,对进入的静电粉末喷涂的产品进行预热,实现了静电粉末喷涂的产品进行加热烘干。2、烘干的静电粉末喷涂的产品通过冷却箱,冷却箱内设置有冷却腔,且冷却箱进料端的冷却腔的水通过循环管进入到冷却箱出料端的冷却腔内,通过冷凝器进行循环水进行冷凝,相邻间的冷却腔通过连接管进水输送水,冷却箱出料端到进料端的冷却腔,冷凝水逐级对冷却箱内通过的粉末喷涂的产品进行冷却,满足需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中环形导轨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冷却箱的侧视图。图中:喷涂车间(1)、支架(2)、环形导轨(3)、烘干箱(4)、冷却箱(5)、进气管(6)、空气加热器(7)、喷气管(8)、喷气头(9)、中间管(10)、隔板(11)、冷却腔(12)、冷却管(13)、连接管(14)、循环管(15)、冷凝器(16)、水泵(17)、出水管(18)、进水管(19)、控制阀(20)、固定板(21)、固定孔(22)、挂钩(23)、电机(24)、控制器(25)、气泵(26)。具体实施方式图1-3所示,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静电粉末喷涂用烘干车间,包括:喷涂车间1、支架2、环形导轨3、烘干箱4、冷却箱5、进气管6、空气加热器7、喷气管8、喷气头9、中间管10;喷涂车间1内设置有支架2,支架2上设置有环形导轨3,环形导轨3中间设置在烘干箱4和冷却箱5内部;烘干箱4和冷却箱5均设置为两端开口的通道,烘干箱4与冷却箱5连通设置;烘干箱4一端两侧壁上连接有进气管6,进气管6上设置有空气加热器7,进气管6末端连接有喷气管8,喷气管8上连接设置有喷气头9,烘干箱4进料端上下侧壁设置为空腔结构,烘干箱4上下侧壁空腔结构内壁上均开有烘干气孔,烘干箱4上下侧壁连接中间管10,中间管10与烘干箱4的进料端侧壁连接设置,烘干箱4的进料端侧壁设置为连通的空腔结构,烘干箱4的进料端侧壁上均开有预热气孔;静电粉末喷涂的产品通过环形导轨3进入到烘干箱4内,空气加热器7加热的空气通过进气管6通过设置在烘干箱4一端两侧壁上的喷气管8进气,再由喷气头9喷出热气进行加热烘干,同时,喷气头9喷出热气进行烘干且热气再由烘干气孔吸收进入到烘干箱4上下侧壁空腔结构内,再由中间管10输出进入到,烘干箱4的进料端空腔结构侧壁内,再由预热气孔输出,对进入的静电粉末喷涂的产品进行预热,实现了静电粉末喷涂的产品进行加热烘干。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冷却箱5侧壁设置为空腔结构,冷却箱5的空腔内设置有隔板11,隔板11将冷却箱5侧壁分割为冷却腔12,冷却腔12顶壁上设置有冷却管13,冷却管13底壁上均匀开有出水孔,冷却腔12下壁连接有连接管14,连接管14一端连接相邻冷却腔12内的冷却管13;冷却箱5出料端的顶部连接有循环管15,循环管15一端与冷却箱5出料端冷却腔12的冷却管13连通设置,循环管15另一端与冷却箱5进料端冷却腔12底部连通设置;循环管15上设置有冷凝器16,循环管15和连接管14上均设置有水泵17;烘干的静电粉末喷涂的产品通过冷却箱5,冷却箱5内设置有冷却腔12,且冷却箱5进料端的冷却腔12的水通过循环管15进入到冷却箱5出料端的冷却腔12内,同时,通过冷凝器16进行循环水进行冷凝,相邻间的冷却腔12通过连接管14进水输送水,冷却箱5出料端到进料端的冷却腔12,冷凝水逐级对冷却箱5内通过的粉末喷涂的产品进行冷却,满足需要。实施例3:在实施例1-2的基础上,冷却腔12的出料端上部连接进水管19,冷却腔12的出料端下部连接出水管18,进水管19和出水管18上均设置有控制阀20;冷却腔12水的更新需要进行换水或者补给水。...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电粉末喷涂用烘干车间,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涂车间(1)、支架(2)、环形导轨(3)、烘干箱(4)、冷却箱(5)、进气管(6)、空气加热器(7)、喷气管(8)、喷气头(9)、中间管(10);/n所述喷涂车间(1)内设置有支架(2),支架(2)上设置有环形导轨(3),环形导轨(3)中间设置在烘干箱(4)和冷却箱(5)内部;/n烘干箱(4)和冷却箱(5)均设置为两端开口的通道,烘干箱(4)与冷却箱(5)连通设置;/n烘干箱(4)一端两侧壁上连接有进气管(6),进气管(6)上设置有空气加热器(7),进气管(6)末端连接有喷气管(8),喷气管(8)上连接设置有喷气头(9),烘干箱(4)进料端上下侧壁设置为空腔结构,烘干箱(4)上下侧壁空腔结构内壁上均开有烘干气孔,烘干箱(4)上下侧壁连接中间管(10),中间管(10)与烘干箱(4)的进料端侧壁连接设置,烘干箱(4)的进料端侧壁设置为连通的空腔结构,烘干箱(4)的进料端侧壁上均开有预热气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电粉末喷涂用烘干车间,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涂车间(1)、支架(2)、环形导轨(3)、烘干箱(4)、冷却箱(5)、进气管(6)、空气加热器(7)、喷气管(8)、喷气头(9)、中间管(10);
所述喷涂车间(1)内设置有支架(2),支架(2)上设置有环形导轨(3),环形导轨(3)中间设置在烘干箱(4)和冷却箱(5)内部;
烘干箱(4)和冷却箱(5)均设置为两端开口的通道,烘干箱(4)与冷却箱(5)连通设置;
烘干箱(4)一端两侧壁上连接有进气管(6),进气管(6)上设置有空气加热器(7),进气管(6)末端连接有喷气管(8),喷气管(8)上连接设置有喷气头(9),烘干箱(4)进料端上下侧壁设置为空腔结构,烘干箱(4)上下侧壁空腔结构内壁上均开有烘干气孔,烘干箱(4)上下侧壁连接中间管(10),中间管(10)与烘干箱(4)的进料端侧壁连接设置,烘干箱(4)的进料端侧壁设置为连通的空腔结构,烘干箱(4)的进料端侧壁上均开有预热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电粉末喷涂用烘干车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5)侧壁设置为空腔结构,冷却箱(5)的空腔内设置有隔板(11),隔板(11)将冷却箱(5)侧壁分割为冷却腔(12),冷却腔(12)顶壁上设置有冷却管(13),冷却管(13)底壁上均匀开有出水孔,冷却腔(12)下壁连接有连接管(14),连接管(14)一端连接相邻冷却腔(12)内的冷却管(13);
冷却箱(5)出料端的顶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永超
申请(专利权)人:新蔡县朗泰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