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建森专利>正文

电动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7724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供单位使用的作息时间报讯装置,由钟架、钟体和悬摆钟锤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悬摆钟锤下部与一个活动摆杆上端连接,活动摆杆中部为摆动支点,电动钟下部装有一个用电机带动的旋转凸轮,凸轮推动活动摆杆下端。电机的开关与时间程控装置用电线连接并被控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受停电限制,便于管理,可实现作息时间管理全自动化。(*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是一种供单位使用的作息时间报讯装置,适合于学校或企事业单位使用。目前各单位使用的报讯装置主要是电铃和普通的钟。电铃单只覆盖面积小,一个单位要装置多只,线路长管理维护不便。旧式的钟,钟声覆盖面积大,但是要用人工去拉,使用不便。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设计一种吸收旧式钟的特点,采用电动控制,方便管理,采用交直流两用,不受停电限制。本技术由钟架、钟体和悬摆钟锤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悬摆钟锤下部与一个活动摆杆上端连接,活动摆杆中部为摆动支点,电动钟下部装有一个用电机带动的旋转凸轮,凸轮推动活动摆杆下端。钟锤下部与摆动杆上端之间用柔性的金属链子连接,摆动杆上端的下部装有复位弹簧。凸轮为一个圆盘边上装有带滚套的固定销,电机用双速电机,电机的开关与时间程控装置用电线连接并被控制。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受停电限制,便于管理,可实现作息时间管理全自动化。附图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钟架1、钟体2和悬摆钟锤3等与普通钟相同,在悬摆钟锤3下部设置一个活动摆杆6,悬摆钟锤3下部与活动摆杆6上端连接,活动摆杆6中部为摆动支点5,在电动钟下部装设一个用电机9带动的旋转凸轮7,凸轮7推动活动摆杆6下端。钟锤3下部与摆动杆6上端之间用柔性的金属链子4连接,摆动杆6上端的下部装有复位弹簧10。凸轮7为一个圆盘边上装有带滚套8的固定销,电机9用双速电机,电机的开关与时间程控装置用电线11连接并被控制。供电用交流经整流后供给,并配有电瓶,交直流两用。调整好程控装置,即可自动控制时间进行打钟。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钟,由钟架、钟体和悬摆钟锤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悬摆钟锤下部与一个活动摆杆上端连接,活动摆杆中部为摆动支点,电动钟下部装有一个用电机带动的旋转凸轮,凸轮推动活动摆杆下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钟锤下部与摆动杆上端之间用柔性的金属链子连接,摆动杆上端的下部装有复位弹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轮为一个圆盘边上装有带滚套的固定销,电机用双速电机,电机的开关与时间程控装置连接并被控制。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供单位使用的作息时间报讯装置,由钟架、钟体和悬摆钟锤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悬摆钟锤下部与一个活动摆杆上端连接,活动摆杆中部为摆动支点,电动钟下部装有一个用电机带动的旋转凸轮,凸轮推动活动摆杆下端。电机的开关与时间程控装置用电线连接并被控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受停电限制,便于管理,可实现作息时间管理全自动化。文档编号G04C21/30GK2262252SQ9620992公开日1997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1996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1996年4月16日专利技术者李建森 申请人:李建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钟,由钟架、钟体和悬摆钟锤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悬摆钟锤下部与一个活动摆杆上端连接,活动摆杆中部为摆动支点,电动钟下部装有一个用电机带动的旋转凸轮,凸轮推动活动摆杆下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森
申请(专利权)人:李建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