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龚鼎新专利>正文

多用机械自控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7458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用机械自控钟,它是在现有的机械挂钟上改进设计五个零件,再把新设计的定位器[3]、调标拉绳[6]、转盘[8]、旁轴[9]、时间带[10]、启动抬钩[11]和自动挤压轮[12],以及组成电路部分的上、下接触片[18][19]等安装在现有挂钟上,而达到时间程序控制的目的,现有机械挂钟的功能全部不变。这种自控钟结构简单。易于为大众所理解和切实掌握使用和维修,用途广泛,凡有时间性和规律性的电路皆能用上。且节能、省人,性能十分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久。(*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属于一种时间程序控制用的钟。目前市场上普遍用的机械挂钟,只能计时间用,不能用于时间程序控制。现虽然出现了多种电路自控钟装置,如在机械钟上装刻度的自控装置,在定时位置上插销子,这种结构在电路接触和断开时动作不干脆,火花易于损坏触点,每次接触的时间长短也难随意变化,同时此类装置中还必须用上继电器等附件;用电动钟为主体的定时性自控装置钟,最麻烦的事就是每停一次电就必须校一次钟;利用光电原理制成的装置钟,精确度很难合符要求;用电脑制成的自控装置钟,虽然精确度较高,也较先进,但就是控制程序容易乱,一旦出问题,一般用户自己无法解决,要与生产厂家联系,是一种麻烦而又耗费财力的事。且这些钟结构复杂、维修难、造价高。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能作为时间程序控制的多用机械自控钟。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现有的机械挂钟上改进设计五个零件,包括被抬钩〔2〕、扇轮〔4〕、抬钩〔5〕、中轴〔7〕和缺口轮〔16〕。新设计有定位器〔3〕、调标拉绳〔6〕、转盘〔8〕、傍轴〔9〕、时间带〔10〕、启动抬钩〔11〕和自动挤压轮〔12〕,以及组成电路部分的上、下接触片〔18〕〔19〕、挑拨器〔20〕和电路开关标记〔13〕,而达到时间程序控制的目的,原有机械挂钟的机芯功能全部不变。附图描述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加以详细叙述。所提出的多用机械自控钟,仍然基本保持了原有机械挂钟的外形。如图1、图2、图3描述了本技术去掉钟壳、字板的主视、侧视和后视形状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去掉后架板部分的形状结构示意图。它包括现有机械挂钟的全部构件。如图1所示,在钟正面改进增长后的中轴〔7〕上面设计有转盘〔8〕,转盘〔8〕上设计安有时间带〔10〕,时间带〔10〕的上面又设计安有启动抬钩〔11〕与自动挤压轮〔12〕,为了使时钟与刻钟运转的规律不变,而在过轮轴〔14〕上设计安有傍轴〔9〕(见图2),前架板〔1〕右边的中部与上部分别设计安有定位器〔3〕、扇轮〔4〕、抬钩〔5〕和被抬钩〔2〕,如图3所示。抬钩〔5〕上又设计有一调标拉绳〔6〕;钟背面的后架板〔15〕内设计有一缺口轮〔16〕,外部设计安有组成电路部分的上接触片〔18〕、下接触片〔19〕、挑拨器〔20〕和电路开关标记〔13〕。附图5是本技术的转盘〔8〕与中轴〔7〕形状示意图。转盘中央为一与中轴〔7〕连接的轴孔,外圆呈梯形槽,梯形槽的槽面均匀分布设计有小孔,小孔中固定安有一小齿,以便防止时间带〔10〕在转盘〔8〕上打滑。本技术所述的时间带〔10〕是由一金属丝和金属片弯曲加工而成的288个均匀带节〔21〕组成(如图6、图7所示),套于转盘〔8〕上,而套于转盘〔8〕上的时间带〔10〕,在运转时每通过一带节为5分钟。即在转盘〔8〕上通过288个带节为24小时;又在其时间带〔10〕的带节〔21〕上活动安有启动抬钩〔11〕,其启动抬钩〔11〕是由一金属丝弯曲而成,正面呈“ ”形,侧面呈“ ”形,如图8、图9所示;为了使时间带〔10〕理撑,以及防止启动抬钩〔11〕的脱落,又在时间带〔10〕上设计悬挂有一呈梯形圆槽的自动挤压轮〔12〕,如图10是为自动挤压轮的形状示意图。本技术所述的转盘〔8〕与时间带〔10〕,其转盘〔8〕的周长是为时间带〔10〕总长的1/24。本技术所述的傍轴〔9〕,如图11所示,是为一带台阶的圆柱体,大头圆柱中心设计有一与过轮轴〔14〕相配合的圆孔,圆柱面钻有一与圆孔垂直的螺纹通孔,通孔中安有螺钉,以便傍轴〔9〕通过螺钉直接固定安在过轮轴〔14〕上,在其小头圆柱面又设计加工有一圆槽。本技术所述的扇轮〔4〕,如图12所示,是由一金属片加工而呈“ ”形,是安装在与中轴〔7〕平行位置的,顶端设计成齿形,下端呈凸毂的一边设计有一缺槽。本技术所述的定位器〔3〕,如图13、图14所示,是由一金属丝加工而成,一端弯曲成直角,另一端弯曲成一圆圈而安装在前架板〔1〕的右上角。本技术所述的抬钩〔5〕呈叉口形,如图15、图16所示,上边部分向外四次弯曲成直角,下边部分向外微弯,右边加工成一直角拉杆,而安装在定位器〔3〕下方的前架板〔1〕上。本技术所述的被抬钩〔2〕是由一金属片加工而成,如图17、图18、图19所示,左端上边部分向里弯成直角,下边部分向下斜弯,斜弯的顶端再向外两次弯曲成直角,而安装在定位器〔3〕左边的前架板〔1〕上。本技术所述的缺号轮〔16〕,如图4所示,是为一金属圆片,两边对称设计有一缺口,似如“8”字形;其上、下接触片〔18〕〔19〕,如图3所示,是直接与电源线相通,外围分别套有绝缘套管,而固定安装在后架板〔15〕的右上角;又在其挑拨器〔20〕是设计安装在缺口轮〔16〕相衔接的挑拨轮〔17〕轴上的(如图2、图3、图4),下端与下接触片〔19〕衔接,上端连有一电路开关标记〔13〕,且挑拨器〔20〕与电路开关标记〔13〕的尾部是均套有绝缘管的。本技术所述的电路开关标记〔13〕是为了判断电路是否接通而设的,此标记处于垂直状态时为电路断开,即上、下接触片〔18〕〔19〕脱离,反之上、下接触片合拢时,标记向内移动,即电路接通。本技术的动作过程原理当此钟在正常运转时,中轴〔7〕上的转盘〔8〕随中轴运转而运转,套于转盘〔8〕上的时间带〔10〕就随转盘运转而运转。若在时间带〔10〕与某时刻相对应的带节〔21〕上插入一启动抬钩〔11〕时,于是启动抬钩随时间带〔10〕移动,达到抬钩〔5〕下面时,逐步将抬钩〔5〕和被抬钩〔2〕抬至一定高度,这时扇形轮〔4〕便脱离被抬钩〔2〕落于定位器〔3〕上,未了抬钩〔5〕便从启动抬钩〔11〕端点落下,这时钟机左部各轮子就开始运转,在此一过程中,挑拨器〔20〕在缺口轮〔16〕上滑动,即该机构挑拨器〔20〕置于缺口轮〔16〕圆周上时,上、下接触片〔18〕〔19〕便将电路接通,该机构挑拨器〔20〕置于缺口轮〔16〕的缺口部位时,上、下接触片〔18〕〔19〕便将电路断开。这一规律性运转动作的产生,是基于缺口轮〔16〕运转与扇形轮〔4〕同时通过的齿数而产生的,即每一个运转周期是扇形轮〔4〕通过12个齿时,缺口轮〔16〕恰好是运转一圈半,扇形轮〔4〕每通过4个齿时,缺口轮〔16〕的运转就相当于半个圆。所以挑拨器〔20〕落于缺口轮〔16〕缺口部位,此时电路断开,接着又是接通、断开、接通、断开,当扇形轮〔4〕的12个齿全部通过后,即扇形轮〔4〕恢复原位,正好电路断开,为下一个启动抬钩〔11〕通过时产生下一个运转周期作好准备,其启动抬钩〔11〕可根据程序的需要,而设置启动抬钩,于是这样每通过一个启动抬钩〔11〕就产生一个运转周期,直至24小时中安排的程序通过完,再开始新的循环。本技术的调整使用如下1.控时起点的决定以早上600作控时起点为例,在时间带〔10〕任一带节〔21〕插入一启动抬钩〔11〕,顺向拨动分针,在启动抬钩启动报时部分开始运转的瞬时记下分针所指时刻,如果在0分钟前(后)若干个最小控时间隔时刻,则将启动抬钩〔11〕后(前)移同样个数带节〔21〕,使分针拨到0分钟时报时部动作。复查无误后,将时针拨到6点正;2.编控制程序根据既定的控制时间和上述决定的起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用机械自控钟,它包括现有机械挂钟的全部构件,其特征在于钟正面改进增长后的中轴〔7〕上面设计有转盘〔8〕,转盘〔8〕上设计安有时间带〔10〕,时间带〔10〕的上面又设计安有启动抬钩〔11〕与自动挤压轮〔12〕,而在过轮轴〔14〕上设计安有傍轴〔9〕,前架板〔1〕右边的中部与上部分别设计安有定位器〔3〕、扇轮〔4〕、抬钩〔5〕和被抬钢〔2〕,抬钩〔5〕上又设计有一调标拉绳〔6〕,又在其钟背面的后架板〔15〕内设计有一缺口轮〔16〕,外部设计安有组成电路部分的上接触片〔18〕、下接触片〔19〕、挑拨器〔20〕和电路开关标记〔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鼎新
申请(专利权)人:龚鼎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