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酸提取装置的旋转式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7616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核酸提取装置的旋转式结构,涉及核酸提取技术领域,包括三层结构:上层结构、中层结构和下层结构,上层结构和中层结构通过轴转动连接,轴外设有弹性元件,上层结构设有呈环形分布的若干上层储液室,上层储液室环绕于样品间,每个上层储液室底部分别和样品间底部连通,样品间朝外侧延伸有和反应室连通的孔;反应室位于中层结构,中层结构顶部设有与轴配合的槽,中层结构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上层储液室位于同一圆上;下层结构与中层结构同轴心固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自动提取核酸,解放劳动力,方便快捷。(2)提取结果稳定。(3)污染少,提取纯度高。(4)试剂盒小巧,便于携带及操作,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酸提取装置的旋转式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核酸提取
,具体涉及一种核酸提取装置的旋转式结构。
技术介绍
核酸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高质量的核酸是进行分子标记、基因克隆及基因表达研究等的必要前提。由于生物样本(例如血液、唾液、精液或其他分泌物)成分复杂,通常需要将其中的目标核酸提取、纯化出来并进行扩增后才能开展后续研究。主要缺陷在于:目前现有的核酸提取、扩增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面对数量巨大以及复杂的样本处理、核酸提取、纯化及扩增步骤,人工操作容易出现失误,并且使得整体操作步骤复杂,无法进行高效、快速的目标核酸提取扩增;(2)大多数分子诊断都需要在实验室内进行,很多基层单位不具备建立标准分子诊断实验室的条件,再加上操作人员的操作习惯及熟练程度不同,核酸在提取、扩增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样品的交叉污染;(3)现有的核酸提取仪器及PCR仪往往体积较大,不适合在取样现场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分子诊断的应用范围。将核酸的提取、扩增进行全自动、全封闭、一体化运行,可以缩短核酸提取、扩增流程,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增强核酸样品制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且可以实现适应基层或现场快速检测需求的装置小型化、便携化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以上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核酸提取装置的旋转式结构,它可以自动提取核酸,解放劳动力;提取结果稳定;污染少,可操作的现场比较多,另外试剂盒小巧,便于携带及操作。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br>一种核酸提取装置的旋转式结构,包括三层结构:上层结构、中层结构和下层结构,上层结构和中层结构通过轴转动连接,轴外设有弹性元件,上层结构设有呈环形分布的若干上层储液室,上层储液室环绕于样品间,每个上层储液室底部分别和样品间底部连通,样品间朝外侧延伸有和反应室连通的孔;反应室位于中层结构,中层结构顶部设有与轴配合的槽,中层结构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上层储液室位于同一圆上;下层结构与中层结构同轴心固接。上层储液室用于暂时放置试剂,样品间用于放置样品。上层和中层可以相对运动,通过弹性元件的弹力来下压和复位。上层储液室环绕样品间可以节省空间,并方便反应时加入试剂。转动上层结构时可以使不同的上层储液室和第一通道或者第二通道对接,实现不同的样本流动轨迹。流道板和下层的容纳流道板的槽形成阀门,用于控制液体的流动。作为可选,所述上层结构和中层结构外缘套接,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外设有海绵和加强筋。外缘套接可以对上层结构和中层结构进行限位,便于上层结构转动。海绵可以吸收外漏的液体,加强筋可以提高结构强度。作为可选,样品间顶部设有盖子和搅拌棒,搅拌棒转动连接于盖子中部,搅拌棒顶部设有限位环凸,底端伸入样品间并设有直角弯折。限位环凸和盖子的孔相配合,直角弯折可以使搅拌棒延伸至更加边缘的位置,使反应更加完全。盖子边缘设有台阶,上层结构顶部设有相配合的台阶,盖子可紧密盖于其上。搅拌棒临空处于样品间,通过转动搅拌棒在盖子外的部分可以搅拌内部的样品,使反应充分。作为可选,所述样品间底部向和反应室连通的孔倾斜,样品间底部设有微膜,所述微膜下方设有纤维纸。样品间的样品需要从上层储液室中加入不同的按一定顺序的试剂,微膜的作用是分离血液、菌液中的细胞,可以选择性的将水、体液过滤,而较大的细菌、细胞则留在微膜之上,用于后续实验。样品间底端倾斜可以方便样品和试剂流至样品出口,纤维纸的作用是当真空泵打开后,避免巨大的吸力使微膜破损,保护微膜。中层储液室为过渡储液室,反应室内设有GF膜,GF膜会吸附溶液中的核酸物质,其余的会全部进入废液池。作为可选,上层储液室的底部设有第一硅胶垫,所述样品间的孔下方设有堵头和第二硅胶垫,所述堵头上设有与中层结构相配合的台阶。堵头为连接件,第二硅胶垫的作用和第一硅胶垫的作用类似,真空泵抽气后第二硅胶垫会变形变成导通状态,不抽气时为不可流通状态。作为可选,所述第一硅胶垫和第二硅胶垫中心设有十字孔,所述十字孔为不去除材料开孔。当硅胶垫两侧压差不大时,硅胶垫为关闭状态,液体无法通过;真空泵抽气后废液池及连通的空间出现负压,硅胶垫变形,十字孔出现空隙,硅胶垫为打开状态,液体可以通过。作为可选,中层结构设有中层储液室、反应室和阀门,阀门内设有连通各室的流道板,流道板与轴固接,样品间和废液池连通,样品间和反应室连通。阀门的流道板与轴固接,下层结构与中层结构固接,故流道板和下层结构会发生相对转动。作为可选,中层结构和下层结构之间设有封板,下层结构设有离心管和废液池,离心管和反应室连通,废液池上设有抽气口。作为可选,所述上层储液室顶部均滑动连接有单独的稳定塞和橡胶塞,底部设有与第一通道以及第二通道配合的接头,上层储液室包括第一储液室、第二储液室、第三储液室、第四储液室、第五储液室、第六储液室和第七储液室,上层储液室的数量大于等于7。每个上层储液室可以由稳定塞和橡胶塞下压来提高内部压力,从而迫使试剂流动至其他部位。第一储液室、第二储液室、第三储液室、第四储液室、第五储液室、第六储液室和第七储液室各自存放第一试剂、第二试剂、第三试剂、第四试剂、第五试剂、第六试剂和第七试剂,要完成反应所必须的试剂最低为7个,第一、二、三试剂的作用是裂解细胞,释放核酸,之后,第四、五、六、七试剂的作用是清洗GF膜上的核酸物质,保证最后提取的核酸为高纯度。作为可选,所述流道板上设有流道,流道板与下层结构转动连接,下层结构上设有与流道连通的第一出口、第二出口、第三出口和其他出口,第一出口连通反应室,第二出口连通离心管,其他出口连通废液池。流道板上的流道通过转动可以控制不同的出口互通,起到控制液体流动方向的效果。3、有益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核酸提取装置的旋转式结构,自动提取核酸,解放劳动力,方便快捷。(2)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核酸提取装置的旋转式结构,提取结果稳定。(3)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核酸提取装置的旋转式结构,污染少,提取纯度高。(4)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核酸提取装置的旋转式结构,试剂盒小巧,便于携带及操作,适用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核酸提取装置的旋转式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核酸提取装置的旋转式结构的截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核酸提取装置的旋转式结构的接头面的截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核酸提取装置的旋转式结构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核酸提取装置的旋转式结构的中层结构的截面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核酸提取装置的旋转式结构的流道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核酸提取装置的旋转式结构的流道板的截面图。1、废液池;2、流道板;201、流道;202、第一出口;203、第二出口;3、中层储液室;4、上层储液室;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酸提取装置的旋转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三层结构:上层结构、中层结构和下层结构,上层结构和中层结构通过轴转动连接,轴外设有弹性元件,上层结构设有呈环形分布的若干上层储液室,上层储液室环绕于样品间,每个上层储液室底部分别和样品间底部连通,样品间朝外侧延伸有和反应室连通的孔;反应室位于中层结构,中层结构顶部设有与轴配合的槽,中层结构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上层储液室位于同一圆上;下层结构与中层结构同轴心固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酸提取装置的旋转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三层结构:上层结构、中层结构和下层结构,上层结构和中层结构通过轴转动连接,轴外设有弹性元件,上层结构设有呈环形分布的若干上层储液室,上层储液室环绕于样品间,每个上层储液室底部分别和样品间底部连通,样品间朝外侧延伸有和反应室连通的孔;反应室位于中层结构,中层结构顶部设有与轴配合的槽,中层结构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上层储液室位于同一圆上;下层结构与中层结构同轴心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酸提取装置的旋转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结构和中层结构外缘套接,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外设有海绵和加强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酸提取装置的旋转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样品间顶部设有盖子和搅拌棒,搅拌棒转动连接于盖子中部,搅拌棒顶部设有限位环凸,底端伸入样品间并设有直角弯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酸提取装置的旋转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间底部向和反应室连通的孔倾斜,样品间底部设有微膜,所述微膜下方设有纤维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酸提取装置的旋转式结构,其特征在于,上层储液室的底部设有第一硅胶垫,所述样品间的孔下方设有堵头和第二硅胶垫,所述堵头上设有与中层结构相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源英刘洋胡其彪阎宁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康金来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