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波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化学实验固定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75648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化学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公开了一种化学实验固定架,包括底座、支撑柱和横杆,所述的底座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固定有竖直的支撑柱,支撑柱上嵌套有升降套,升降套的侧壁上固定有平移套,平移套内嵌套有水平的横杆。横杆的一端固设有仪器夹,升降套上内设置有紧固装置。紧固装置包括凹槽、安装槽和卡紧轮,凹槽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卡紧轮,卡紧轮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轮,凹槽右侧中间位置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放置有水平的导向柱,导向柱外嵌套有弹簧,导向柱的左端铰接有两个弧形的紧固爪,卡紧轮右侧在两个紧固爪之间的凹槽内固定有张开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结构简单、容易操作、占用空间小、适用能力强、稳定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学实验固定架
本技术涉及化学实验设备
,具体是一种化学实验固定架。
技术介绍
在化学试验中,经常会使用到试管来观察物质之间产生的化学反应,有些化学反应需要加热,也有些化学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如果用手拿着仪器进行观察会有一定的危险性,这就需要使用固定架来固定试管,避免使用者的手与试管接触造成伤害,现有的化学实验用仪器固定架大多数采用金属螺栓固定,不容易掰动且固定不稳定。耽误使用者的时间,给使用者带来了麻烦,也会影响化学实验的进度。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7680658U,公告日:2018.08.03)公开了本技术一种化学实验用试管固定架,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支撑台顶部的右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撑块,所述支撑台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顶部的前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夹板。通过第一支撑块、上支撑块、固定夹板、第二支撑块、移动夹板、试管孔、连接杆、第一弹簧、第二滑块和第二滑槽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化学试验用试管固定架大多数只能固定某一大小和长度的试管的问题,该化学实验用试管固定架,具备可固定不同大小不同长度的试管的优点。但是该装置固定不方便,且支撑台占用面积太大,导致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学实验固定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化学实验固定架,包括底座、支撑柱和横杆。所述的底座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固定有竖直的支撑柱,支撑柱上嵌套有升降套,升降套可以在支撑柱上自由升降。所述的升降套的侧壁上固定有平移套,平移套内嵌套有水平的横杆,横杆可以在平移套内水平移动。所述的横杆的一端固设有仪器夹,仪器夹可以夹住反应用仪器。所述的升降套上内设置有紧固装置,紧固装置可以限制升降套的升降,方便升降套的固定。所述的紧固装置包括凹槽、安装槽和卡紧轮。所述的凹槽开设在升降套的内侧,所述的凹槽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卡紧轮,卡紧轮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轮,定位轮的直径小于卡紧轮的直径,定位轮和卡紧轮可以在凹槽内自由转动。所述的凹槽右侧中间位置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为中间粗两头细结构。安装槽内放置有水平的导向柱,导向柱可以在安装槽内自由移动,导向柱外嵌套有弹簧。弹簧右侧的导向柱上固定有限位块,限位块用于限制弹簧和导向柱移动。导向柱的右端伸出安装槽。导向柱的左端铰接有两个弧形的紧固爪,紧固爪内侧设置有紧固齿,卡紧轮右侧在两个紧固爪之间的凹槽内固定有张开块。导向柱在弹簧的作用下向右移动,两个紧固爪受到升降套挤压,卡在定位轮外侧,紧固齿与定位轮上的齿纹啮合,使卡紧轮无法转动。卡紧轮侧面与支撑柱侧面接触,使升降套卡在支撑柱上,从而完成固定。当需要升降升降套时,按下导向柱右端,导向柱向右移动,张开块使紧固爪张开,紧固齿与定位轮上的齿纹脱离,可以上下移动升降套,从而调节仪器的高低。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底座的下表面黏贴有垫片,垫片的设置增大了底座与桌面的摩擦力,使底座的放置更加稳定。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卡紧轮外侧设置有橡胶层,橡胶层的设置增大了卡紧轮与支撑柱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固定时滑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定位轮的直径小于卡紧轮的直径。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定位轮边部为齿纹状结构。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底座的四边均铰接有支脚,支脚可以围绕底座转动,转动支脚使支脚展开,可以增大底座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使固定架放置更加稳定。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支脚下表面设置有垫片,垫片的设置增大了支脚与桌面的摩擦力,避免了支脚支撑时滑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支脚加大了支撑面积,加强了支撑的稳定性的同时,减小了设备的占用空间。使用升降套和平移套配合可以实现仪器的水平和竖直方向的移动,使仪器的定位更加方便。使用紧固装置固定升降套,使固定和移动方便快捷,减少了实验准备时间。按下导向柱就可以调节,降低了调节的难度。紧固爪与定位轮配合,使固定更加牢靠。本技术优点:结构简单、容易操作、占用空间小、适用能力强、稳定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化学实验固定架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化学实验固定架实施例1中局部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化学实验固定架实施例1中紧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化学实验固定架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底座1,支撑柱2,仪器夹3,横杆4,升降套5,紧固装置6,垫片7,平移套8,紧固齿9,张开块10,安装槽11,弹簧12,导向杆13,限位块14,凹槽15,定位轮16,卡紧轮17,橡胶层18,紧固爪19,支脚2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1请参阅图1-3,一种化学实验固定架,包括底座1、支撑柱2和横杆4。所述的底座1的下表面黏贴有垫片7,垫片7的设置增大了底座1与桌面的摩擦力,使底座1的放置更加稳定。所述的底座1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固定有竖直的支撑柱2,支撑柱2上嵌套有升降套5,升降套5可以在支撑柱2上自由升降。所述的升降套5的侧壁上固定有平移套8,平移套8内嵌套有水平的横杆4,横杆4可以在平移套8内水平移动。所述的横杆4的一端固设有仪器夹3,仪器夹3可以夹住反应用仪器。所述的升降套5上内设置有紧固装置6,紧固装置6可以限制升降套5的升降,方便升降套5的固定。所述的紧固装置6包括凹槽15、安装槽11和卡紧轮17。所述的凹槽15开设在升降套5的内侧,所述的凹槽15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卡紧轮17,卡紧轮17外侧设置有橡胶层18,橡胶层18的设置增大了卡紧轮17与支撑柱2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固定时滑动。卡紧轮17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轮16,定位轮16的直径小于卡紧轮17的直径,定位轮16边部为齿纹状结构。定位轮16和卡紧轮17可以在凹槽15内自由转动。所述的凹槽15右侧中间位置开设有安装槽11,安装槽11为中间粗两头细结构。安装槽11内放置有水平的导向柱13,导向柱13可以在安装槽1内自由移动,导向柱13外嵌套有弹簧12。弹簧12右侧的导向柱13上固定有限位块14,限位块14用于限制弹簧12和导向柱13移动。导向柱13的右端伸出安装槽11。导向柱13的左端铰接有两个弧形的紧固爪19,紧固爪19内侧设置有紧固齿9,卡紧轮17右侧在两个紧固爪19之间的凹槽15内固定有张开块10。导向柱13在弹簧12的作用下向右移动,两个紧固爪19受到升降套5挤压,卡在定位轮16外侧,紧固齿9与定位轮16上的齿纹啮合,使卡紧轮17无法转动。卡紧轮17侧面与支撑柱2侧面接触,使升降套5卡在支撑柱2上,从而完成固定。当需要升降升降套5时,按下导向柱13右端,导向柱13向右移动,张开块10使紧固爪19张开,紧固齿9与定位轮16上的齿纹脱离,可以上下移动升降套5,从而调节仪器的高低。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化学实验固定架,包括底座(1)、支撑柱(2)和横杆(4),所述的底座(1)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固定有竖直的支撑柱(2),支撑柱(2)上嵌套有升降套(5),所述的升降套(5)的侧壁上固定有平移套(8),平移套(8)内嵌套有水平的横杆(4),所述的横杆(4)的一端固设有仪器夹(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套(5)上内设置有紧固装置(6),所述的紧固装置(6)包括凹槽(15)、安装槽(11)和卡紧轮(17),所述的凹槽(15)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卡紧轮(17),卡紧轮(17)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轮(16),所述的凹槽(15)右侧中间位置开设有安装槽(11),安装槽(11)内放置有水平的导向柱(13),导向柱(13)外嵌套有弹簧(12),导向柱(13)的左端铰接有两个弧形的紧固爪(19),卡紧轮(17)右侧在两个紧固爪(19)之间的凹槽(15)内固定有张开块(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学实验固定架,包括底座(1)、支撑柱(2)和横杆(4),所述的底座(1)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固定有竖直的支撑柱(2),支撑柱(2)上嵌套有升降套(5),所述的升降套(5)的侧壁上固定有平移套(8),平移套(8)内嵌套有水平的横杆(4),所述的横杆(4)的一端固设有仪器夹(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套(5)上内设置有紧固装置(6),所述的紧固装置(6)包括凹槽(15)、安装槽(11)和卡紧轮(17),所述的凹槽(15)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卡紧轮(17),卡紧轮(17)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轮(16),所述的凹槽(15)右侧中间位置开设有安装槽(11),安装槽(11)内放置有水平的导向柱(13),导向柱(13)外嵌套有弹簧(12),导向柱(13)的左端铰接有两个弧形的紧固爪(19),卡紧轮(17)右侧在两个紧固爪(19)之间的凹槽(15)内固定有张开块(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学实验固定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佩茜雷克微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