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性型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67542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外加剂领域,公开一种两性型聚羧酸减水及其合成方法,以重量份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两性型聚羧酸减水剂包括聚醚单体240~300份、不饱和酸15~20份、自制两性功能单体5~8份、还原剂0.3~0.5份、双氧水1~2份、分子量调节剂0.9~1.2份、金属促进剂0.006~0.008份、水180~240份。在室温下通过自由基聚合合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反应时间短,节能环保,同时由于两性型聚羧酸减水剂分子结构中含有两性功能单体,在混凝土中具备降粘功能;结构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基团能够抵抗细菌黏附,防止生物菌膜的形成,抑制细菌繁殖,使其具有抗菌的功效。本发明专利技术合成的两性型聚羧酸减水剂减水率高,保坍性能好,还能提高早期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性型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外加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两性型聚羧酸减水剂。
技术介绍
聚羧酸减水剂是当前混凝土外加剂中用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外加剂。聚羧酸减水剂比以前的减水剂具有生产工艺简单、减水率高、坍落度损失低、收缩率小、绿色环保等优点,随着当前建筑工业的不断升级和科学技术进步,人们对混凝土的性能需求越来越高,需要混凝土满足不同的施工要求、节约成本。两性型聚羧酸减水剂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具有更加优异的分散能力和保持性能,两性型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两性功能单体,而我们将这种功能单体通过聚合接枝在聚羧酸减水剂合成两性型聚羧酸减水剂,赋予聚羧酸减水剂更多的功能。专利CN104479083A公开了一种甜菜碱类两性聚羧酸减水剂,这种制备方法合成的甜菜碱类两性聚羧酸减水剂功能少,而且反应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两性型聚羧酸减水剂,解决现有技术中普通减水剂不具备的性能,及现有减水剂不能满足当前混凝土施工要求的缺陷。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两性型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重量份的组分:聚醚单体240~300份、不饱和酸15~20份、自制两性功能单体5~8份、还原剂0.3~0.5份、双氧水1~2份、分子量调节剂0.9~1.2份、金属促进剂0.006~0.008份、水180~240份。在氧化还原体系中共聚得到两性型聚羧酸减水剂。所述所述聚醚单体为分子量甲基烯丙醇聚氧乙烯醚、异戊烯基聚氧乙醚、乙烯基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的不饱和酸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酐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的自制两性功能单体包括以下制备步骤:将157.2g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加入四口瓶中,依次加入氯乙酸钠、阻聚剂对苯二酚和蒸馏水,缓慢升温至60℃反应4小时,然后在60℃和真空度为0.8MPa的条件下减压脱水得到目标产物与NaCl的混合物,加入质量比1∶1丙酮与乙醚混合液于混合物中并充分搅拌,过滤得到滤渣NaCl,并用混合溶剂反复冲洗滤饼,将滤液再次减压干燥至恒重得到甲基丙烯酸二甲基乙羧基氨基乙酯两性功能单体,其中氯乙酸钠与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的物质量比为1∶2,对苯二酚阻聚剂的用量为氯乙酸钠与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总质量的2%。所述的聚醚单体、不饱和单体、自制两性功能单体、还原剂、氧化剂双氧水、分子量调节剂、金属促进剂在氧化还原体系中共聚的步骤为:(1)将重量份的不饱和单体、自制两性功能单体和分子量调节剂与水配混合后配制成浓度54%~58%的溶液A,(2)将还原剂和水配制成浓度为0.6%~1%的溶液B,(3)将聚醚单体在室温下搅拌溶解于水中配制的浓度为52%~57%的溶液C,然后向溶液C中加入氧化剂,5min后向溶液C中加入金属促进剂,搅拌均匀后分别滴加溶液A和溶液B进行聚和反应。溶液A在2h内匀速滴完,溶液B在2.5h内匀速滴完,(4)然后在30℃下保温1h后补水。所述的氧化还原体系中的氧化剂为双氧水、过硫酸铵、过硫酸钾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混合。所述还原剂为L-抗坏血酸、吊白块、E51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氧化剂的用量为单体总量的0.38%~0.6%。所述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比为3.3:1-6.6:1。所述分子量调节剂为巯基乙酸、3-巯基丙酸、巯基乙醇、次亚磷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链转移剂占单体总量的0.34%~0.45%。所述金属促进剂为硫酸亚铁,所述金属促进剂为氧化剂总量的0.3%~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在聚羧酸减水剂分子结构中引入两性功能单体,合成两性型聚羧酸减水剂,在混凝土中具有降粘作用,在打高标号混凝土可以满足施工要求。(2)由于两性功能单体具有两性,使其具有良好的抗菌防腐作用,防止母液在高温环境下发生霉变,节约掺防腐剂的成本。(3)通过加入金属促进剂能够使两性型聚羧酸减水剂分子量分布窄,能够合成理想的侧链密度,具有优异的减水率和保坍性能。(4)由于两性型聚羧酸减水剂分子结构中有酯基、季铵基,能够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5)合成的两性功能单体机理是SN1亲核取代反应,合成工艺简易而且成本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所述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列而已,并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两性型聚羧酸减水剂,它包括聚醚单体、不饱和酸、自制两性功能单体、还原剂、引发剂、分子量调节剂、金属促进剂在氧化还原体系中共聚。在配有搅拌器、温度计和滴加装置的四口烧瓶中,加入240份甲基烯丙醇聚氧乙烯醚和221.5份水,在25℃下搅拌溶解后,加入1份双氧水,硫酸亚铁0.006份,同时滴加A液(16份丙烯酸、两性功能单体5份、巯基丙酸0.93份和19份水混合后的溶液)和溶液B(0.33份E51和50份水混合后的溶液),其中溶液A在2h内匀速滴加结束,溶液B在2.5h内匀速滴加完毕,滴加完后在30℃下保温1h后加适量的水得到40%的两性型聚羧酸减水剂。本实施例中的两性功能单体包括以下步骤:将157.2g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加入四口瓶中,依次加入氯乙酸钠、阻聚剂对苯二酚和蒸馏水,缓慢升温至60℃反应4小时,然后在60℃和真空度为0.8MPa的条件下减压脱水得到目标产物与NaCl的混合物,加入质量比1∶1丙酮与乙醚混合液于混合物中并充分搅拌,过滤得到滤渣NaCl,并用混合溶剂反复冲洗滤饼,将滤液再次减压干燥至恒重得到甲基丙烯酸二甲基乙羧基氨基乙酯两性功能单体,其中氯乙酸钠与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的物质量比为1∶2,对苯二酚阻聚剂的用量为氯乙酸钠与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总质量的2%。实施例2本实施例两性型聚羧酸减水剂,它包括聚醚单体、不饱和酸、自制两性功能单体、还原剂、引发剂、分子量调节剂、金属促进剂在氧化还原体系中共聚。在配有搅拌器、温度计和滴加装置的四口烧瓶中,加入240份异戊烯基聚氧乙烯醚、和200份水,在25℃下搅拌溶解后,加入1.5份双氧水,硫酸亚铁0.007份,同时滴加A液(14份丙烯酸、两性功能单体6份、巯基丙酸1.2份和15份水混合后的溶液)和溶液B(0.45份L-抗坏血酸和40份水混合后的溶液),其中溶液A在2h内匀速滴加结束,溶液B在2.5h内匀速滴加完毕,滴加完后在30℃下保温1h后加适量的水得到40%的两性型聚羧酸减水剂。其中所述两性功能单体的制备步骤同实施例1。实施例3本实施例两性型聚羧酸减水剂,它包括聚醚单体、不饱和酸、自制两性功能单体、还原剂、引发剂、分子量调节剂、金属促进剂在氧化还原体系中共聚。在配有搅拌器、温度计和滴加装置的四口烧瓶中,加入280份异戊烯基聚氧乙烯醚、和250份水,在25℃下搅拌溶解后,加入2份双氧水,硫酸亚铁0.008份,同时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两性型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重量份的组分:聚醚单体240~300份、不饱和酸15~20份、自制两性功能单体5~8份、还原剂0.3~0.5份、双氧水1~2份、分子量调节剂0.9~1.2份、金属促进剂0.006~0.008份、水180~240份;在氧化还原体系中共聚得到两性型聚羧酸减水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性型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重量份的组分:聚醚单体240~300份、不饱和酸15~20份、自制两性功能单体5~8份、还原剂0.3~0.5份、双氧水1~2份、分子量调节剂0.9~1.2份、金属促进剂0.006~0.008份、水180~240份;在氧化还原体系中共聚得到两性型聚羧酸减水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性型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单体为甲基烯丙醇聚氧乙烯醚、异戊烯基聚氧乙烯醚、乙烯基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两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性型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饱和酸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酐中的一种或两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性型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制两性功能单体包括以下制备步骤:将157.2g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加入四口瓶中,依次加入氯乙酸钠、阻聚剂对苯二酚和蒸馏水,缓慢升温至60℃反应4小时,然后在60℃和真空度为0.8MPa的条件下减压脱水得到目标产物与NaCl的混合物,加入质量比1∶1丙酮与乙醚混合液于混合物中并充分搅拌,过滤得到滤渣NaCl,并用混合溶剂反复冲洗滤饼,将滤液再次减压干燥至恒重得到甲基丙烯酸二甲基乙羧基氨基乙酯两性功能单体,其中氯乙酸钠与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的物质量比为1∶2,对苯二酚阻聚剂的用量为氯乙酸钠与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总质量的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性型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醚单体、不饱和单体、自制两性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友陈杰邓妮方世昌田应兵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石博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