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67439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雨水处理系统,以屋面雨水为水源,将水源置于雨水初期弃流井,雨水初期弃流井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溢流排水管、进水管和弃流排水管,当雨水初期弃流井过满时通过溢流排水管排至室外雨水明沟,当雨水初期弃流井排为冲洗的污水时通过弃流排水管排至室外雨水明沟,通过进水管打入雨水收集水池,通过鼓气装置排入氧气防止雨水收集水池的雨水腐坏,雨水收集水池的水通过第一雨水过滤泵和自动反冲洗过滤器排至混合器,混合器内加加药装置对混合器内的水进行杀菌消毒,达到《城市污水再利用杂用水水质标准》后储存于雨水回用水池,采用加压泵组加压供给室外绿化用水及屋顶清洗冷却用水,该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雨水利用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水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雨水处理
,较为具体的,涉及到一种雨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对雨水的收集和再利用也很重视,正在鼓励和积极推广雨水的收集再利用,“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是目前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并计划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海绵城市的建设不仅涉及新建项目,其他已建和在建的项目也需要按照海绵城市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其中,建筑小区的海绵化建设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为了营造良好的景观效果,有些建筑小区内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多高出路面,而雨水由屋面雨落管排入绿化带后会直接流向道路面,给人们的雨天出行带来不便。同时,当绿化养护不到位时,屋面的雨水会将绿化带中的泥土一起冲刷至道路上,造成水土流失。因此,如何在此类建筑小区内构建低影响排水系统,降低小区开发对雨水径流的影响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难点之一。现状小区进行海绵改造时多是采用直接将绿化带下沉的方式收集道路和绿化带雨水,但是对于某些绿化带在建设时地势明显高于道路的小区,采用绿化带下沉的方式不易与现有景观协调,甚至容易造成原有景观的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如何合理利用雨水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雨水处理系统,以屋面雨水为水源,将水源置于雨水初期弃流井1,雨水初期弃流井1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溢流排水管16、进水管17和弃流排水管18,当雨水初期弃流井1过满时通过溢流排水管16排至室外雨水明沟,当雨水初期弃流井1排的是冲洗的污水时通过弃流排水管18排至室外雨水明沟,通过进水管17打入雨水收集水池2,通过鼓气装置排入氧气防止雨水收集水池2的雨水腐坏,雨水收集水池2的水通过第一雨水过滤泵7和自动反冲洗过滤器8排至混合器10,混合器10内加加药装置9对混合器10内的水进行杀菌消毒,达到《城市污水再利用杂用水水质标准》后储存于雨水回用水池11,再采用变频加压泵组加压供给室外绿化用水及屋顶清洗冷却用水,该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雨水利用率高。一种雨水处理系统,包括雨水初期弃流井1、雨水收集水池2、鼓气装置、第一雨水过滤泵7、自动反冲洗过滤器8、加药装置9、混合器10、雨水回用水池11、雨水加压泵组12、屋面洒水清洗系统13、室外绿化洒水系统14和汽车装运取洒水冷却系统15,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雨水排水管的输出端连接雨水初期弃流井1的输入端,所述雨水初期弃流井1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溢流排水管16、进水管17和弃流排水管18的输入端,溢流排水管16和弃流排水管18的输出端连接室外雨水明沟,进水管17的输出端连接雨水收集水池2的输入端,雨水收集水池2的输入端还连接有鼓气装置的输出端,雨水收集水池2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雨水过滤泵7的输入端,第一雨水过滤泵7的输出端连接自动反冲洗过滤器8输入端,自动反冲洗过滤器8输出端连接混合器10的输入端,混合器10的输入端还连接有加药装置9,混合器10的输出端连接雨水回用水池11的输入端,雨水回用水池11的输出端连接雨水加压泵组12的输入端,雨水加压泵组12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屋面洒水清洗系统13、室外绿化洒水系统14和汽车装运取洒水冷却系统15的输入端,雨水加压泵组12与控制柜电性连接,加药装置9与控制柜电性连接。进一步的,雨水收集水池2和雨水回用水池11均位于地下钢筋混凝土以下,不会占用公共空间,节省了空间使用率,雨水收集水池2容量为620-650吨,雨水回用水池11容量为100-150吨。进一步的,鼓气装置包括曝气管4和罗茨风机5,雨水收集水池2的输入端还连接曝气管4的输出端,曝气管4的输出端上设有曝气头,曝气管4的输入端连接罗茨风机5,曝气是采用罗茨风机5通过风管将大量的空气压入专用的曝气头,曝气头将空气均匀分布到水中,空气中的氧大量地溶解在水中,极大地减少雨水中微生物的厌氧反应,防止雨水变质发嗅,在水池设置曝气还可以将沉淀在池底的颗粒带出,减少水池维护的工作量.设计的气水混合比在3:1以上,当雨水收集池中保持有一定的水位时,罗茨风机5每天需要开启2小时。进一步的,曝气头均匀分布于雨水收集水池2的底部,罗茨风机5的速度为8-10m3/min。进一步的,雨水初期弃流井1、雨水收集水池2和雨水回用水池11上各设有一液位传感器6,通过液位传感器6观看雨水初期弃流井1、雨水收集水池2和雨水回用水池11液位,防止溢流。进一步的,第一雨水过滤泵7上并联有一备用第二雨水过滤泵3,第一雨水过滤泵7的输出端和第二雨水过滤泵3的输出端均设有止回阀19,当其中一个雨水过滤泵出故障的时候关掉该雨水过滤泵的止回阀19,打开另外一台雨水过滤泵的止回阀19,使得整个系统可以正常使用。进一步的,自动反冲洗过滤器8上设有电磁阀20、出水口21和入水口22,电磁阀20的管道上连接有污水阀,需要排污的时候打开污水阀将污水排污至水泵房内潜水坑,第一雨水过滤泵7的输出端连接有入水口22,混合器10的输入端连接有出水口21,入水口22与第一雨水过滤泵7之间设有第一阀门27,出水口21与混合器10之间设有第二阀门28,当需要进行自动反冲洗过滤时关闭第一阀门27,打开第二阀门28进行处理,当不需要进行自动反冲洗过滤时打开第一阀门27,关闭第二阀门28进行处理。进一步的,混合器10为杀菌剂在线式混合器10。进一步的,加药装置9包括清水管23、杀菌剂药箱24和杀菌剂加药泵25,杀菌剂药箱24的输入端连接清水管23输出端,清水管23输入端连接雨水加压泵组12的输出端,将处理好的雨水进行再利用,杀菌剂药箱24的输出端连接杀菌剂加药泵25的输入端,杀菌剂加药泵25的输出端连接混合器10的输入端,对雨水进行杀菌处理,使得达到《城市污水再利用杂用水水质标准》后储存于雨水回用水池11。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雨水处理系统,以屋面雨水为水源,将水源置于雨水初期弃流井1,雨水初期弃流井1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溢流排水管16、进水管17和弃流排水管18,当雨水初期弃流井1过满时通过溢流排水管16排至室外雨水明沟,当雨水初期弃流井1排的是冲洗的污水时通过弃流排水管18排至室外雨水明沟,通过进水管17打入雨水收集水池2,通过鼓气装置排入氧气防止雨水收集水池2的雨水腐坏,雨水收集水池2的水通过第一雨水过滤泵7和自动反冲洗过滤器8排至混合器10,混合器10内加加药装置9对混合器10内的水进行杀菌消毒,达到《城市污水再利用杂用水水质标准》后储存于雨水回用水池11,再采用变频加压泵组加压供给室外绿化用水及屋顶清洗冷却用水,该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雨水利用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雨水处理系统的系统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雨水处理系统,包括雨水初期弃流井(1)、雨水收集水池(2)、鼓气装置、第一雨水过滤泵(7)、自动反冲洗过滤器(8)、加药装置(9)、混合器(10)、雨水回用水池(11)、雨水加压泵组(12)、屋面洒水清洗系统(13)、室外绿化洒水系统(14)和汽车装运取洒水冷却系统(15),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雨水排水管的输出端连接雨水初期弃流井(1)的输入端,所述雨水初期弃流井(1)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溢流排水管(16)、进水管(17)和弃流排水管(18)的输入端,溢流排水管(16)和弃流排水管(18)的输出端连接室外雨水明沟,进水管(17)的输出端连接雨水收集水池(2)的输入端,雨水收集水池(2)的输入端还连接有鼓气装置的输出端,雨水收集水池(2)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雨水过滤泵(7)的输入端,第一雨水过滤泵(7)的输出端连接自动反冲洗过滤器(8)输入端,自动反冲洗过滤器(8)输出端连接混合器(10)的输入端,混合器(10)的输入端还连接有加药装置(9),混合器(10)的输出端连接雨水回用水池(11)的输入端,雨水回用水池(11)的输出端连接雨水加压泵组(12)的输入端,雨水加压泵组(12)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屋面洒水清洗系统(13)、室外绿化洒水系统(14)和汽车装运取洒水冷却系统(15)的输入端,雨水加压泵组(12)与控制柜电性连接,加药装置(9)与控制柜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处理系统,包括雨水初期弃流井(1)、雨水收集水池(2)、鼓气装置、第一雨水过滤泵(7)、自动反冲洗过滤器(8)、加药装置(9)、混合器(10)、雨水回用水池(11)、雨水加压泵组(12)、屋面洒水清洗系统(13)、室外绿化洒水系统(14)和汽车装运取洒水冷却系统(15),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雨水排水管的输出端连接雨水初期弃流井(1)的输入端,所述雨水初期弃流井(1)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溢流排水管(16)、进水管(17)和弃流排水管(18)的输入端,溢流排水管(16)和弃流排水管(18)的输出端连接室外雨水明沟,进水管(17)的输出端连接雨水收集水池(2)的输入端,雨水收集水池(2)的输入端还连接有鼓气装置的输出端,雨水收集水池(2)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雨水过滤泵(7)的输入端,第一雨水过滤泵(7)的输出端连接自动反冲洗过滤器(8)输入端,自动反冲洗过滤器(8)输出端连接混合器(10)的输入端,混合器(10)的输入端还连接有加药装置(9),混合器(10)的输出端连接雨水回用水池(11)的输入端,雨水回用水池(11)的输出端连接雨水加压泵组(12)的输入端,雨水加压泵组(12)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屋面洒水清洗系统(13)、室外绿化洒水系统(14)和汽车装运取洒水冷却系统(15)的输入端,雨水加压泵组(12)与控制柜电性连接,加药装置(9)与控制柜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雨水收集水池(2)和雨水回用水池(11)均位于地下钢筋混凝土以下,不会占用公共空间,节省了空间使用率,雨水收集水池(2)容量为620-650吨,雨水回用水池(11)容量为100-150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鼓气装置包括曝气管(4)和罗茨风机(5),雨水收集水池(2)的输入端还连接曝气管(4)的输出端,曝气管(4)的输出端上设有曝气头,曝气管(4)的输入端连接罗茨风机(5),曝气是采用罗茨风机(5)通过风管将大量的空气压入专用的曝气头,曝气头将空气均匀分布到水中,空气中的氧大量地溶解在水中,极大地减少雨水中微生物的厌氧反应,防止雨水变质发嗅,在水池设置曝气还可以将沉淀在池底的颗粒带出,减少水池维护的工作量.设计的气水混合比在3:1以上,当雨水收集池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盛世华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