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处理系统和水体处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67423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水体处理系统和水体处理方法。该水体处理系统根据水体的流动方向,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生化膜池,生化膜池内设有膜组件,膜组件包括进气管道和中空纤维膜丝,中空纤维膜丝与进气管道相连通;第一反硝化池,第一反硝化池内填充有硫铁矿滤料。中空纤维膜丝与附着生长的生物膜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由进气管道进入的气体以非常高的效率扩散至生物膜,大大提高了曝气效率,水体中的氨态氮和有机物等污染物更有效地从污水扩散到生物膜中,进而被去除;而硫铁矿可将硝态氮还原为氮气,磷酸根则与氧化得到的氢氧化铁胶体生成沉淀而除去。从而对污染水体中的总氮、总磷以及有机质等主要的污染物都能够实现更加高效的降解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体处理系统和水体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是涉及水体处理系统和水体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河道作为城市的纳污水体,有机污染普遍存在且日益突出,部分水体出现季节性或终年性黑臭,成为目前城市河道污染治理中的顽疾。目前,国内外采用的污染河道水体治理技术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生态法三大类。物理方法主要包括人工曝气、底泥疏浚、调水冲污等,是比较常用的方法;化学方法主要包括强化絮凝,化学氧化和化学沉淀等;生物生态法方法主要包括微生物强化技术、生物膜技术、植物净化技术和生物-生态净化技术等。然而,黑臭河道水体是污水的一个极端状态,其中的有机及无机污染极其严重,生态系统结构遭到了根本性的破坏,自净功能严重退化甚至丧失。应用单一的技术方法解决时存在不少问题,污水处理的效果也难以令人满意。因此,在黑臭水体净化的具体实践中,有必要将多种方法结合,开发出更加高效的水体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更高效的水体处理系统和水体处理方法。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体处理系统,该水体处理系统根据水体的流动方向,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生化膜池,生化膜池内设有膜组件,膜组件包括进气管道和中空纤维膜丝,中空纤维膜丝与进气管道相连通,进气管道用于向中空纤维膜丝输送气体;第一反硝化池,第一反硝化池内填充有硫铁矿滤料。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水体处理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中空纤维膜丝形成的膜组件利用气体分子扩散的原理,中空纤维膜丝与附着生长在纤维膜丝表面的生物膜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由进气管道进入的空气或氧气能够以非常高的效率扩散至生物膜,大大提高了曝气效率,水体中的氨态氮和有机物等污染物更有效地从污水扩散到生物膜中,进而被去除;而对于其中的硝态氮和磷元素,硫铁矿可将硝态氮还原为氮气,磷酸根则与氧化得到的氢氧化铁胶体生成沉淀而除去。从而对污染水体中的总氮、总磷以及有机质等主要的污染物都能够实现更加高效的降解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水体处理系统,在第一反硝化池沿水体的流动方向的下游,水体处理系统还设有与第一反硝化池相连通的第二反硝化池,第二反硝化池内填充有硫磺滤料。当水体中的总氮含量较高,第一反硝化池难以完全处理时,通过填充硫磺的第二反硝化池可以进一步对其处理,通过硫磺将水体中的硝态氮和氨态氮转化为氮气和有机物的形式,从而进一步降解水体中的总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水体处理系统,第一反硝化池和/或第二反硝化池内设有反冲洗气管。反硝化池工作过程中,滤料表面会附着生长生物膜,随着反硝化的不断进行,生物膜不断生长增厚,过度生长的微生物会对反硝化池造成堵塞,因此,通过反冲洗气管及时将反硝化池内过量生长的微生物排出,保证水体在其中正常反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水体处理系统,第一反硝化池和第二反硝化池之间还设有控制阀,控制阀调节第一反硝化池和第二反硝化池的连通状态。当污水水体的总氮浓度较大时,控制第二反硝化池与第一反硝化池连通,水体经第一反硝化池处理后进入第二反硝化池继续处理;而在污水水体的总氮浓度较低时,关闭第二反硝化池,水体经由第一反硝化池处理后直接进入下一工序。通过控制阀的调节来应对河道或其它水体比较大的水质波动,在稳定处理的同时降低反应器的个数和处理成本。控制阀可以采用电磁阀等本领域熟知的能够起到开闭作用的阀。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水体处理系统,在生化膜池沿水体的流动方向的上游,水体处理系统还包括与生化膜池相连通的沉淀池,沉淀池内固定有斜管。通过沉淀池对水体进行预处理,将其中颗粒较大的固体先行沉淀,避免后续过程堵塞生化膜池或反硝化池等而影响污水处理的正常运行。斜管的设置使沉淀池中的水流呈现层流状态,有利于水体中的固体快速沉淀。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水体处理系统,生化膜池和/或第一反硝化池还连接有排泥管,排泥管与沉淀池相连通,排泥管用于将生化膜池和/或第一反硝化池内的污泥回流至所述沉淀池。生化膜池、反硝化池等反应器底部的泥水可以通过排泥管回流到沉淀池中沉淀,从而保持反应器内部的水体流动的顺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水体处理系统,水体处理系统还包括潜水泵,潜水泵用于向生化膜池泵入水体,潜水泵外罩设有过滤围网。通过过滤围网的设置,避免河道内水草、布条等对潜水泵风叶口的缠绕,从而保护潜水泵的电机,提高安全性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水体处理系统,在第一反硝化池沿水体的流动方向的下游,水体处理系统还包括与第一反硝化池相连通的消毒池。利用消毒池对处理后的水体进行消毒,提高处理后的水体的可用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水体处理系统,消毒池内设有紫外消毒装置。采用紫外线高效快速杀灭水体中的有害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水体处理系统,消毒池底部为倒锥形。消毒池底部采用上宽下窄的倒锥形结构,方便铁锈的沉淀。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体处理方法,该水体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待处理的水体流经膜组件,膜组件包括中空纤维膜丝和进气管道,中空纤维膜丝与进气管道相连通,进气管道用于向中空纤维膜丝输送气体,对待处理的水体进行曝气处理;曝气处理后的水体流经硫铁矿滤料进行第一反硝化处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水体处理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第一反硝化处理后的水体流经硫磺滤料进行第二反硝化处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水体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水体处理系统的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某一特征被称为“设置”、“固定”、“连接”、“安装”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设置、固定、连接、安装在另一个特征上。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若干”,其含义是一个以上,如果涉及到“多个”,其含义是两个以上,如果涉及到“大于”、“小于”、“超过”,均应理解为不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以上”、“以下”、“以内”,均应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第一”、“第二”,应当理解为用于区分技术特征,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实施例1参考图1,示出了一种水体处理系统,该水体处理系统中,沿着水体的主要的流动方向(图中所示箭头方向)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潜水泵100、沉淀池110、生化膜池120、第一反硝化池130、第二反硝化池140、消毒池150。其中,潜水泵100用于从河道向沉淀池110内泵入水体,在潜水泵100外侧,罩设有过滤围网1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水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根据水体的流动方向,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n生化膜池,所述生化膜池内设有膜组件,所述膜组件包括进气管道和中空纤维膜丝,所述中空纤维膜丝与所述进气管道相连通,所述进气管道用于向所述中空纤维膜丝输送气体;/n第一反硝化池,所述第一反硝化池内填充有硫铁矿滤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水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根据水体的流动方向,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
生化膜池,所述生化膜池内设有膜组件,所述膜组件包括进气管道和中空纤维膜丝,所述中空纤维膜丝与所述进气管道相连通,所述进气管道用于向所述中空纤维膜丝输送气体;
第一反硝化池,所述第一反硝化池内填充有硫铁矿滤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反硝化池沿所述水体的流动方向的下游,所述水体处理系统还设有与所述第一反硝化池相连通的第二反硝化池,所述第二反硝化池内填充有硫磺滤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硝化池和/或所述第二反硝化池内设有反冲洗气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硝化池和所述第二反硝化池之间还设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调节所述第一反硝化池和所述第二反硝化池的连通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生化膜池沿所述水体的流动方向的上游,所述水体处理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生化膜池相连通的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内固定有斜管。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勇吕伟石科平庄凯魏敦庆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深水生态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