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化闹钟机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7231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型化闹钟机芯,包括前夹板、后夹板组成的壳体,在壳体内腔设有线圈、定子、线路板、磁钢,还包括由转子轮、传动轮、秒轮、过轮、分轮、跨轮、时轮组成的传动齿轮组及用于定位的中夹板,以及还包括由闹轮、闹凸轮、控闹开关、闹簧片、蜂鸣器组成的控闹装置,其中闹簧片的中心与秒轮、分轮、时轮、闹轮、闹凸轮的中心同心设计,上述定子及线圈通过插接的方式安装在线路板上,闹簧片跨接在整个线路板上,闹簧片一端固定在线路板上,另一端通过导电片与线路板连接。该闹钟机芯内部合理化布局,机芯外型小型化程度高,小巧精美,满足不同的小型化需求,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钟表
,特别涉及一种外型较小的小型化 闹钟机芯。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钟表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闹钟不仅仅起了计时和起 闹提醒时间的作用,外型小巧精美的闹钟也逐渐作为装饰品使用深受 消费者的喜爱。为了制作外型小巧的闹钟,闹钟机芯的小型化也曰益 作为钟表业发展的趋势,然而,在现有技术中,普通长方型的闹钟机 芯包括前夹板、后夹板组成的壳体,在壳体内腔设有线圈、定子、线 路板,还包括由转子轮、传动轮、秒轮、过轮、分轮、跨轮、时轮组 成的传动齿轮组以及由闹轮、闹凸轮、控闹开关、闹簧片、蜂鸣器组 成的控闹装置,定子及线圈与线路板分别布置在机芯内不同的位置, 而且定子的外形尺寸较大,使得定子及线圈和线路板各占据机芯内部 较大空间,其水平布置面积大;另外传动齿轮组的各齿轮模数较高, 使得齿轮不能紧凑且合理的布置,即机芯内部空间不能较为合理的利 用。而且,普通闹钟使用双旋钮的拨针结构,双旋钮的拨针占据空间 较大。另外,对于圆型闹钟机芯,机芯内部各构件不好布局,其空间 利用率不高,机芯的小型化程度不高,整个机芯外型所占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内部 结构合理化布局设计、外型小巧美观、小型化程度较高的闹钟机芯。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小型化闹钟机 芯,包括前夹板、后夹板组成的壳体,在壳体内腔设有线圈、定子、 线路板、磁钢,还包括由转子轮、传动轮、秒轮、过轮、分轮、跨 轮、时轮组成的传动齿轮组及用于定位的中夹板,以及还包括由闹 轮、闹凸轮、控闹开关、闹簧片、蜂鸣器组成的控闹装置,其中闹 簧片的中心与秒轮、分轮、时轮、闹轮、闹凸轮同心设计,定子及 线圈通过插接的方式安装在线路板上,闹簧片跨接在整个线路板上, 具体结构是闹簧片一端固定在线路板上,另一端通过导电片与线 路板连接。上述绕制线圈的线圈架的端部设有将线圈架插接在线路板上的 插接脚,具体来说,通过线圈架将定子和线圈插接在线路板的背部 位置。上述闹簧片跨接在整个线路板上,其中心位同机芯中心,闹簧 片的一端部为弯折端,该弯折端与导电片接触。上述转子轮、传动轮、秒轮、过轮的齿轮模数m〈0.2。上述定 子的面积^270 ran2。上述控闹开关和蜂鸣器可以安装在线路板背部,当然,控制开 关和蜂鸣器也可以外接。上述机芯壳体内设有从后夹板背部伸出的单旋钮拨针轮,将现 有技术的双拨针结构改进为单拨针结构,减少了拨针占据的空间。上述前夹板和后夹板通过设在二者边缘的卡块和卡槽相互卡合,便于机芯的装配和维修。上述整机为长方体,其表面积^900 mm2,体积SOOO mm3。 上述线路板上设有露出在壳体外部的用于连接外接电源等的焊接触点,可根据成品钟的须求,灵活布置电池、控闹开关、蜂鸣器等的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 本技术由于将定子和线圈通过设在绕制线圈的线圈架端 部的插接脚将其安装在线路板的背部,有效地利用线路板的上方空 间;(2) 本技术所用定子的尺寸较小,大大减小机芯大小;(3) 本技术适用模数较小的传动齿轮组,使得机芯内腔各齿 轮排列整齐且占用空间较小;(4) 本技术闹簧片跨接在线路板上,整体空间较小。(5) 本技术机芯结构简单,小型化程度高,整体机芯外表面 ^900腿2,体积^9000 mm3。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闹钟机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闹钟机芯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闹凸轮落下起闹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闹簧片和线路板布局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闹簧片和线路板布局的背面结构示意图。上述图中1、前夹板;2、后夹板;3、线圈;4、定子;5、线路板;6、转子轮;7、传动轮;8、秒轮;9、过轮;10、分轮;11、 跨轮;12、时轮;13、闹轮;14、闹凸轮;15、控制开关;16、闹簧 片;17、蜂鸣器;18、导电片;19、单旋钮拨针轮;20、中夹板;21、 磁钢;31、线圈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l、图2所示, 一种小型化闹钟机芯,包括前夹板l、后夹 板2组成的壳体,在壳体内腔设有线圈3、定子4、线路板5、磁钢 21,还包括由转子轮6、传动轮7、秒轮8、过轮9、分轮IO、跨轮 11、时轮12组成的传动齿轮组及用于定位的中夹板20,另外还包 括由闹轮13、闹凸轮14、控闹开关15、闹簧片16、蜂鸣器17组成 的控闹装置,其中秒轮8、分轮10、时轮12、闹轮13、闹凸轮14 同轴设计,定子4及线圈3通过插接的方式安装在线路板5上,具 体结构是在绕制线圈3的线圈架31的端部设有将线圈架31插接 在线路板5上的插接脚32。另外,如图5所示,控闹开关15和蜂 鸣器17也都安装在线路板5的背部,充分利用线路板5背部上方的 空间,提高机芯内部空间利用率高。定子4的尺寸较小,所占面积 S270mm2,转子轮6、传动轮7、秒轮8、过轮9的齿轮模数m<0. 2。如图4、图5所示,用于起闹的闹簧片16跨接在整个线路板上 5,其中心与秒轮8、分轮10、时轮12、闹轮13、闹凸轮14)的中 心同心设计,即闹簧片16其中心位同机芯中心,闹簧片16的一端 部为弯折端161,该弯折端161与连接在线路板5上的导电片18接 触,随着闹凸轮14的上下移动,使闹簧片16抬起或落下,通过线 路板5上的控制回路来控制闹钟的起闹。其具体过程是如图3所示,闹凸轮14向下移动时,闹簧片16的折弯端161落下并与导电 片18接触,此时接通整个响闹回路,响闹开关处在开的位置,闹钟 开始闹响;当闹凸轮14向上移动,闹簧片16被抬起,闹簧片16的 折弯端161与导电片18脱离接触,断开响闹回路,闹钟停止闹响。 如图1所示,前夹板1和后夹板2通过设在二者边缘的卡块la 和卡槽2a相互卡合,便于机芯的装配和维修;整机为长方体,整体 机芯外表面^900 mm2,体积^90(X) mm3,机芯的小型化程度高。在机芯 壳体内设有从后夹板2背部伸出的单旋钮拨针轮19,将现有的双旋 钮拨针结构改进为单旋钮拨针结构,减少了拨针占据的空间。另外, 线路板5上还设有露出在壳体外部的用于外接电源等的焊接触点,将 传统的机芯内部设置电源变为外接电源的方式,大大地节约了机芯内 部空间,在满足机芯小型化的需求,又可根据成钟设计需要任意放置 电池位及蜂鸣器、开关等位置。本技术通过将机芯总体结构上的合理化布局,使机芯的长方 体面积和厚度都大大减小,小型化的水平也随之提高,使得使用该机 芯的闹钟外型轻薄、小巧、美观,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权利要求1.一种小型化闹钟机芯,包括前夹板(1)、后夹板(2)组成的壳体,在壳体内腔设有线圈(3)、定子(4)、线路板(5)、磁钢(21),还包括由转子轮(6)、传动轮(7)、秒轮(8)、过轮(9)、分轮(10)、跨轮(11)、时轮(12)组成的传动齿轮组及用于定位的中夹板(20),以及由闹轮(13)、闹凸轮(14)、控闹开关(15)、闹簧片(16)、蜂鸣器(17)组成的控闹装置,其中闹簧片(16)的中心与秒轮(8)、分轮(10)、时轮(12)、闹轮(13)、闹凸轮(14)的中心同心设计,其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型化闹钟机芯,包括前夹板(1)、后夹板(2)组成的壳体,在壳体内腔设有线圈(3)、定子(4)、线路板(5)、磁钢(21),还包括由转子轮(6)、传动轮(7)、秒轮(8)、过轮(9)、分轮(10)、跨轮(11)、时轮(12)组成的传动齿轮组及用于定位的中夹板(20),以及由闹轮(13)、闹凸轮(14)、控闹开关(15)、闹簧片(16)、蜂鸣器(17)组成的控闹装置,其中闹簧片(16)的中心与秒轮(8)、分轮(10)、时轮(12)、闹轮(13)、闹凸轮(14)的中心同心设计,其特征在于:上述定子(4)及线圈(3)通过插接的方式安装在线路板(5)上,闹簧片(16)跨接在整个线路板(5)上,闹簧片(16)一端固定在线路板(5)上,另一端通过导电片(18)与线路板(5)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彦林孟宝权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番禺明珠星钟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