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健身器械的惯性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7084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健身器械的惯性轮,包括轮盘部和轮轴部;该轮盘部为钢板或铁板制作而成的圆板,在圆板的边缘设有第一凸边和第二凸边,圆板的中间设有通孔;该轮轴部固定在轮盘部的圆板中间的通孔处,且轮轴部的两端分别凸伸于所述圆板的两侧端面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惯量可调整,动平衡较好,成本较低,制作方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健身器械的惯性轮
本技术涉及健身器材
,特别是涉及一种健身器械的惯性轮。
技术介绍
惯性轮是健身器械的一种常用部件,在许多的体育健身器械中通常都会用到惯性轮,比如动感单车和健身车就需要用到惯性轮,再比如划船器上也会用到惯性轮,无论是动感单车、健身车,还是划船器,惯性轮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提供惯性及实现阻力调节。现有技术的动感单车、健身车和划船器上大多采具有一定惯量的轮体结构,同时还增加磁控部件以实现阻力的调节。现有的惯性轮通常为圆盘结构,一种是采用铸造方式来制作成整体式结构,这种结构造成了惯性轮动平衡较差,机械加工量大,成本较高的弊端;另一种是采用叠片构成,这种结构造成了惯性轮制作繁锁、制作成本高的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健身器械的惯性轮,通过结构改进,具有惯量大,动平衡较好,成本较低,制作方便的特点。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健身器械的惯性轮,包括:一轮盘部,该轮盘部为钢板或铁板制作而成的圆板,在圆板的边缘设有第一弯折部以使第一弯折部的弯折部分形成向圆板的一侧端面外方向拉伸形成的第一凸边;第一凸边的末端设有第二弯折部以使第二弯折部的弯折部分的末端形成向圆板的另一侧端面外方向拉伸形成的第二凸边,圆板的中间设有通孔;一轮轴部,该轮轴部固定在轮盘部的圆板中间的通孔处,且轮轴部的两端分别凸伸于所述圆板的两侧端面外。进一步的,还包括配重块,所述配重块呈环形包覆并固定在轮盘部的第二弯折部的弯折部分的外侧。进一步的,还包铝圈,所述铝圈呈环形包覆并固定在轮盘部的第二弯折部的弯折部分的外侧。所述铝圈的两端设有折弯,铝圈的两端的折弯卡在第二弯折部的弯折部分的两边。进一步的,还包括配重块和铝圈,所述配重块呈环形包覆并固定在轮盘部的第二弯折部的弯折部分的外侧;所述铝圈呈环形包覆并固定在所述配重块的外侧。所述铝圈的两端设有折弯,铝圈的两端的折弯卡在所述配重块的两边。所述轮轴部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在所述圆板中间的通孔处。所述轮轴部上固定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圆板的其中一端面处,使所述轮轴部与所述轮盘部相固定。所述第一凸边相对于圆板的凸出尺寸与第二凸边相对于圆板的凸出尺寸大致相同。所述圆板的两侧端面分别装有塑料装饰板,所述圆板的两侧的塑料装饰板通过螺丝锁固在所述圆板上或者是通过圆板上的通孔对锁在一起。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一轮盘部和一轮轴部来构成健身器械的惯性轮,且该轮盘部为钢板或铁板制作而成的圆板,在圆板的边缘设有第一弯折部以使第一弯折部的弯折部分形成向圆板的一侧端面外方向拉伸形成的第一凸边;第一凸边的末端设有第二弯折部以使第二弯折部的弯折部分的末端形成向圆板的另一侧端面外方向拉伸形成的第二凸边,圆板的中间设有通孔;该轮轴部固定在轮盘部的圆板中间的通孔处,且轮轴部的两端分别凸伸于所述圆板的两侧端面外。本技术的这种结构,具有惯量大,动平衡较好,成本较低,制作方便的特点。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一种健身器械的惯性轮不局限于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构造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结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轮盘部结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构造分解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结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三的轮盘部的构造分解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三的轮盘部的结构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四的轮盘部的构造分解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四的轮盘部的结构剖视图;图10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五的轮盘部的构造分解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五的轮盘部的结构剖视图;图1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六的轮盘部的构造分解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六的轮盘部的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健身器械的惯性轮,包括:一轮盘部1,该轮盘部为钢板或铁板制作而成的圆板11,在圆板的边缘设有第一弯折部12以使第一弯折部的弯折部分13形成向圆板的一侧端面外方向拉伸形成的第一凸边13;第一凸边的末端设有第二弯折部14以使第二弯折部的弯折部分15的末端形成向圆板的另一侧端面外方向拉伸形成的第二凸边16,圆板的中间设有通孔17;一轮轴部2,该轮轴部2固定在轮盘部1的圆板中间的通孔17处,且轮轴部2的两端分别凸伸于所述圆板11的两侧端面外。本实施例中,所述轮轴部2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在所述圆板中间的通孔17处。本实施例中,轮轴部2为转轴套,转轴套2的两端分别设有用来连接轴承的内台阶21;所述转轴套2上还设有用于连接皮带的齿槽22。当然,根据需要也可以是设有用于连接链条的齿轮结构。当然,轮轴部2也可以设计成转轴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边13相对于圆板的凸出尺寸与第二凸边16相对于圆板的凸出尺寸大致相同。本技术的一种健身器械的惯性轮,采用了一轮盘部1和一轮轴部2来构成健身器械的惯性轮,且该轮盘部1为钢板或铁板制作而成的圆板11,在圆板11的边缘设有第一弯折部12以使第一弯折部的弯折部分13形成向圆板的一侧端面外方向拉伸形成的第一凸边;第一凸边的末端设有第二弯折部14以使第二弯折部的弯折部分15的末端形成向圆板的另一侧端面外方向拉伸形成的第二凸边16,圆板11的中间设有通孔17;该轮轴部2固定在轮盘部1的圆板中间的通孔17处,且轮轴部2的两端分别凸伸于所述圆板11的两侧端面外。本技术的这种结构,具有惯量大,动平衡较好,成本较低,制作方便的特点。实施例二参见图4、图5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健身器械的惯性轮,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轮轴部2上固定有法兰盘3,所述法兰盘3通过螺丝螺帽组件31固定在所述圆板11的其中一端面处,使所述轮轴部2与所述轮盘部1相固定。实施例三参见图6、图7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健身器械的惯性轮,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进一步的,还包括配重块4,所述配重块4呈环形包覆并固定在轮盘部1的第二弯折部的弯折部分15的外侧。实施例四参见图8、图9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健身器械的惯性轮,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进一步的,还包铝圈5,所述铝圈5呈环形包覆并固定在轮盘部1的第二弯折部的弯折部分15的外侧。本实施例中,所述铝圈5的两端设有折弯51,铝圈的两端的折弯51卡在第二弯折部的弯折部分15的两边。实施例五参见图10、图1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健身器械的惯性轮,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进一步的,还包括配重块4和铝圈5,所述配重块4呈环形包覆并固定在轮盘部的第二弯折部的弯折部分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健身器械的惯性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轮盘部,该轮盘部为钢板或铁板制作而成的圆板,在圆板的边缘设有第一弯折部以使第一弯折部的弯折部分形成向圆板的一侧端面外方向拉伸形成的第一凸边;第一凸边的末端设有第二弯折部以使第二弯折部的弯折部分的末端形成向圆板的另一侧端面外方向拉伸形成的第二凸边,圆板的中间设有通孔;/n一轮轴部,该轮轴部固定在轮盘部的圆板中间的通孔处,且轮轴部的两端分别凸伸于所述圆板的两侧端面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健身器械的惯性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轮盘部,该轮盘部为钢板或铁板制作而成的圆板,在圆板的边缘设有第一弯折部以使第一弯折部的弯折部分形成向圆板的一侧端面外方向拉伸形成的第一凸边;第一凸边的末端设有第二弯折部以使第二弯折部的弯折部分的末端形成向圆板的另一侧端面外方向拉伸形成的第二凸边,圆板的中间设有通孔;
一轮轴部,该轮轴部固定在轮盘部的圆板中间的通孔处,且轮轴部的两端分别凸伸于所述圆板的两侧端面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器械的惯性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的,还包括配重块,所述配重块呈环形包覆并固定在轮盘部的第二弯折部的弯折部分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器械的惯性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的,还包铝圈,所述铝圈呈环形包覆并固定在轮盘部的第二弯折部的弯折部分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健身器械的惯性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圈的两端设有折弯,铝圈的两端的折弯卡在第二弯折部的弯折部分的两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器械的惯性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的,还包括配重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柳春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鑫鸿轮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