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阳龄苇专利>正文

一种推动式钢球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6991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抛光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推动式钢球抛光装置。提供一种增大抛光面积,自动抛光且能够对自动收集,增加安全性的推动式钢球抛光装置。包括:底座,底座顶部设有多个支撑架;打磨机,支架上部之间转动式连接有打磨机;支撑架,底座顶部两侧设有两个支撑架;移动机构,支撑架之间连接有移动机构。通过电机、传动组件、走动块和挤压板的配合,以达到对钢球进行打磨的目的,通过直齿条、齿轮、齿条移动板和收集框的配合,能够对抛光完毕的钢球进行自动收集、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推动式钢球抛光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抛光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推动式钢球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钢球是重要的基础零部件,尤其是精密工业钢球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巨大作用,在一些特殊条件下,通常需要特殊材质的钢球,来完成不同环境下所要求达到的功能,其实一些特殊材质钢球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包括不锈钢,铜、铝、钛合金钢以及玛瑙、玻璃、陶瓷球等,它们的推广应用,不仅推动了钢球生产业的发展,而且也促进了相关行业的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科技进步。现有的钢球加工设备基本加工后,会根据不同用途的不同要求进行不同的处理加工,现有的抛光设备钢球在加工的过程中,钢球一般需要进行打磨,传统的钢球打磨方式为,工作人员手持钢板,将钢球推动至打磨器处,进行抛光,这种方式抛光面积小,并且抛光时会有铁屑飞溅,容易溅伤人员,危害工作人员安全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打磨面积小,打磨时会有铁屑飞溅的缺点,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增大抛光面积,自动抛光且能够对自动收集,增加安全性的推动式钢球抛光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推动式钢球抛光装置,包括:底座,底座顶部两侧均连接有支架;打磨机,支架上部之间转动式连接有打磨机;支撑架,底座顶部设有多个支撑架;移动机构,支撑架之间连接有移动机构;下料机构,底座顶部连接有下料机构,下料机构与移动机构相连接。进一步的,移动机构包括:安装板,靠近打磨机一侧的支撑架上部连接有安装板;电机,安装板顶部连接有电机;<br>转轴,两侧支撑架上部之间均转动式连接有转轴,电机的输出轴与靠近打磨机一侧的转轴相连接;传动组件,转轴的两部之间均连接有传动组件;椭圆块,远离打磨机一侧的传动组件底部均连接有椭圆块;第一连接杆,椭圆块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推杆,第一连接杆上转动式连接有推杆;扭力弹簧,推杆两侧与椭圆块内侧之间连接有扭力弹簧;L杆,靠近打磨机一侧的支撑架上均连接有L杆;T形杆,远离打磨机一侧的支撑架之间连接有T形杆;放料板,L杆与T形杆之间连接有放料板;走动块,放料板之间滑动式连接有走动块;第一移动块,走动块一端设有第一移动块;第二移动块,远离第一移动块一侧的走动块一端连接有第二移动块;挤压板,走动块下部滑动式连接有挤压板;第一压缩弹簧,远离打磨机一侧的走动块下部两侧均连接有第一压缩弹簧,第一压缩弹簧末端连接在挤压板上;第一滑套,靠近走动块一侧的放料板两部均设有第一滑套;拉杆,第一滑套内均滑动式连接有拉杆,靠近第一移动块一侧的拉杆一端与第一移动块相连接,靠近第二移动块一侧的拉杆一端与第二移动块相连接;第二压缩弹簧,第一滑套一端与远离走动块一侧的拉杆之间连接有第二压缩弹簧。进一步的,下料机构包括:直齿条,第二移动块底部连接有直齿条;齿轮,放料板靠近打磨机的一部转动式连接有齿轮,齿轮与直齿条相啮合;齿条移动板,放料板靠近打磨机的一部滑动式设有齿条移动板,齿条移动板与齿轮相啮合;下料斜板,底座顶部连接有下料斜板;导向框,下料斜板靠近齿轮的一侧连接有导向框;收集框,底座顶部靠近下料斜板的一部放置有收集框。进一步的,还包括有放料机构,放料机构包括:放料框,底座顶部后侧设有放料框;放料斜板,底座顶部靠近放料框的一部连接有放料斜板,放料斜板前侧与放料板相连接;第二连接杆,第一移动块一侧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滑套,放料板靠近放料框的一侧设有第二滑套;推板,第二滑套内滑动式连接有推板,推板穿过放料斜板;楔形块,推板末端与第二连接杆顶端均连接有楔形块,楔形块相互配合。进一步的,电机为伺服电机。有益效果:1、通过电机、传动组件、走动块和挤压板的配合,以达到对钢球进行打磨的目的。2、通过直齿条、齿轮、齿条移动板和收集框的配合,能够对抛光完毕的钢球进行自动收集、省时省力。3、通过放料框、放料斜板、楔形块和推板的配合,能够实现钢球的自动下料,无需人工进行手动操作,安全且高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移动机构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移动机构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移动机构的第三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下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放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底座,2:支架,3:打磨机,4:支撑架,5:移动机构,51:安装板,52:电机,53:转轴,54:传动组件,55:椭圆块,56:扭力弹簧,57:第一连接杆,58:推杆,59:L杆,510:T形杆,511:放料板,512:第一移动块,513:走动块,514:挤压板,515:第一压缩弹簧,516:拉杆,517:第二压缩弹簧,518:第一滑套,519:第二移动块,6:下料机构,61:直齿条,62:齿轮,63:齿条移动板,64:导向框,65:下料斜板,66:收集框,7:放料机构,71:放料框,72:放料斜板,73:第二连接杆,74:楔形块,75:第二滑套,76:推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进行说明。实施例1一种推动式钢球抛光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有底座1、支架2、打磨机3、支撑架4、移动机构5和下料机构6,底座1左侧前后均连接有支架2,支架2之间转动式连接有打磨机3,底座1顶部左右前后均设有支撑架4,支撑架4位于打磨机3右方,支撑架4之间连接有移动机构5,底座1上侧连接有下料机构6,下料机构6与移动机构5相连接。当工作人员需要对钢球进行抛光时,启动打磨机3工作,随后工作人员可将钢球放置于移动机构5内,启动移动机构5工作,移动机构5正转并向左运动,移动机构5向左运动带动下料机构6向左运动,移动机构5向左运动推动钢球向左滚动,以达到对钢球进行抛光打磨的目的,在移动机构5的复位作用下,带动移动机构5和下料机构6恢复至原位,此时打磨好的钢球下落至下料机构6内,对钢球进行收集,操作结束后,工作人员可关闭移动机构5和打磨机3,移动机构5停止运动使得下料机构6停止运动,再次使用时,重复操作即可。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2、图3和图4所示,移动机构5包括有安装板51、电机52、转轴53、传动组件54、椭圆块55、扭力弹簧56、第一连接杆57、推杆58、L杆59、T形杆510、放料板511、第一移动块512、走动块513、挤压板514、第一压缩弹簧515、拉杆516、第二压缩弹簧517、第一滑套518和第二移动块519,左部后侧支撑架4后侧上部连接有安装板51,安装板51顶部连接有电机52,前后两侧的支撑架4之间均转动式连接有转轴53,电机52的输出轴与左方的转轴53相连接,左右两侧的转轴53之间对称绕有传动组件54,传动组件54底部右侧均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推动式钢球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1),底座(1)顶部两侧均连接有支架(2);/n打磨机(3),支架(2)上部之间转动式连接有打磨机(3);/n支撑架(4),底座(1)顶部设有多个支撑架(4);/n移动机构(5),支撑架(4)之间连接有移动机构(5);/n下料机构(6),底座(1)顶部连接有下料机构(6),下料机构(6)与移动机构(5)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推动式钢球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底座(1)顶部两侧均连接有支架(2);
打磨机(3),支架(2)上部之间转动式连接有打磨机(3);
支撑架(4),底座(1)顶部设有多个支撑架(4);
移动机构(5),支撑架(4)之间连接有移动机构(5);
下料机构(6),底座(1)顶部连接有下料机构(6),下料机构(6)与移动机构(5)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动式钢球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机构(5)包括:
安装板(51),靠近打磨机(3)一侧的支撑架(4)上部连接有安装板(51);
电机(52),安装板(51)顶部连接有电机(52);
转轴(53),两侧支撑架(4)上部之间均转动式连接有转轴(53),电机(52)的输出轴与靠近打磨机(3)一侧的转轴(53)相连接;
传动组件(54),转轴(53)的两部之间均连接有传动组件(54);
椭圆块(55),远离打磨机(3)一侧的传动组件(54)底部均连接有椭圆块(55);
第一连接杆(57),椭圆块(55)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杆(57);
推杆(58),第一连接杆(57)上转动式连接有推杆(58);
扭力弹簧(56),推杆(58)两侧与椭圆块(55)内侧之间连接有扭力弹簧(56);
L杆(59),靠近打磨机(3)一侧的支撑架(4)上均连接有L杆(59);
T形杆(510),远离打磨机(3)一侧的支撑架(4)之间连接有T形杆(510);
放料板(511),L杆(59)与T形杆(510)之间连接有放料板(511);
走动块(513),放料板(511)之间滑动式连接有走动块(513);
第一移动块(512),走动块(513)一端设有第一移动块(512);
第二移动块(519),远离第一移动块(512)一侧的走动块(513)一端连接有第二移动块(519);
挤压板(514),走动块(513)下部滑动式连接有挤压板(514);
第一压缩弹簧(515),远离打磨机(3)一侧的走动块(513)下部两侧均连接有第一压缩弹簧(515),第一压缩弹簧(515)末端连接在挤压板(514)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龄苇
申请(专利权)人:阳龄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