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妇科治疗用坐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6987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妇科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妇科治疗用坐洗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上端设置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水平状的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固定安装有竖直状的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上端安装有第一喷头,所述第一喷头与软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软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壳体的内部并与第一水泵的出口端相连接,壳体的侧壁与本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泵的进口端与第一水箱的下端相连接,本装置使用时,通过第二水泵将集水槽内的污水收集至第二水箱,减少了污水飞溅的情况,且通过污水能够对第三水箱内的药液进行预热,进行热量的回收,提高能量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妇科治疗用坐洗装置
本技术涉及妇科治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妇科治疗用坐洗装置。
技术介绍
妇科是医疗机构的一个诊疗科目,妇科是妇产科的一个分支专业,是以诊疗女性妇科病为诊疗的专业科室,分为西医妇科与中医妇科。妇科疾病包括:女性生殖系统的疾病即为妇科疾病,包括外阴疾病、阴道疾病、子宫疾病、输卵管疾病、卵巢疾病等。现有技术的妇科用坐洗装置使用过程中,每次洗涤后都将热水直接排放,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能量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妇科治疗用坐洗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妇科治疗用坐洗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上端设置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水平状的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固定安装有竖直状的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上端安装有第一喷头,所述第一喷头与软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软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壳体的内部并与第一水泵的出口端相连接,壳体的侧壁与本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泵的进口端与第一水箱的下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水箱放置在壳体内壁的底端,第一水箱的内部安装有电热丝,所述集水槽的下端与第一连接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壳体的内部并与第二水泵的进口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水泵的出口端与第二水箱相连接,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第二水箱放置在隔板的上端,所述第二水箱的内部放置有第三水箱,所述第三水箱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出液口穿过第二水箱和隔板并与第一水箱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液口上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第三水箱的上端设置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穿过壳体的侧壁,且进液口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盖板。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上端通过铰链安装有第二盖板。优选的,所述第二水箱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出液口延伸至壳体的外侧,且第二出液口上安装有截止阀。优选的,所述集水槽内壁的上端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为椭圆形。优选的,所述固定环的下端面安装有均匀分布的第二喷头,所述第二喷头与第二连接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与自来水管道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上安装有电磁阀。优选的,所述第三水箱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换热片。优选的,所述第二水箱的上端为开口状。优选的,所述第一水箱的上端安装有排气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装置使用时,通过第二水泵将集水槽内的污水收集至第二水箱,减少了污水飞溅的情况,且通过污水能够对第三水箱内的药液进行预热,进行热量的回收,提高能量利用率。2、本装置使用时,通过固定环下端的第二喷头对集水槽的内壁进行清洗,配合第二水泵,使得污物不易在集水槽内壁上聚积,不容易造成二次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妇科治疗用坐洗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妇科治疗用坐洗装置的第三水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妇科治疗用坐洗装置的本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本体、2固定环、3第一电动推杆、4第二电动推杆、5第一喷头、6软管、7第一水泵、8壳体、9第一水箱、10电热丝、11第一连接管、12第二水泵、13第二水箱、14第三水箱、15第一盖板、16第一出液口、17换热片、18第二出液口、19第二盖板、20第二喷头、21第二连接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妇科治疗用坐洗装置,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集水槽(本体1类似于马桶的前半部分),本体1上端面胶接有软垫,所述集水槽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水平状的第一电动推杆3,所述第一电动推杆3的伸缩端固定安装有竖直状的第二电动推杆4,所述第二电动推杆4的上端安装有第一喷头5,所述第一喷头5与软管6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软管6的另一端延伸至壳体8的内部并与第一水泵7的出口端相连接,壳体8的侧壁与本体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泵7的进口端与第一水箱9的下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水箱9放置在壳体8内壁的底端,第一水箱9的内部安装有电热丝10,所述集水槽的下端与第一连接管11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11的另一端延伸至壳体8的内部并与第二水泵12的进口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水泵12的出口端与第二水箱13相连接,所述壳体8的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第二水箱13放置在隔板的上端,所述第二水箱13的内部放置有第三水箱14,所述第三水箱14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出液口16,所述第一出液口16穿过第二水箱13和隔板并与第一水箱9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液口16上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第三水箱14的上端设置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穿过壳体8的侧壁,且进液口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盖板15。进一步的,壳体8的上端通过铰链安装有第二盖板19。进一步的,第二水箱13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出液口18,所述第二出液口18延伸至壳体8的外侧,且第二出液口18上安装有截止阀。进一步的,集水槽内壁的上端安装有固定环2,所述固定环2为椭圆形。进一步的,固定环2的下端面安装有均匀分布的第二喷头20,所述第二喷头20与第二连接管21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21的另一端与自来水管道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21上安装有电磁阀。进一步的,第三水箱14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换热片17,换热片17能够提高第三水箱14与第二水箱13之间的换热效果。进一步的,第二水箱13的上端为开口状。进一步的,第一水箱9的上端安装有排气管,第一水箱9的内部还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的显示器均安装在壳体8的外壁上。实施例1中,本装置使用时,通过第二水泵12将集水槽内的污水收集至第二水箱13,减少了污水飞溅的情况,且通过污水能够对第三水箱14内的药液进行预热,进行热量的回收,提高能量利用率,第三水箱14内的药液预热后通过第一出液口6排至第一水箱9,通过第一水箱9内的电热丝10对药液进一步加热,便于后续使用。本装置使用时,通过第一电动推杆3带动第一喷头5在水平方向移动,通过第二电动推杆4带动第一喷头5在竖直方向移动,便于第一喷头5位置的调整,方便洗涤。本装置使用时,通过固定环2下端的第二喷头20对集水槽的内壁进行清洗,配合第二水泵11,使得污物不易在集水槽内壁上聚积,不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实施例2中,清洗完毕后,打开第二盖板19,可以对第二水箱13内部进行清洗消毒,便于装置的下次使用。打开第一盖板15,可以向第三水箱14内补充药液。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妇科治疗用坐洗装置,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水平状的第一电动推杆(3),所述第一电动推杆(3)的伸缩端固定安装有竖直状的第二电动推杆(4),所述第二电动推杆(4)的上端安装有第一喷头(5),所述第一喷头(5)与软管(6)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软管(6)的另一端延伸至壳体(8)的内部并与第一水泵(7)的出口端相连接,壳体(8)的侧壁与本体(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泵(7)的进口端与第一水箱(9)的下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水箱(9)放置在壳体(8)内壁的底端,第一水箱(9)的内部安装有电热丝(10),所述集水槽的下端与第一连接管(11)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11)的另一端延伸至壳体(8)的内部并与第二水泵(12)的进口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水泵(12)的出口端与第二水箱(13)相连接,所述壳体(8)的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第二水箱(13)放置在隔板的上端,所述第二水箱(13)的内部放置有第三水箱(14),所述第三水箱(14)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出液口(16),所述第一出液口(16)穿过第二水箱(13)和隔板并与第一水箱(9)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液口(16)上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第三水箱(14)的上端设置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穿过壳体(8)的侧壁,且进液口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盖板(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妇科治疗用坐洗装置,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水平状的第一电动推杆(3),所述第一电动推杆(3)的伸缩端固定安装有竖直状的第二电动推杆(4),所述第二电动推杆(4)的上端安装有第一喷头(5),所述第一喷头(5)与软管(6)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软管(6)的另一端延伸至壳体(8)的内部并与第一水泵(7)的出口端相连接,壳体(8)的侧壁与本体(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泵(7)的进口端与第一水箱(9)的下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水箱(9)放置在壳体(8)内壁的底端,第一水箱(9)的内部安装有电热丝(10),所述集水槽的下端与第一连接管(11)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11)的另一端延伸至壳体(8)的内部并与第二水泵(12)的进口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水泵(12)的出口端与第二水箱(13)相连接,所述壳体(8)的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第二水箱(13)放置在隔板的上端,所述第二水箱(13)的内部放置有第三水箱(14),所述第三水箱(14)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出液口(16),所述第一出液口(16)穿过第二水箱(13)和隔板并与第一水箱(9)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液口(16)上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第三水箱(14)的上端设置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穿过壳体(8)的侧壁,且进液口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盖板(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采琴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金坛区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