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杏东专利>正文

一种经鼻内镜颅底手术用冲洗和吸引一体管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6986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的一种经鼻内镜颅底手术用冲洗和吸引一体管道装置,包括管道本体,管道本体的一端配合设置有吸污口,管道本体的另一端配合设置有抽污口;管道本体的吸污口与抽吸泵体连接,管道本体的吸污口通向鼻内,管道本体的吸污口处还配合设置有过滤层;管道本体自内到外通过若干层管道壁组成,设置在外层的管道壁套装在设置在内层的管道壁上,相邻的管道壁之间配合设置有管道支撑组件;最外层相邻的管道壁之间设置有进水口;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患者的鼻腔实现随时冲洗的同时可以确保持续吸引内部的异物,同时再配合吸污口处设置的过滤层避免产生堵管并可以提高手术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鼻内镜颅底手术用冲洗和吸引一体管道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内一种经鼻内镜颅底手术用冲洗和吸引一体管道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神经内镜技术的逐步推广,得益于其手术创伤小、手术视野清晰、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以神经内镜下经蝶垂体肿瘤切除术为代表的经鼻内镜颅底手术发展迅猛,适应症亦逐步扩大,对主刀及助手的技术要求愈来愈高,保持术野及镜头清晰,是经鼻内镜手术的基本要求,也是助手主要任务之一。目前,术中主要由助手从手术同侧鼻腔以冲洗球注入生理盐水保持镜头清晰,并从手术同侧或对侧鼻腔伸入金属吸引管吸引以保持术野清晰,但由于鼻腔空间狭小,器械间相互干扰会影响手术的操作效率,另外,从鼻外反复向鼻腔内冲洗有将细菌带入鼻腔的风险;另一种吸引方案是利用吸痰管置于术野低位,能起到时刻保持术野清晰的作用,缺点时容易堵管,需反复进出鼻腔,影响操作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经鼻内镜颅底手术用冲洗和吸引一体管道装置,该技术对患者的鼻腔实现随时冲洗的同时可以确保持续吸引内部的异物,同时再配合吸污口处设置的过滤层避免产生堵管并可以提高手术的工作效率。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经鼻内镜颅底手术用冲洗和吸引一体管道装置,包括管道本体,所述管道本体的一端配合设置有吸污口,管道本体的另一端配合设置有抽污口;所述管道本体的吸污口与抽吸泵体连接,所述管道本体的吸污口通向鼻内,所述管道本体的吸污口处还配合设置有过滤层;所述管道本体自内到外通过若干层管道壁组成,设置在外层的管道壁套装在设置在内层的管道壁上,相邻的管道壁之间配合设置有管道支撑组件;最外层相邻的管道壁之间设置有进水口。本技术工作时,手术人员将管道本体带有吸污口的一端插入到病人的鼻腔内,另外一端的抽污口与抽吸泵体连接一起,同时进水口与冲洗通道连接,然后工作的时候,抽污口可以对鼻腔内的污物进行抽吸,并通过过滤层上的过滤孔进行过滤,避免大颗粒的污物进入到抽吸通道而将冲洗通道堵塞,与此同时,抽吸的时候,外围的冲洗通道可以持续不断的对鼻腔内进行冲洗,冲洗通道通过0°位置,120°位置和240°位置设置的隔离支撑块进行支撑,避免冲洗通道堵塞,这样可以实现一边在中心位置进行抽污一边在四周环状位置进行冲洗,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反复进行入鼻腔而导致鼻腔感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技术对患者的鼻腔实现随时冲洗的同时可以确保持续吸引内部的异物,同时再配合吸污口处设置的过滤层避免产生堵管并可以提高手术的工作效率。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管道本体可以同时实现冲洗和吸污的功能;所述管道壁设置有两层并分别包括内层管道壁和外层管道壁,内层管道壁的内部设置为抽吸通道,内层管道壁和外层管道壁之间的通道形成冲洗通道。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确保手术人员便于进行冲洗,而且冲洗可靠;所述冲洗通道内设置有管道支撑组件,管道支撑组件包括若干组隔离支撑块,若干组隔离支撑块平行设置并均匀分布在冲洗通道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支撑可靠,避免堵塞;所述隔离支撑块设置有三组并分别设置在冲洗通道内的0°位置,120°位置和240°位置;所述隔离支撑块与外层管道壁之间粘接在一起并压在内层管道壁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抽吸通道避免堵塞;所述过滤层包括安装在吸污口处的过滤头组件,设置在过滤头组件上的过滤孔,过滤孔均匀环绕分布在过滤头组件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便于手术人员进行操作,而且操作方便;所述内层管道壁和外层管道壁采用橡胶软管制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截面图。其中,1吸污口、2外层管道壁、3抽污口、4过滤孔、5冲洗通道、6抽吸通道、7隔离支撑块、8进水口、9内层管道壁。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经鼻内镜颅底手术用冲洗和吸引一体管道装置,包括管道本体,所述管道本体的一端配合设置有吸污口1,管道本体的另一端配合设置有抽污口3;所述管道本体的吸污口1与抽吸泵体连接,所述管道本体的吸污口1通向鼻内,所述管道本体的吸污口1处还配合设置有过滤层;所述管道本体自内到外通过若干层管道壁组成,设置在外层的管道壁套装在设置在内层的管道壁上,相邻的管道壁之间配合设置有管道支撑组件;最外层相邻的管道壁之间设置有进水口8;所述管道壁设置有两层并分别包括内层管道壁9和外层管道壁2,内层管道壁9的内部设置为抽吸通道6,内层管道壁9和外层管道壁2之间的通道形成冲洗通道5;所述冲洗通道5内设置有管道支撑组件,管道支撑组件包括若干组隔离支撑块7,若干组隔离支撑块7平行设置并均匀分布在冲洗通道5内;所述隔离支撑块7设置有三组并分别设置在冲洗通道5内的0°位置,120°位置和240°位置;所述隔离支撑块7与外层管道壁2之间粘接在一起并压在内层管道壁9上;所述过滤层包括安装在吸污口1处的过滤头组件,设置在过滤头组件上的过滤孔4,过滤孔4均匀环绕分布在过滤头组件上;所述内层管道壁9和外层管道壁2采用橡胶软管制成。本技术工作时,手术人员将管道本体带有吸污口1的一端插入到病人的鼻腔内,另外一端的抽污口3与抽吸泵体连接一起,同时进水口8与冲洗通道5连接,然后工作的时候,抽污口3可以对鼻腔内的污物进行抽吸,并通过过滤层上的过滤孔4进行过滤,避免大颗粒的污物进入到抽吸通道6而将冲洗通道5堵塞,与此同时,抽吸的时候,外围的冲洗通道5可以持续不断的对鼻腔内进行冲洗,冲洗通道5通过0°位置,120°位置和240°位置设置的隔离支撑块7进行支撑,避免冲洗通道5堵塞,这样可以实现一边在中心位置进行抽污一边在四周环状位置进行冲洗,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反复进行入鼻腔而导致鼻腔感染。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经鼻内镜颅底手术用冲洗和吸引一体管道装置,包括管道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本体的一端配合设置有吸污口,管道本体的另一端配合设置有抽污口;所述管道本体的吸污口与抽吸泵体连接,所述管道本体的吸污口通向鼻内,所述管道本体的吸污口处还配合设置有过滤层;所述管道本体自内到外通过若干层管道壁组成,设置在外层的管道壁套装在设置在内层的管道壁上,相邻的管道壁之间配合设置有管道支撑组件;最外层相邻的管道壁之间设置有进水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鼻内镜颅底手术用冲洗和吸引一体管道装置,包括管道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本体的一端配合设置有吸污口,管道本体的另一端配合设置有抽污口;所述管道本体的吸污口与抽吸泵体连接,所述管道本体的吸污口通向鼻内,所述管道本体的吸污口处还配合设置有过滤层;所述管道本体自内到外通过若干层管道壁组成,设置在外层的管道壁套装在设置在内层的管道壁上,相邻的管道壁之间配合设置有管道支撑组件;最外层相邻的管道壁之间设置有进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鼻内镜颅底手术用冲洗和吸引一体管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壁设置有两层并分别包括内层管道壁和外层管道壁,内层管道壁的内部设置为抽吸通道,内层管道壁和外层管道壁之间的通道形成冲洗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经鼻内镜颅底手术用冲洗和吸引一体管道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杏东张恒柱赵莎严正村李育平魏民花彬
申请(专利权)人:王杏东花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