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药液给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6928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儿童药液给药装置。本儿童药液给药装置包括药管、推药杆和给药帽,所述药管前端设有出药颈管,所述推药杆滑动装配在药管内,所述给药帽可拆卸式套装在所述药管前端,其中,所述药管外壁上设有抽药耳和推药耳;所述推药杆下端设有推药头,推药杆后端设有拱形环柄;所述给药帽前端设有乳头状的给药嘴,并于该给药嘴上开有若干给药孔。本儿童药液给药装置取药量精准、送药彻底、操作便捷,单手即可完成抽送药液;通过对推药头及推药杆的设计,使其在送药时具备药液缓冲释放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童药液给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给药器材
,具体涉及一种儿童药液给药装置。
技术介绍
儿科临床上,为缺乏自制力的幼龄儿童患者进行药液喂服是一项难以完美解决的问题,部分抗拒程度严重的患者更增加了医护人员的操作难度,相对于灌服,目前普遍采用的滴管式喂药器虽然能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抗拒感,但其存在进药量不精准、送药有残留、压出药液射速过快刺激患者吐药等不足。因此需要一种操作简单、进送药量准确、且刺激感小,且能够最大程度降低幼龄患者抗拒感的儿童药液给药器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滴管式儿童药液给药器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操作、药量精准、且具备药液缓释效果的儿童药液给药装置。本儿童药液给药装置包括药管、推药杆和给药帽,所述药管前端设有出药颈管,所述推药杆滑动装配在药管内,所述给药帽可拆卸式套装在所述药管前端,其中,所述药管外壁上设有抽药耳和推药耳;所述推药杆下端设有推药头,推药杆后端设有拱形环柄;所述给药帽前端设有乳头状的给药嘴,并于该给药嘴上开有若干给药孔。作为一种具体结构技术方案,所述推药杆为实心型材,该型材截面呈类四芒星状。所述推药头为一实心扁平胶块。在具备操作便捷、取送药量准确的效果基础上、节省用料并保证推摇杆的强度,工艺相对简单,生产成本较低。作为另一种具体结构技术方案,所述推药杆呈中空圆筒状,圆筒上端部设有限位挡片,所述拱形环柄设置在所述限位挡片上。所述推药头为一空心可伸缩胶囊。空心可伸缩胶囊为一两端封闭,侧部带有波纹的弹性橡胶囊,其在快速送药的情况中会发生压缩,之后缓慢复原,从而起到缓冲作用,调节下游端给药帽处释放药物出药速度。进一步的,所述推药头与推药杆之间设有通压孔。用于令弹性橡胶囊内气体与空心圆柱推药杆腔内相连通,能够进一步提升送药缓冲效果。为便于抽药、送药时食指与中指的抵触和发力,所述抽药耳和推药耳上均开有施力孔,并于施力孔内侧面边缘处设有平滑过渡部。由于出药颈管相对较长,为强化药颈管部位,防止出药颈管折断,所述出药颈管外周布设有若干三角连接筋。为在大小上适应单手操作,所述药管的长度为60mm、内径为15mm,所述出药颈管长度为15mm。本技术一种儿童药液给药装置的有益效果为:(1)取药量精准、送药彻底、操作便捷,单手即可完成抽送药液;(2)通过对推药头及推药杆的设计,使其在送药时具备药液缓冲释放的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一种儿童药液给药装置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儿童药液给药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儿童药液给药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儿童药液给药装置的实施方式1的前视向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儿童药液给药装置的实施方式1的后视向爆炸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儿童药液给药装置的实施方式2的前视向爆炸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儿童药液给药装置的实施方式2的后视向爆炸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儿童药液给药装置的实施方式3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A-A剖面示意图。图中:1-药管;11-出药颈管、12-抽药耳、13-推药耳、14-施力孔、15-平滑过渡部、16-三角连接筋;2-推药杆;21-推药头、22-拱形环柄、23-限位挡片、24-通压孔;3-给药帽;31-给药嘴、32-给药孔。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方式1:如图1至4所示,本儿童药液给药装置包括药管1、推药杆2和给药帽3,所述药管1前端设有出药颈管11,所述推药杆2滑动装配在药管1内,所述给药帽3可拆卸式套装在所述药管1前端,其中,所述药管1外壁上设有抽药耳12和推药耳13;所述推药杆2下端设有推药头21,推药杆2后端设有拱形环柄22;所述给药帽3前端设有乳头状的给药嘴31,并于该给药嘴31上开有若干给药孔32。所述推药杆2为实心型材,该型材截面呈类四芒星状。所述推药头21为一实心扁平胶块。在具备操作便捷、取送药量准确的效果基础上、节省用料并保证推摇杆的强度,工艺相对简单,生产成本较低。所述抽药耳12和推药耳13上均开有施力孔14,并于施力孔14内侧面边缘处设有平滑过渡部15。便于抽药、送药时食指与中指的抵触和发力。所述出药颈管11外周布设有若干三角连接筋16。由于出药颈管相对较长,三角连接筋的设置为强化药颈管部位,防止出药颈管折断。所述药管1的长度为60mm、内径为15mm,所述出药颈管11长度为15mm。在大小上适应单手操作。实施方式2:如图5、6所示,所述推药杆2呈中空圆筒状,圆筒上端部设有限位挡片23,所述拱形环柄22设置在所述限位挡片23上。所述推药头21为一空心可伸缩胶囊。其余部件和结构如实施方式1所述,略。空心可伸缩胶囊为一两端封闭,侧部带有波纹的弹性橡胶囊,其在快速送药的情况中会发生压缩,之后缓慢复原,从而起到缓冲作用,调节下游端给药帽处释放药物出药速度。实施方式3:如图7、8所示,所述推药头21与推药杆2之间设有通压孔24。其余部件和结构如实施方式2所述,略。用于令弹性橡胶囊内气体与空心圆柱推药杆腔内相连通,能够进一步提升送药缓冲效果。实施例1至3中所述药管、推药杆为医用聚乙烯模塑型材,所述推药头为橡胶热塑型材,所述给药帽为医用硅胶型材,所述药管、推药杆、给药帽均具有耐热性,可于热水中浸泡清洗重复使用,因给药帽需定期更换,单套药管、推药杆一般配套多个给药帽。使用时,先除去给药帽后,食指中指卡入抽药耳和推药耳之间,拇指插入拱形环柄,上抬拇指抽药,期间观察药筒刻度,抽药完毕后套上给药帽,送入小儿口内,下压拇指送药,至限位挡片抵触药筒,观察推药头形变还原状态,完全还原后取出。使用完毕后在50~70℃热水中浸泡30min以上收纳。本儿童药液给药装置取药量精准、送药彻底、操作便捷,单手即可完成抽送药液;通过对推药头及推药杆的设计,使其在送药时具备药液缓冲释放的效果。以上描述显示了本技术的主要特征、基本原理,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方式或者实施例的细节,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童药液给药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药管(1)、推药杆(2)和给药帽(3),所述药管(1)前端设有出药颈管(11),所述推药杆(2)滑动装配在药管(1)内,所述给药帽(3)可拆卸式套装在所述药管(1)前端,其中,/n所述药管(1)外壁上设有抽药耳(12)和推药耳(13);所述推药杆(2)下端设有推药头(21),推药杆(2)后端设有拱形环柄(22);所述给药帽(3)前端设有乳头状的给药嘴(31),并于该给药嘴(31)上开有若干给药孔(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药液给药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药管(1)、推药杆(2)和给药帽(3),所述药管(1)前端设有出药颈管(11),所述推药杆(2)滑动装配在药管(1)内,所述给药帽(3)可拆卸式套装在所述药管(1)前端,其中,
所述药管(1)外壁上设有抽药耳(12)和推药耳(13);所述推药杆(2)下端设有推药头(21),推药杆(2)后端设有拱形环柄(22);所述给药帽(3)前端设有乳头状的给药嘴(31),并于该给药嘴(31)上开有若干给药孔(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药液给药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推药杆(2)为实心型材,该型材截面呈类四芒星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药液给药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推药头(21)为一实心扁平胶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药液给药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推药杆(2)呈中空圆筒状,圆筒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丛丛赵娜高雪芹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