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压缩机管件焊接的焊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669053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压缩机管件焊接的焊接方法包括:步骤a.在焊接前对管件进行清洁处理;步骤b.将锥形导向支座、下电极、压缩机下壳、管件和上电极按焊接方向进行装配;步骤c.检查下电极和上电极安装到位,检查气压和冷却水管水压,压缩机下壳放置在锥形导向支座上,管件放置在上电极上,启动焊接按钮,在气缸带动下上电极和管件向下移动,管件上的焊接鼓包与压缩机下壳上装配孔的周边外沉台面接触;步骤d.通电焊接,在电流的作用下,压缩机下壳上装配孔的平面与吸管件上的焊接鼓包贴合处产生电阻热,使贴合处金属熔化形成溶核;步骤e.溶核生成后停止通电,上电极继续保持压力或加大压力,使溶溶金属在压力下凝固,待溶核冷却形成组织致密的可靠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压缩机管件焊接的焊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压缩机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压缩机管件焊接的焊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压缩机上的管件连接在压缩机上时大都采用钎焊的形式,且通过外管插在内管上,内管有一个凸环与壳体相接,外管和内管在插接处钎焊,虽然内管采用了钢管等非铜材节省了一定的材料,但由于钢管的塑料明显差于铜管,且钢管的硬度要高于同尺寸的铜管,所以凸环生成困难,更重要的是外管和内管插接处钎焊,不仅消耗钎焊材料,同时在钎焊过程中产生废气等也污染了生存环境。现有技术中的缺陷除了凸环制作困难影响焊接质量外,同时不仅消耗了焊接钎焊材料,更重要的是在钎焊过程中产生废气、光、热等也污染了生存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压缩机管件焊接的焊接方法,采用电阻焊进行焊接,实现对压缩机可靠无耗材、节材焊接,可应用于对电冰箱压缩机吸气管、工艺管和排气管与壳体焊接。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压缩机管件焊接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方法包括:步骤a.在焊接前对管件进行清洁处理;步骤b.将锥形导向支座、下电极、压缩机下壳、管件和上电极按焊接方向进行装配,锥形导向支座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基座上,下电极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在锥形导向支座上,上电极通过紧固件连接在气缸的活动杆上,气缸的固定端垂直连接在机架上,管件插接在上电极中;步骤c.采用电阻焊进行焊接,检查下电极和上电极安装到位,检查气压和冷却水管水压,压缩机下壳放置在锥形导向支座上,管件放置在上电极上,启动焊接按钮,在气缸带动下上电极和管件向下移动,管件上的焊接鼓包与压缩机下壳上装配孔的周边外沉台面接触;步骤d.气缸继续施加压力使焊接鼓包与压缩机下壳上装配孔的周边外沉台面紧密接触,通电焊接,在电流的作用下,压缩机下壳上装配孔的平面与管件上的焊接鼓包贴合处产生电阻热,使贴合处金属熔化,并形成溶核;步骤e.在溶核生成后,停止通电,上电极继续保持压力或加大压力,使溶溶金属在压力下凝固,并等待溶核冷却形成组织致密的可靠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步骤d中通电焊接的具体过程为:焊接电流通过逆变器、上电极、吸气管的焊接鼓包、装配孔11的周边外沉台面并穿过壳体厚度到下电极再回到逆变器,电流在穿过上电极、管件的焊接鼓包和装配孔的台阶面时,在电流的作用下,压缩机下壳上装配孔的平面与管件上的焊接鼓包贴合处产生电阻热,使贴合处金属熔化,并形成溶核;在焊接电流作用下,压缩机下壳与管件焊接处受压产生塑性变形,塑性变形成塑性核,塑性核包覆在溶核的外部将溶核封住以防止溶溶金属流失,并使导电顺利。进一步的,所述步骤c中为保持焊接鼓包与压缩机下壳上装配孔的周边外沉台面紧密接触,设置气缸压力为0.3~0.5MPa,气缸保压时间为120~220ms。进一步的,所述步骤d中继续加压压力为0.32~0.56MPa,焊接输出电流为36KA~44KA,焊接时间为60~90ms。进一步的,所述步骤e中为确保溶核冷却凝固确保焊接强度,维持上电极对管件的压力与焊接时一致,压力维持时间为300~450ms。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的具体操作为:清冼→漂冼→抛光→二次清冼→钝化→烘干→冷却,所述清冼是对管件进行除油除污,使油污与管身脱离,清洗剂与清水配比1.5:8.5、2.2:7.8或3:7;所述漂冼是将第一次清洗管件表面残存的清冼剂等进行水冼冲刷,保证管件洁净;所述抛光是使表面亮化,完全除去表面氧化层,使表面光亮,抛光机的抛光时间为12~15分钟,振动频率为38~45HZ;所述二次清冼是除去在抛光后管件表面仍存在的微小的铜粉等,采用超声波清冼;所述钝化是在铜材表面形成保护膜以减缓或避免变色,钝化药剂需完全覆盖管件,钝化剂与水配比18:82;所述冷却是在工作台上平铺冷却,防止高温氧化破坏表面外观质量。进一步的,所述锥形导向支座包括固定底座和导向锥,下电极套接在导向锥上,导向锥穿过装配孔,压缩机下壳装配在导向锥上,压缩机下壳上装配孔的内侧平面与下电极的上平面接触。进一步的,所述管件上设有焊接面,焊接鼓包位于焊接面的上方,管件插接在装配孔,焊接面与装配孔配合;所述装配孔为沉台结构,装配孔包括内凸起沉台面和周边外沉台面,压缩机下壳装配在锥形导向支座上时,内凸起沉台面与下电极的上平面接触,焊接鼓包与周边外沉台面接触。进一步的,所述管件上焊接鼓包的直径D比压缩机下壳上装配孔的直径大4~4.5mm;所述吸气管参与焊接部分的管径d比对应装配孔的直径小0.1~0.7mm。进一步的,所述吸气管上参与焊接的焊接面的高度比压缩机下壳的厚度高1.8~2.5mm;所述装配孔的周边外沉台面所在孔的深度为0.2~0.5mm,孔的直径比焊接鼓包的直径大0.3~1.0mm,内凸起沉台面与周边外沉台面的平面度为0.12mm,上电极的下底面平面度和下电极上平面的平面度≤0.1mm。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优点为:本专利技术的焊接方法采用电阻焊,通过电阻热热量将焊接面的铜材与铁材溶化生成溶核致密牢靠,质量高,由于熔核在铜管与下壳体沉孔焊接面配合一圈,通过加压和接触面塑性变形确保溶核生成内应力变形小,一个焊接接头不到一分钟就可完成,生产效率高,工人劳动条件好,更重要的是吸气管与下壳体与电阻不需要填充材料,节能节材,也不污染环境,满足了生产低碳低排放要求,符合绿色环保要求。克服了现有技术钢管塑料差、硬度高凸环生成困难,外管和内管插接处钎焊,不仅消耗钎焊材料,同时在钎焊过程中产生废气、光、热等污染了生存环境的缺陷。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压缩机吸气管焊接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压缩机吸气管焊接结构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吸气管焊接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吸气管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下电极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上电极结构示意图。上述图中的标记分别为:1、压缩机下壳;11、装配孔;2、锥形导向支座;21、固定底座;22、导向锥;3、下电极;31、上平面;4、内凸起沉台面;5、上电极;51、下底面;6、管件;7、周边外沉台面;8、焊接面;9、焊接鼓包;14、溶核。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平面方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用于压缩机管件焊接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方法包括:步骤a.在焊接前对管件进行清洁处理;步骤b.将锥形导向支座2、下电极3、压缩机下壳1、管件6和上电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压缩机管件焊接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方法包括:/n步骤a.在焊接前对管件进行清洁处理;/n步骤b.将锥形导向支座(2)、下电极(3)、压缩机下壳(1)、管件(6)和上电极(5)按焊接方向进行装配,锥形导向支座(2)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基座上,下电极(3)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在锥形导向支座(2)上,上电极(5)通过紧固件连接在气缸的活动杆上,气缸的固定端垂直连接在机架上,管件(6)插接在上电极(5)中;/n步骤c.采用电阻焊进行焊接,检查下电极(3)和上电极(5)安装到位,检查气压和冷却水管水压,压缩机下壳(1)放置在锥形导向支座(2)上,管件(6)放置在上电极(5)上,启动焊接按钮,在气缸带动下上电极(5)和管件(6)向下移动,管件(6)上的焊接鼓包(9)与压缩机下壳(1)上装配孔(11)的周边外沉台面(7)接触;/n步骤d.气缸继续施加压力使焊接鼓包(9)与压缩机下壳(1)上装配孔(11)的周边外沉台面(7)紧密接触,通电焊接,在电流的作用下,压缩机下壳(1)上装配孔(11)的平面与管件(6)上的焊接鼓包(9)贴合处产生电阻热,使贴合处金属熔化,并形成溶核(14);/n步骤e.在溶核生成后,停止通电,上电极(5)继续保持压力或加大压力,使溶溶金属在压力下凝固,并等待溶核(14)冷却形成组织致密的可靠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压缩机管件焊接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方法包括:
步骤a.在焊接前对管件进行清洁处理;
步骤b.将锥形导向支座(2)、下电极(3)、压缩机下壳(1)、管件(6)和上电极(5)按焊接方向进行装配,锥形导向支座(2)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基座上,下电极(3)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在锥形导向支座(2)上,上电极(5)通过紧固件连接在气缸的活动杆上,气缸的固定端垂直连接在机架上,管件(6)插接在上电极(5)中;
步骤c.采用电阻焊进行焊接,检查下电极(3)和上电极(5)安装到位,检查气压和冷却水管水压,压缩机下壳(1)放置在锥形导向支座(2)上,管件(6)放置在上电极(5)上,启动焊接按钮,在气缸带动下上电极(5)和管件(6)向下移动,管件(6)上的焊接鼓包(9)与压缩机下壳(1)上装配孔(11)的周边外沉台面(7)接触;
步骤d.气缸继续施加压力使焊接鼓包(9)与压缩机下壳(1)上装配孔(11)的周边外沉台面(7)紧密接触,通电焊接,在电流的作用下,压缩机下壳(1)上装配孔(11)的平面与管件(6)上的焊接鼓包(9)贴合处产生电阻热,使贴合处金属熔化,并形成溶核(14);
步骤e.在溶核生成后,停止通电,上电极(5)继续保持压力或加大压力,使溶溶金属在压力下凝固,并等待溶核(14)冷却形成组织致密的可靠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压缩机管件焊接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通电焊接的具体过程为:焊接电流通过逆变器、上电极(5)、吸气管的焊接鼓包(9)、装配孔11的周边外沉台面(7)并穿过壳体厚度到下电极(3)再回到逆变器,电流在穿过上电极(5)、管件的焊接鼓包(9)和装配孔(11)的台阶面时,在电流的作用下,压缩机下壳(1)上装配孔(11)的平面与管件(6)上的焊接鼓包(9)贴合处产生电阻热,使贴合处金属熔化,并形成溶核(14),在焊接电流作用下,压缩机下壳(1)与管件(6)焊接处受压产生塑性变形,塑性变形成塑性核,塑性核包覆在溶核(14)的外部将溶核封住以防止溶溶金属流失,并使导电顺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压缩机管件焊接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为保持焊接鼓包(9)与压缩机下壳(1)上装配孔(11)的周边外沉台面(7)紧密接触,设置气缸压力为0.3~0.5MPa,气缸保压时间为120~220ms。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压缩机管件焊接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继续加压压力为0.32~0.56MPa,焊接输出电流为36KA~44KA,焊接时间为60~90ms。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压缩机管件焊接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景云戴勇军吴大奎张小利尚亮亮孙超严思成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欧宝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