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晨洋专利>正文

一种口腔手术支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6718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口腔手术支撑器,包括下支撑体和上支撑体,所述下支撑体为半圆环状结构,所述上支撑体为弧形板状结构,所述下支撑体的两侧端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上支撑体的两侧下端均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通过可调节上支撑板高度的调节机构连接,所述下支撑体上套设有若干个支撑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转动第二支撑杆和单向棘轮,使得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的角度增大,从而增加上支撑体和下支撑体之间的支撑空间,避免传统的口腔支撑器调节支撑角度不方便的问题,极大方便了医生的口腔手术;同时支撑脚和下支撑体滑动连接,可以方便调节支撑脚的位置来避开手术牙,从而不影响手术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腔手术支撑器
本技术涉及口腔支撑器
,具体是一种口腔手术支撑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口腔手术中一般都要使用口腔支撑器,来协助医生进行口腔手术。现有的口腔支撑器有两种,一种是支撑器的支撑角度不可调节的,这种在手术时无法调节支撑角度,只能更换不同的大小型号的支撑器,来满足不同患者的口型;另一种是撑器的支撑角度可以调节,但大多是通过螺纹杆的转动进行调节,支撑角度调节比较麻烦;无论上述哪种支撑器在口腔手术时都会给手术医生带来很多不便,不利于手术的进行,为此我们推出一种口腔手术支撑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腔手术支撑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口腔手术支撑器,包括下支撑体和上支撑体,所述下支撑体为半圆环状结构,所述上支撑体为弧形板状结构,所述下支撑体的两侧端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上支撑体的两侧下端均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通过可调节上支撑板高度的调节机构连接,所述下支撑体上套设有若干个支撑脚,若干个所述支撑脚均可沿半圆环状的下支撑体滑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侧面和第一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设有单向转动的棘轮,所述棘轮的外表面和第二支撑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体上还设有用于第二支撑杆转动的通槽,所述棘轮的中间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贯穿连接外壳体的两端壁,且转轴能沿其轴向在外壳体内滑动,所述外壳体的内壁一侧端设有与棘轮相配合的棘凸,当转动第二支撑杆和棘轮时,使得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的角度增大,从而增加上支撑体和下支撑体之间的支撑空间,方便口腔手术,当需要卸下支撑器时,只需按下转轴的一端,使棘轮和棘凸分离,便可使上支撑体下降,取出支撑器。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支撑杆为Y形结构,起到稳定支撑上支撑板的作用。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球凸,所述上支撑体的下端面两侧均设有与球凸相皮匹配的球槽,所述球凸和球槽之间转动连接,便于调节上支撑体的角度,使其更加贴合上腭。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撑脚均采用软体硅胶材料制成,柔软性好,提高使用的舒适度。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撑脚的数量为3-8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优点:1、本技术通过转动第二支撑杆和单向棘轮,使得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的角度增大,从而增加上支撑体和下支撑体之间的支撑空间,避免传统的口腔支撑器调节支撑角度不方便的问题,极大方便了医生的口腔手术;同时支撑脚和下支撑体滑动连接,可以方便调节支撑脚的位置来避开手术牙,从而不影响手术操作。2、本技术中球凸和球槽之间转动连接,便于调节上支撑体的角度,使其更加贴合上腭。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口腔手术支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口腔手术支撑器中外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口腔手术支撑器中外壳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口腔手术支撑器中第一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下支撑体;2、支撑脚;3、第一支撑杆;4、第二支撑杆;41、球凸;5、上支撑体;51、球槽;6、外壳体;61、棘凸;62、棘轮;63、转轴;64、通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4,一种口腔手术支撑器,包括下支撑体1和上支撑体5,下支撑体1为半圆环状结构,上支撑体5为弧形板状结构,下支撑体1的两侧端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3,上支撑体5的两侧下端均连接有第二支撑杆4,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4之间通过可调节上支撑板高度的调节机构连接,下支撑体1上套设有若干个支撑脚2,若干个支撑脚2均可沿半圆环状的下支撑体1滑动。调节机构包括外壳体6,外壳体6的侧面和第一支撑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外壳体6的内部设有单向转动的棘轮62,棘轮62的外表面和第二支撑杆4的下端固定连接,外壳体6上还设有用于第二支撑杆4转动的通槽64,棘轮62的中间连接有转轴63,转轴63的两端分别贯穿连接外壳体6的两端壁,且转轴63能沿其轴向在外壳体6内滑动,外壳体6的内壁一侧端设有与棘轮62相配合的棘凸61,当转动第二支撑杆4和棘轮62时,使得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4之间的角度增大,从而增加上支撑体5和下支撑体1之间的支撑空间,方便口腔手术,当需要卸下支撑器时,只需按下转轴63的一端,使棘轮62和棘凸61分离,便可使上支撑体5下降,取出支撑器。第二支撑杆4为Y形结构,起到稳定支撑上支撑板的作用。第二支撑杆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球凸41,上支撑体5的下端面两侧均设有与球凸41相皮匹配的球槽51,球凸41和球槽51之间转动连接,便于调节上支撑体5的角度,使其更加贴合上腭。支撑脚2均采用软体硅胶材料制成,柔软性好,提高使用的舒适度。支撑脚2的数量为3-8个,本实施例选3个,适合口腔空间,方便移动支撑脚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通过转动第二支撑杆4和单向棘轮62,使得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4之间的角度增大,从而增加上支撑体5和下支撑体1之间的支撑空间,避免传统的口腔支撑器调节支撑角度不方便的问题,极大方便了医生的口腔手术;同时支撑脚2和下支撑体1滑动连接,可以方便调节支撑脚2的位置来避开手术牙,从而不影响手术操作。球凸41和球槽51之间转动连接,便于调节上支撑体5的角度,使其更加贴合上腭。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腔手术支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支撑体(1)和上支撑体(5),所述下支撑体(1)为半圆环状结构,所述上支撑体(5)为弧形板状结构,所述下支撑体(1)的两侧端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3),所述上支撑体(5)的两侧下端均连接有第二支撑杆(4),所述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4)之间通过可调节上支撑板高度的调节机构连接,所述下支撑体(1)上套设有若干个支撑脚(2),若干个所述支撑脚(2)均可沿半圆环状的下支撑体(1)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腔手术支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支撑体(1)和上支撑体(5),所述下支撑体(1)为半圆环状结构,所述上支撑体(5)为弧形板状结构,所述下支撑体(1)的两侧端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3),所述上支撑体(5)的两侧下端均连接有第二支撑杆(4),所述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4)之间通过可调节上支撑板高度的调节机构连接,所述下支撑体(1)上套设有若干个支撑脚(2),若干个所述支撑脚(2)均可沿半圆环状的下支撑体(1)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手术支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外壳体(6),所述外壳体(6)的侧面和第一支撑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体(6)的内部设有单向转动的棘轮(62),所述棘轮(62)的外表面和第二支撑杆(4)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体(6)上还设有用于第二支撑杆(4)转动的通槽(64),所述棘轮(6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晨洋
申请(专利权)人:徐晨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