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春丽专利>正文

一种儿科医生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2389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科医生辅助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转轴,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均呈弧形环体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一端均呈设置为弧形面,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通孔之间贯穿连接有转轴,而所述转轴的两端均设置有端盖,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两端紧贴端盖,而第一支撑板一端紧贴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朝向第二支撑板的内壁两侧均纵向固定设置有升降杆,而所述第二支撑板朝向第一支撑板的内壁两侧纵向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直径尺寸大于升降杆的直径尺寸。该儿科医生辅助装置,不仅便于儿童口腔问题的检查,满足不同儿童患者使用,且便于医护人员使得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科医生辅助装置
本技术属于儿科
,具体涉及一种儿科医生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儿科是全面研究小儿时期身心发育、保健以及疾病防治的综合医学科学。凡涉及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健康与卫生问题都属于儿科范围,其医治的对象处于生长发育期,儿科学的任务是不断探索儿科医学理论,在实践的基础降低发病率、死亡率,增强儿童和青少年体质,提高儿童青少年保健和疾病防治水平。本实施例以儿科口腔检查为例,医生对儿童口腔检查时,需要儿童张大嘴巴,现有技术中通常为口述指令让儿童张开嘴巴,但由于儿童年龄小,自控力较差,很容易导致检查过程中嘴巴突然紧闭,伤及儿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科医生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儿科医生辅助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转轴,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均呈弧形环体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一端均呈设置为弧形面,而另一端分别横向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通孔之间贯穿连接有转轴,而所述转轴的两端均设置有端盖,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两端紧贴端盖,而第一支撑板一端紧贴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朝向第二支撑板的内壁两侧均纵向固定设置有升降杆,而所述第二支撑板朝向第一支撑板的内壁两侧纵向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直径尺寸大于升降杆的直径尺寸,所述升降杆贯穿至固定杆内部,并且通过紧固螺栓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板顶端面两侧均开设有滑槽,而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支座,且所述滑块支座与固定杆焊接,而所述滑块支座通过调节螺栓与滑槽稳固连接。优选的,所述升降杆底端面且位于固定杆的腔体内纵向设置有压缩弹簧,而所述压缩弹簧两端内部均套接有定位柱,两组定位柱分别与升降杆底端面与固定杆腔体顶端面连接,所述升降杆侧壁纵向开设有缓冲槽,而紧固螺栓与该缓冲槽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弧形面上横向设置有连接杆,该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弹性金属管连接有LED灯头。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背面两侧均粘接有医用防护棉。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儿科医生辅助装置,通过设置转轴、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固定杆、升降杆和紧固螺栓,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在转轴周侧翻转角度,升降杆在固定杆内升降调节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的夹角,通过紧固螺栓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调节夹角,不仅便于儿童口腔问题的检查,满足不同儿童患者使用,且便于医护人员使得使用;通过设置压缩弹簧、缓冲槽和紧固螺栓,升降杆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微调高度,且紧固螺栓在缓冲槽内微调,便于患者口部的间接张合;该儿科医生辅助装置,不仅便于儿童口腔问题的检查,满足不同儿童患者使用,且便于医护人员使得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支撑板连接图;图2为本技术的固定杆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支撑板结构图。图中:1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转轴、4固定杆、5紧固螺栓、6升降杆、7滑槽、8滑块支座、9调节螺栓、10连接杆、11弹性金属管、12LED灯头、13缓冲槽、14压缩弹簧、15医用防护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儿科医生辅助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2和转轴3,所述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均呈弧形环体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的一端均呈设置为弧形面,而另一端分别横向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的通孔之间贯穿连接有转轴3,而所述转轴3的两端均设置有端盖,所述第二支撑板2的两端紧贴端盖,而第一支撑板1一端紧贴第二支撑板2,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分别交叉连接在转轴3周侧;所述第一支撑板1朝向第二支撑板2的内壁两侧均纵向固定设置有升降杆6,而所述第二支撑板2朝向第一支撑板1的内壁两侧纵向设置有固定杆4,所述固定杆4的直径尺寸大于升降杆6的直径尺寸,所述升降杆6贯穿至固定杆4内部,并且通过紧固螺栓5连接,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在转轴3周侧翻转角度,升降杆6在固定杆4内升降调节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之间的夹角,通过紧固螺栓5固定。具体的,所述第二支撑板2顶端面两侧均开设有滑槽7,而所述滑槽7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支座8,且所述滑块支座8与固定杆4焊接,而所述滑块支座8通过调节螺栓9与滑槽7稳固连接,滑块支座8在滑槽7内滑动,带动固定杆4的移动,配合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的夹角调节,通过调节螺栓9固定。具体的,所述升降杆6底端面且位于固定杆4的腔体内纵向设置有压缩弹簧14,而所述压缩弹簧14两端内部均套接有定位柱,两组定位柱分别与升降杆6底端面与固定杆4腔体顶端面连接,所述升降杆6侧壁纵向开设有缓冲槽13,而紧固螺栓5与该缓冲槽13滑动连接,升降杆6在压缩弹簧14的作用下,微调高度,且紧固螺栓5在缓冲槽13内微调,便于患者口部的间接张合。具体的,所述第一支撑板1的一端弧形面上横向设置有连接杆10,该连接杆10的另一端通过弹性金属管11连接有LED灯头12,LED灯头12内包括灯本体、电子蓄电池、电板和按钮。具体的,所述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背面两侧均粘接有医用防护棉15,且为一次性医用防护棉。使用方法,该儿科医生辅助装置,使用时,根据儿童所需的口腔大小进行调节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的夹角,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在转轴3周侧翻转角度,升降杆6在固定杆4内升降调节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之间的夹角,通过紧固螺栓5固定,升降杆6在压缩弹簧14的作用下,微调高度,且紧固螺栓5在缓冲槽13内微调,便于患者口部的间接张合,滑块支座8在滑槽7内滑动,带动固定杆4的移动,配合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的夹角调节,通过调节螺栓9固定,LED灯头12对口腔内部进行照明检查。该儿科医生辅助装置,不仅便于儿童口腔问题的检查,满足不同儿童患者使用,且便于医护人员使得使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科医生辅助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2)和转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均呈弧形环体结构;/n所述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的一端均呈设置为弧形面,而另一端分别横向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的通孔之间贯穿连接有转轴(3),而所述转轴(3)的两端均设置有端盖,所述第二支撑板(2)的两端紧贴端盖,而第一支撑板(1)一端紧贴第二支撑板(2);/n所述第一支撑板(1)朝向第二支撑板(2)的内壁两侧均纵向固定设置有升降杆(6),而所述第二支撑板(2)朝向第一支撑板(1)的内壁两侧纵向设置有固定杆(4),所述固定杆(4)的直径尺寸大于升降杆(6)的直径尺寸,所述升降杆(6)贯穿至固定杆(4)内部,并且通过紧固螺栓(5)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科医生辅助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2)和转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均呈弧形环体结构;
所述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的一端均呈设置为弧形面,而另一端分别横向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的通孔之间贯穿连接有转轴(3),而所述转轴(3)的两端均设置有端盖,所述第二支撑板(2)的两端紧贴端盖,而第一支撑板(1)一端紧贴第二支撑板(2);
所述第一支撑板(1)朝向第二支撑板(2)的内壁两侧均纵向固定设置有升降杆(6),而所述第二支撑板(2)朝向第一支撑板(1)的内壁两侧纵向设置有固定杆(4),所述固定杆(4)的直径尺寸大于升降杆(6)的直径尺寸,所述升降杆(6)贯穿至固定杆(4)内部,并且通过紧固螺栓(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医生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2)顶端面两侧均开设有滑槽(7),而所述滑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丽
申请(专利权)人:杨春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